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凤庆县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以建设美丽乡村为目标,以“海绵村庄”建设为抓手,以“七改三清”环境整治为重点,融入“渗、滞、蓄、净、用、排”海绵理念,全面推进“海绵村庄”、生态村庄、美丽村庄建设,进一步还原乡土文化,增强乡土气息,实施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工程,打造一批生活环境优美、生态系统稳定健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宜居美丽村庄。
规划先行,统筹实施。在村庄规划建设中,邀请云南省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组成团队对村庄进行实地勘察,根据丘陵型、平坝型、边水型地形地貌进行海绵村庄设计,并在技术方面进行突破和创新,建立雨污水处理新模式,形成多点、多途径、多功能的雨污水资源化利用技术体系,有效支撑了“海绵村庄”建立。
大力实施海绵村庄建设,让村民住着舒适,让生态活起来。率先启动凤山红塘及洛党田心“海绵村庄”示范点建设,“海绵村庄”下雨时像海绵一样吸收雨水,需要时能将雨水吐出来,海绵村庄借助自然力量排水,源头分散、慢排缓释,就近收集、存蓄、渗透,净化雨水,让村庄如同生态海绵般,顺畅地呼吸、吐纳,组织各乡(镇)主要领导到试点参观学习并结合实际在全县推广。
新建的村庄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筹美化、绿化,成为具有“渗、滞、蓄、净、用、排”海绵理念的乡村;对于原建的村落,进行积极改造,在保留原始风貌的同时使其也具有渗水透水功能,让村庄发挥出海绵效应。目前,全县已完成14个“海绵村庄”示范建设工作,共铺设透水砖25437平方米,建成透水广场3600平方米、透水路面21840平方米,建成氧化塘38个、生态蓄水池700个,建设污水处理设施15(套)、污水管网3520平方米,种植绿化树木8万余株、下沉式绿地10000平方米。13个乡(镇)均有一个“海绵村庄”示范点。
村庄道路及广场建设中不搞一刀切硬化,而是根据使用功能分类实施;进村道路、村内主要交通道路根据乡村路建设标准建设,其他支路及人行道结合当地特点,选用地方天然材料铺设,确保有渗水、透水、储水功能并体现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村庄广场、活动场所、学校等公共场所除集中活动区域硬化外,其余区城及内部道路均采用透水砖、当地石材等进行铺设,突出舒适美观,和周围环境浑然一体,形成鲜明的地方特色;道路两侧及广场周边的绿化区城,采用下沉式绿地、下凹式植草沟、生态树池等方式建设;围绕雨水的利用,在道路建设过程中,采用能够透水、能够吸收雨水的透水砖来铺设,包括广场,通过道路的吸水,把这些雨水利用到周边的田园、菜园中,同时在整个规划建设过程中,把村庄美化这一块用大量的微田园的元素来充实,充实微田园的元素还有能够增加村庄的田园风光、方便群众的生产生活,能够把周边的一些雨水、溪流、河水相对集中有序进行利用等功能。农户庭院建设中,大力引导村民预留庭院绿化用地,在房前屋后栽花种树,绿化美化庭院,实现房前屋后有“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通过预留庭院绿化用地的方式加大村庄渗水、滞水、储水功能,庭院“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采用“下沉式”,打造出更多的“海绵体”,实现雨水滞留,让村庄自然吐纳、顺畅呼吸。农户庭院规划过程中,院子里有田园的因素,在院子里边分割出来一块地,用来种菜、种花、种果,留下一部分少量的作为硬化,同时在庭院里边做一个雨水收集池,满足日常的菜、花、果这些供水的需要。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