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咸阳市强力推进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建设,不久前,在全省率先实现镇办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网络建设和考核全覆盖。记者了解到,只要在手机上安装了相关软件,便可以随时随地查看咸阳市所有镇及街道办(以下简称镇办)的空气质量数据。
占地15平方米,监测区域19.6平方千米
在位于咸阳市秦都区人民路街道的一家社区服务站楼顶,记者见到已经平稳运行了18个月的空气自动监测站。从远处看,工作人员仅在屋顶四周加装了护栏,护栏里的白色屋子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可当记者顺着扶梯走进屋里时,发现一个狭小的房间竟然安装了两道门。
“这道门是缓冲门,我们所在的区域是缓冲区域,也叫缓冲间。它的主要作用是缓冲站房内的温度、大气压等对设备的影响。我们的设备是高精度的设备,对环境要求特别高,所以在常规情况下这道门是关闭状态。”对于记者的困惑,秦都区人民街道办空气自动监测站技术服务工程师李亚昆解释说。
因为“身价”近百万元的监测设备对温度特别敏感,只有在20℃-30℃之间,才能对采集的空气进行精准分析,所以,为了不让监测仪器在冬天“冻着”,运维公司专门为其配备了空调。此外,为了减轻电压波动对设备稳定运行造成的干扰,运维公司还为监测设备安装了稳压电源。
穿过玻璃门,记者看到了这3台监测环境空气质量的精密仪器。“咱们所在的区域是仪器的分析间、操作间。仪器分析的对象涉及6个参数,包括氮氧化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臭氧、PM10、PM2.5。”李亚昆指着监测PM2.5的仪器显示屏介绍:“这是PM2.5目前的数据,可以看到其实时浓度是33.13微克/立方米,相对较好。”据介绍,监测设备上的各项污染物浓度数值每5分钟会更新一次。
在机房楼顶,记者见到了3个头顶“大脑袋”的空气采样仪。李亚昆说,个头相对较高的仪器就是PM2.5采样仪。
“采样盘为什么要设计成圆形?就是方便空气被均匀地吸进底下的采样平台里。中间这个是PM2.5的切割器,其主要作用是将直径不一样的颗粒物分离,使直径小于2.5微米的颗粒物经过采样口被抽到检测仪器里。”李亚昆解释着蕴藏在这台采样仪中的奥秘。
记者了解到,尽管这个空气自动监测站的占地面积只有约15平方米,但它可以持续监测周边19.6平方千米的空气污染情况,为当地精准治污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购买服务既缓解资金压力,又避免设备“晒太阳”
除了将空气自动监测站布设到最基层,用于监测更广泛的区域外,咸阳市在监测网络的运行方式上,也进行了大胆探索。
“建站的一次性投资较大。建设一个监测站的固定资产投资约为100万元。我们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单站每年支付的费用大约是22万元。”咸阳市生态环境局环境监测与应急科科长张亚星说。
据了解,咸阳市目前已经拥有104个像秦都区人民街道办这样的镇办空气自动监测站。如果按照政府一次性投资建设计算的话,为建设这些监测站,咸阳市需一次性拿出一亿多元人民币,财政资金压力较大。因此,咸阳市通过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等模式,解决政府一次性投资不足的问题。按照8年合约期计算,加上运行维护费用,政府一年只需拿出2200多万元,很好地化解了财政资金压力大的难题。同时,创新建立市、县两级财政分担机制,各站点建设运维服务费用由市、县财政按照3:7的比例分担,质控比对费用由市级财政全额负担,从体制上保障了监测站的正常运行。
购买服务的方式在将政府从项目建设运营的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的同时,也提高了设备的运行效率,避免设备“晒太阳”,更为重要的是,提升了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咸阳市探索形成了第三方建设运维、第四方质控比对、市环境监测站抽查复核、市生态环境局按复核结果支付服务费的模式。在考核的过程中,我们对第三方进行抽查,如果发现抽查的数据达不到我们对数据获取率和数据有效传输率的要求,我们是不付费的。”张亚星说。
加上已有的37个国、省控空气自动监测站,如今咸阳市的空气自动监测站的数量已经达到141个,率先在全省实现空气自动监测站点覆盖到镇,为省内其他地方进行大气污染治理贡献了“咸阳经验”。记者获悉,目前咸阳市自建运行的镇办空气自动监测站运行正常,各项指数均符合国家有关技术规范和监测方法要求。
咸阳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赵永刚这样总结“咸阳经验”:“归纳起来就是4句话,12个字,即‘建得起、转得动、测得准、用得好’。”据介绍,咸阳市‘一市一策’团队、‘一县一策’团队都是根据这些数据以及数据变化趋势,提出精准的污染管控建议,之后乡镇和街道办按照管控建议进行有效管控。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