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之间,万物共生。伴随着城市现代化发展,我们应该怎样守护你我共同的地球家园?垃圾分类、限塑令、汽车限号……环保政策出台总能第一时间被百姓给予支持。3月已至,2021全国两会即将开启,关于环保,你还有哪些问题和期待?欢迎在“我给两会捎句话”征集活动留言,猛犸新闻·东方今报将带着你的声音直达北京两会。
1. 口罩“污染”已悄悄来临,急需进行集中回收处理
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口罩成了人们出行必不可少的物品。从一开始的一“罩”难求,到现在供应充足,口罩的使用方式也越来越凡尔赛。
网友@年华表示,一次性口罩,很多时候被当作了“一次性门票”,比如公园景点,游客带着口罩前脚在入口处,凭“票”入场,后脚在景点内,椅子上、垃圾桶旁边、地上,一些口罩被随处丢弃。
“尽管一些地方专门设置了回收废弃口罩和手套点,但这远远无法解决废弃口罩污染环境的问题。”@年华表示,被随手丢弃的这些口罩,变得像塑料袋一样正成为“污染源”。
@年华称,一次性医用口罩,材料之一主要是聚丙烯无纺布。聚丙烯(PP)本身就是一种常见的塑料材料,我们日常使用的塑料桶、水杯、透明餐盒等,都是用聚丙烯做的,在很长时间里都不能完全降解。对此,他建议对一次性口罩进行集中回收,进行集中处理,以此避免二次污染。
2.城市渣土车、夜间施工工地噪音扰民,完善相关法规
随着城市的建设,施工工地也在增多。网友@绝绝绝了留言说,自己所居住的楼房临近街道,每天晚上被过路渣土车吵得睡不着觉,打过无数次市长热线和城建热线等均无果,他因此心情烦闷。此外网友@我真的好困留言说,自己家小区旁边有一个施工工地,每到晚上就开始施工,测了声音达60分贝。很多小区居民因此搬家或者在外面租房住。给相关部门打过多次电话问题均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他希望完善相关法规,政府部门采取更加有效的隔音措施等。
3.改造升级城市污水管网,加强水样检测
在城市,污水管道堵塞或破裂的情况时有发生,甚至还有污水管网老化渗漏导致路面塌方的情况。网友@Fancy说,自己家所在小区为老旧小区,小区门口由于管道堵塞,附近饭店的所排出的污水直接横流在小区路面上,路过时不仅难闻而且难以“下脚”,管道被补修过多次。因此,他希望对城市地下的污水管网进行检测升级,进一步维护城市环境。水是生命之源,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水质的检测,监督污水排放。
4.废弃电器电子产品专业回收,可先建立社区回收点
家用电器等产品使用时间长被废弃,很多人会选择卖给回收家电的小商贩,有些小商贩并无处理许可证,而且,拆解后的无用零件被丢弃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如果检点翻新也存在安全隐患。网友@东北留言,电子废弃物容易产生污染,甚至有些污染性极强,这些家电或电子产品应该送到专门的废旧电子产品处理厂,然而很多人并没有这种意识,因此他建议对废弃电器电子产品进行专业回收,可以通过社区的形式,在社区设立回收点,或者小区建立电子类垃圾、废旧电池回收箱,以此来进行回收,同时也提高了居民的环保意识。
5.在产品包装上标明垃圾分类类别的符号,实现快速精准投放
网友@X留言说,随着垃圾分类政策的实施,很多人有了垃圾分类的意识。但他在生活中注意到,还是有人分不清手中的垃圾属于哪类,甚至觉得类别都很相似。为了更精准快速有效的投放垃圾,他建议在商品的生产环节就对商品包装进行分类,写上标明类别符号,这样不仅有助于记忆,更能够提高垃圾分类的效率。
6.生鲜冰袋使用数量增加,能否再回收利用?
当前,我国生鲜物流发展越来越好,为了食品保鲜,冰袋的使用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然而,很多人拆完包装后就把冰袋当作垃圾扔掉了。这样做不仅很浪费而且也担心对环境造成污染。对此,网友@小华认为,对于生鲜快递,可以直接在快递点拆包装,将里面的冰袋取出留在快递收发点,由快递点统一回收,再返还快递公司继续使用。
7.加强电商平台野生动物交易监管
近日,有调查发现,一些不法商贩以谐音字、暗语等方式将野生动物制品及盗猎工具在电商平台重新上架。网友@Mawangg留言说,对于野生动物线上交易要加大整改力度,通过多方合力,电商平台也要加强监管。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