摘要:工业园区通过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实现碳达峰,既是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又是工业领域建设生态文明、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抓手,也是落实国家温室气体减排计划的重要途径。本文旨在分析我国工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推进面临的问题,探索园区减污降碳协同路径,一是以排污许可证制度为核心,开展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共享和管理;二是以规划环评、项目环评把关为抓手,严控环境准入;三是以清洁生产审核为契机,推动源头削减、生产全过程控制和提升资源、能源的利用率;四是推动能源转型,优化能源消耗方式,提升能源效率;五是加强园区智慧化建设,提升能源消耗和环境治理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六是组织开展减污降碳协同治理试点示范园区建设和典型案例征集。
引言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在应对气候变化上责任重大。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2020年12月12日,习近平主席又在气候雄心峰会上进一步宣布:“ 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米3,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 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转型发展已成为我国的重大战略。我国拥有数量庞大的工业园区,其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迫在眉睫,研究园区减污降碳协同路径尤为重要。工业园区通过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实现碳达峰,既是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又是工业领域建设生态文明、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抓手,也是落实国家温室气体减排计划的重要途径。
协同推进我国工业园区减污降碳的意义
工业园区是我国经济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承载平台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第二次两年更新报告》显示,2014年我国能源活动和工业生产过程中温室气体排放量分别为95.6亿吨和17.2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分别占我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77.7%和14.0%。2018年,我国工业总产值达30.1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3%;而工业能源消费量为31.1万吨标准煤,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66%。对能源消费结构、温室气体排放占比、国内生产总值贡献率等数据分析可得,工业节能低碳发展对于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作用。
2019年,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占比接近30%,数量庞大的工业园区已成为我国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中坚力量。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的《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2018年版)》中,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开发区有552家,其中包括219家经济技术开发区、156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35家海关特殊监管区域、19家边境跨境经济合作区和23家其他类型开发区;省(区、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开发区有1991家。商务部和科技部公布的年报显示,2018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生产总值为10.2万亿元,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生产总值为11.1万亿元,二者在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占比超过23%。由此可见,工业园区已成为我国工业发展的主要形态和重要经济引擎之一,是新时期培育发展新动能,实现经济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承载平台。
工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是落实碳排放达峰行动的重要举措
工业园区也可成为推动工业领域减污降碳的重要平台载体。我国工业园区的经济增长率远高于国家平均水平,已成为重要的工业生产空间和主要布局方式。工业园区工业生产集中,能源需求量大,污染物排放强度高,温室气体排放量大。近年来,工业园区始终是《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污染防治战略的重点治理对象,污染物减排已成规模,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另外,在生态示范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园区、低碳示范园区以及绿色园区创建的过程中,工业园区的绿色低碳发展也积累了经验和做法。因此,工业园区具备将减污和降碳协同推进的基础,也可成为推动工业领域减污降碳的重要平台载体。
工业园区发展中形成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基础设施共享,在园区物理边界内或周边通常建设有能源供应、污染治理等基础设施。基础设施是园区物质能量代谢的关键节点,将园区能源、水、污染物等要素耦合在一起。一方面,能源供应、环境治理等基础设施普遍服役周期长,环境影响具有锁定效应;另一方面,工业园区作为相对独立的经济活动载体,其基础设施的管理各自独立,若将二者进行耦合,形成产业共生网络或自主可控的产业链,可进一步从操作层面识别出具有较高实践价值的减污降碳技术,精确量化其减污降碳成效。
