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一批批北京市重点工程落地,始终是积极扩大有效投资的强力引擎,也成为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拉开城市发展框架的重要支撑。
塔吊林立。城市副中心,亚洲最大的地下综合交通枢纽,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正在火热建设,预计2024年底具备通车条件。
民生提质。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全国首家国际研究型医院——高博国际研究型医院项目建设加紧推进,预计2022年建成,将对接引入与世界顶尖水平接轨的临床医学研究体系,为市民群众带来更高质量的国际化医疗服务。
凤凰展翼。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建设如火如荼,临空经济区发展服务中心预计2021年底竣工,为“两区”建设形成重要支撑。
2021年,又有哪些重大项目将提升城市面貌,改变你我生活?经市委市政府审议通过,2021年“3个100”市重点工程计划来了!
据了解,今年“3个100”市重点工程项目总投资超1.3万亿元,当年计划完成投资约2780亿元、建安投资约1256亿元,支撑全市投资三成以上。
其中环保项目有:
1)加快推进城市应急保障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城市能源、供水、粮食等保障能力,促进源头减量和垃圾分类,安排能源、水务、固液态废物处理、应急保障等市政设施项目29个。
2)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提升森林质量,安排绿化项目8个。
2021年“3个100”市重点工程计划全部内容如下:
“十三五”期间超1300个市重点工程带动万亿级投资落地
“十三五”期间,北京市共安排重点工程项目超1300个,带动近1.3万亿元投资加快落地,支撑全市投资三成以上。自2019年以来,北京市实施“3个100”工程,每年集中推动100个基础设施项目、100个民生改善项目、100个科技创新及高精尖产业项目。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世园会和冬奥会冬残奥会场馆、环球影城主题公园、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总部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建成投用,有效带动形成了城市副中心、城南、“三城一区”等区域投资增长极,为首都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021年拓展“3个100”新内涵抓好三个“更加突出”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市重点工程计划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积极拓展“3个100”新的内涵——
更加突出以一体化交通体系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建设多元多向多通道的资源供给保障设施,打造韧性和安全城市;
更加突出针对疫情防控暴露的公共卫生等短板,精准补齐公共服务重点区域结构性缺口,推动城市更新集中连片出效果;
更加突出“两区”和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打造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塑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北京智造”“北京服务”。
100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
当年计划投资662亿元、建安投资470亿元
更加突出项目的功能性、关联性、带动性,打造四网融合、站城一体、区域联通的交通基础设施和充足、高效、清洁的市政基础设施,带动城市发展框架和功能布局调整,让城市更加韧性、智慧、绿色、宜居。
一是扎实推进京津冀协同交通一体化,安排国铁、高速公路项目14个。
二是加快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一体化交通体系,搭建市郊铁路线网主骨架,安排轨道交通、市郊铁路项目18个。
三是推动站城一体化发展,加强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土地利用、地上地下空间一体化开发,安排站城一体化交通枢纽项目10个。
四是织密城市道路网络,畅通各重点功能区间交通联接,完善轨道交通和地面交通接驳换乘,安排城市道路及交通基础设施配套项目29个。
五是加快推进城市应急保障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城市能源、供水、粮食等保障能力,促进源头减量和垃圾分类,安排能源、水务、固液态废物处理、应急保障等市政设施项目29个。
100个重大民生改善项目
当年计划投资1648亿元、建安投资584亿元
以更大力度、更加精准、更有温度的公共服务供给,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引导教育、医疗、养老、文化、体育资源更加均衡配置。融合贯通大尺度绿色空间,让人民群众享受更优质生态服务。深入推进城市更新,让老城区焕发新活力、让老街坊过上新生活。
一是加大公共租赁住房等政策性住房建设力度,建设职住一体的高端人才工作居住空间,安排政策性住房项目6个。
二是强化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布局市级统筹,加大对新城、重点区域和农村地区中小学校支持力度,安排教育项目22个。
三是加快构建完善的医疗服务体系,坚持养老服务事业与产业协同推进、居家养老与机构养老统筹发展,安排医疗养老项目28个。
四是深入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稳步提升市民文化获得感,建设群众身边的体育设施,安排文化体育项目26个。
五是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提升森林质量,安排绿化项目8个。
六是推进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推动传统商圈提升改造,不断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安排老旧小区改造及街区更新项目10个。
100个科技创新及高精尖产业项目
当年计划投资470亿元、建安投资202亿元
更加突出国际科技中心建设,将原有的高精尖产业领域拓展为科技创新及高精尖产业领域。积极打造数字经济先导区和示范区,新增一批数字经济新基建项目。加快释放“两区”建设和“五新”政策巨大动能,围绕集成电路创新链、生物医药、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等实施一批重大智能制造项目,围绕“双枢纽”实施一批重大服务业开放项目。
一是全力推进怀柔科学城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安排重大科技设施平台集群项目8个。
二是着力扩大智能制造投资,推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制造业项目集中落地,安排先进制造业项目37个。
三是加快提升金融业、现代服务业发展质量和水平,安排金融业、服务业扩大开放项目16个。
四是加快布局工业互联网,实施区块链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推进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建设,推进科技创新资源在空间上的合理高效配置。安排数字经济和科技创新空间资源项目23个。
五是加快文化旅游项目建设,推动产业蓬勃发展,安排文化旅游项目16个。
今年,北京市同步推出了拟将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卫星厅、市郊铁路京门线等预计2022年及以后年度开工的200个重大项目列入2021年前期推进项目,推动项目加快落地实施。
下一步,北京市在全力以赴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进一步发挥投资关键作用,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注入强劲动力,力争在新征程上谱写出更加壮美的北京篇章。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