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案例背景
近因为工程改造,停产约20天。脱碳工艺,好氧曝气方式采用的表曝,因领导认为曝气停运会造成污泥沉底故停产期间曝气不可以停。
2、停产
停产前镜检中污泥絮凝聚团性能还不错,少量丝状菌,钟虫活性较好,体内生物泡少,口围略大。附停产前镜检。
钟虫属:钟虫,靠尾柄部分收缩虫体。它的特征是尾柄内有肌丝,无分枝,单独固定在絮体上。尾柄大多伸长成直线状,但有时也卷曲成螺旋状。
处理良好絮体结实后,最初出现的缘毛目生物就是钟虫。钟虫的出现环境因种类不同而异,处理状况可根据口围部大小与细胞宽度之比来判断。口围部与细胞宽度之比小的虫体,在即将变成良好期或从良好期趋向解体期出现。口围部与细胞宽度之比大的在最良好期出现。以钟虫为代表的固着性纤毛虫类作为优势原生生物时,出水水质良好,清澈透明。
从9月22日开始,车间来水逐步减少,按照领导要求处理部分车间难降解水,23-26日每天白天小流量走水约七八百方,中夜班会有部分压滤机进料的水引至物化系统,这样中夜班有少量水溢流进至生化系统。备注期间没投额外碳源。毕竟生产停了,再多的废水也都可以处理掉,到26日已经存水不多,就通知物化系统pH微调差不多就行,降低物化的去除率以提高生化进水COD。
附26日镜检照片,污泥絮凝性下降,出现轻微解体,这时候排泥量少,轮虫数量明显增加中。
轮虫属:在污水中,它们主要取食悬浮颗粒物和胶状物,通过表皮的渗透作用进行呼吸在体壁和消化管之间有假体腔,内含有液体和各种内部器官。具有轮状排列的纤毛,用以捕食和运动,活动较为频繁和剧烈。
培养期的活性污泥中出现轮虫表明污泥基本培养成熟;运行中大量轮虫出现可能预示着污泥要发生膨胀。而长期曝气过量污泥老化也会出现大量的无腔轮虫。
到27-30日,尽管降低物化去除率,依旧效果不佳,白天走水量只有约四小时而且COD只有20 mg/L多(脱碳工艺),表曝维持最低转速DO已经升高至8-10mg/l。镜检中微生物明显解体,菌胶团松散,只有轮虫和壳虫。
10月1-4日法定节假日领导指示投加葡萄糖,约合池容的50ppm。当然也不单单只有好事,坏事就是法定休息日期间车间没人检维修,也就没有检维修带来的原料冲洗水;四天期间内在初沉池加了台潜水泵,慢慢兑入生化。
然而投加碳源后镜检中连轮虫都没了,这下我也有点慌了,也许在如此高的DO下,微生物很难生长,毕竟DO都到10 mg/l了。此时镜检已经完全没有活动的微生物,连轮虫都没有了,有丝状菌。SV高,沉降性能差,上清液很多细小颗粒,水温18℃。附镜检照片,污泥解体严重,微生物只有壳虫。
表壳虫属:在活性污泥负荷走低,污泥停留时间过长时大量出现,厢壳虫和磷壳虫在污泥解体时会经常出现。
3、恢复生产
恢复生产前镜检也基本污泥解体,微生物以壳虫为主。
13日生产恢复,当然前期水量偏少,但是残留原料浓度不低,当然这不完全是坏事。此时出水颜色很差,发灰白色,能看到泥放流出去。此时生化内浓度低温度低。进水后SV直线降低领导慌了,在做到投加活性炭后少量连续排泥SV就基本稳定住了,二沉池出水颜色逐步清澈。
15-16日就已经恢复钟虫,这期间葡萄糖没停,N.P的投加量放大,既然领导没说停碳源的事我也不需要去问,DO出口降低至6 mg/l,水温也逐步恢复到32-35℃。
附镜检照片,有钟虫,肚子中空空如也,依然可以看到解体的细小颗粒。
18-20日恢复生产一周,虽然处于低负荷状态,但是明显比之前要好的太多,DO3,SV60。附镜检累枝虫。
累枝虫:水质澄清良好、出水清澈透明时与钟虫、盖虫、轮虫等同时出现,累枝虫大量出现,可能趋向解体。
4、总结
过度曝气,对活性污泥出现过度氧化现象,二沉池的放流出水夹带较多的未沉降颗粒流出。在做污泥沉降时,就可能活性污泥絮凝后不在沉降或悬浮在水体中,压缩性也变差。此类低负荷运行,建议间歇式曝气。
原标题:图文实录!污泥过氧化及恢复过程中镜检微生物的变化!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