近些年,各部委陆续开展了一系列园区试点示范项目,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和标准,推进园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见表1)。以上政策及标准涉及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多个国家部委,由于主管部门不同,各类园区建设的侧重点有所差异,但随着中国应对气候变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园区绿色化相关政策终将实现污染物减排和低碳的协同发展。
我国工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推进面临的问题
园区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工作尚需引导
我国已出台了一系列园区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政策文件,积极推动园区绿色低碳转型。但由于中国工业园区数量众多且园区内企业间、基础设施和园区间尚未完全形成产业共生网络、绿色供应链和自主可控的产业链,园区整体的运行管理模式有待精细化、智慧化升级,园区作为相对独立的经济活动载体,其环境相关统计数据的可获得性也有待提升,污染物减排和温室气体管控协同治理工作尚需引导。
园区层面碳排放数据统计核算体系有待建立
碳排放数据是研究分析工业园区碳减排重点领域和制定降碳具体措施的重要基础。我国园区层面还未建立起完善的碳排放核算体系,对工业园区碳排放清单编制的相关指导文件存在缺口和不足,导致碳排放基础数据不完善,影响了园区对自身碳排放现状和减排形式的分析和研判,阻碍了园区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园区工业生态化水平仍需提升
园区工业生态化遵循循环经济的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的原则,利用废物交换、循环利用和清洁生产等手段,实现物质闭路循环和能量多级利用,最终实现园区的污染物“零排放”。我国园区由于前期规划不尽合理、管理模式粗放等原因,工业共生形态发育不良,产业延伸不足且链接不充分,仍局限于企业内部低层次的资源循环利用与以产品生产为导向的产业链延伸,工业生态化水平整体偏低。
在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下工业园区减污降碳路径探析
推动工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可通过整合园区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发挥园区规划刚性约束、产业链集约化发展、共享能源和污染治理基础设施等独特优势,构建产业生态化链条,实现经济、资源能效和污染防治的整体优化提升。
以排污许可证制度为核心,开展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共享和管理
目前,我国排污许可证制度是固定污染源环境管理制度的核心,碳排放报告制度是开展温室气体排放管控工作的重要支撑。建议两个制度逐步统一管控名录,匹配行业和产品代码标识,对接数据系统。同时,排污许可证制度应补充相关能耗参数,推进企事业单位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相关数据的统一采集、相互补充、交叉校核,完善监管机制。
以规划环评、项目环评把关为抓手,严控环境准入
以环评制度为抓手,将碳排放纳入环评的评价范围,充分发挥其对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源头防控作用,严格规划、园区、项目不同层面环境准入。建议出台国家层面碳排放评价相关规范和技术指南,规范和指导环境影响碳排放评价工作,限制新增高能耗、高污染项目审批,严禁引入不符合规划要求和审批意见的项目,从源头上做好碳的增量管控。
以清洁生产审核为契机,推动源头削减、生产全过程控制和提升资源、能源的利用率
以园区清洁生产审核为契机,构建企业间的产业共生网络和绿色供应链,加强资源和物料的循环利用和梯级利用,实现废物的减量化和资源化。针对园区整体,通过推行园区企业准入技术、优化园区产业布局等,建立优化的产业结构体系,解决管理和政策上的配套性问题,实现生产力的科学布局以及资源、能源的合理配置,从源头管控污染源;针对园区企业共生,通过企业间多级串联循环使用、副产品交换、废料循环利用、生产工业链、物质循环产业链、蒸汽—热水多级利用等合作,提升园区企业间的清洁生产潜力,实现废物资源化、循环化;针对园区重点行业和企业,主要通过能耗、物耗、废弃物排放等多项指标综合分析,筛选园区重点行业,考察重点行业中企业的管理、资源和能源消耗、污染物排放、废弃物管理等情况,通过综合评价等方法评价园区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水平,抓住重点行业环境核心问题,针对“水、气、固废”环境元素重点治理,利用共性技术提升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水平。
推动能源转型,优化能源消耗方式,提升能源效率
完善公共基础配套服务,加强园区集中供热设施建设,积极推广集中供热,集中收集处理工业废物,推动污水、固废集中处理设施提质增效,通过专业化、规模化处理实现污染物处理能耗、排放量双降低。同时,大力推广再生能源替换化石能源,大幅降低因能源消耗而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
加强园区智慧化建设,提升能源消耗和环境治理的精细化管理水平
“智慧化管理平台”作为一种新形态、新模式和新工具,强调数据的实时获取和综合分析应用,通过物联网、互联网和云计算等技术,实时获取大气环境、水耗、物耗、能耗等数据,实现工业园区减污降碳管理业务的信息化、现代化、专业化,以更加精细、动态的方式实现工业园区生态环境空间管控的智慧化。建议大力推广智慧园区建设,不断增强园区能源消耗和环境治理的精细化管控能力,提升减污降碳协同治理能力。
组织开展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典型案例征集和示范园区建设
目前国家各部委正在开展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低碳工业园、绿色产业示范基地等园区试点示范项目,建议各部门深化合作,在此基础上组织开展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典型案例征集,自下而上总结经验,为园区开展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提供借鉴。同时,选择一批绿色低碳转型基础好、意愿强的园区开展减污降碳协同治理试点示范,并争取给予专项预算资金支持。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