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做好哪些工作?重点区域开展碳减排示范碳达峰,碳中和,中国面临哪些挑战?全国政协委员、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王先进给出了这样一组数据

首页> 大气治理> 碳交易> 评论> 正文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面临哪些挑战?

2020-12-23 08:29 来源: 人民政协报 作者: 李元丽 崔吕萍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需要做好哪些工作?

重点区域开展碳减排示范

碳达峰,碳中和,中国面临哪些挑战?全国政协委员、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王先进给出了这样一组数据:2013年-2019年,我国交通运输领域碳排放年均增速保持在5%以上,已成为温室气体排放增长最快的领域。交通运输领域(包含营运性运输、私人乘用车、摩托车、农用运输车等非营运性运输)碳排放占全国终端碳排放15%左右(不包含国际航空和远洋船舶在公共区域的排放)。

交通运输行业如何加快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迈进?

“我们要开展专题研究,在中央政府层面出台交通运输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的指导性文件,建立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能耗和碳排放监测评价体系,编制交通运输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指南,加快建设交通运输领域能耗与排放在线监测平台的同时,设立交通运输碳减排产业基金,用于低碳能源转型和实现碳减排的技术研发、技术示范、市场推广等。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贸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等大气污染国家重点区域开展碳减排示范工作。”王先进建议。

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原驻会副主任凌振国建议,要支持一些有条件的区域先行先试,要助力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尤其是推动煤炭消费尽早达峰,推动落实好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加快建设全国用能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推进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执行到位。要按照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总体要求,紧盯人民群众身边的污染问题,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

“另外,应围绕落实‘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要求,贯彻‘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思想,以壮士断腕的决心,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区域治理,清理整治违法违规行为,‘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让美丽中国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凌振国表示。

以创新提高生态效率

如何落实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全国政协委员、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教授钟茂初表示,针对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一方面要达成国内可循环、产业安全自主可控、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等产业发展目标;另一方面则要逐步达成“2030年达到碳峰值”“2030年单位GDP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2060年实现碳中和”等阶段性目标,必须通过创新、通过提高生态效率去实现。

为此,钟茂初给出了自己思考:一是根据“国内可循环”“产业安全自主可控”“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等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目标,要明确各主要产业持续发展的必要规模和结构,不能简单地以高污染产业、中低污染产业来决定产业发展的取舍,确定了其相应的碳排放、污染排放的必要规模,同时从整体的碳排放、污染排放的规模、可用额度、“生态效率提升”目标,按照产业联系,转化为各主要产业的碳排放、污染排放必要规模、可用额度、“生态效率提升”目标;二是各主要产业(如,汽车产业、建筑业、能源产业等),要从全产业链绿色化视角,探讨各产业环节的绿色化目标与绿色化路径,以实现各主要产业的碳排放、污染排放必要规模、可用额度、“生态效率提升”目标;三是积极探索各主要产业“全产业链绿色化”的政策机制。如,针对建筑业、汽车产业,探讨从消费角度适度引入“碳排放消费约束”机制,可将目前普遍使用的住房限购、汽车限购政策转化为“碳消费碳额度”,由消费者对于“消费碳额度”的精打细算,倒逼相关产业生产、流通等环节的绿色化转型。

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曹培玺认为,关键是要加快推进能源供给侧的改革、创新,提高清洁能源或零碳、低碳能源的占比。“为此,能源企业要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首先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主动对接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其次是抓住‘两新一重’重大机遇,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最后是优化能源发展结构,保障能源供应安全,整合资源联合攻关,保障能源技术安全,加快国产化替代和信息技术发展,保障能源网络安全。”曹培玺建议。

原标题: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面临哪些挑战?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