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发改委等推进的EOD受人关注,就是期望找到破解环境治理外部性所带来的系统性缺乏和经费来源困局的金钥匙。政策的发起来自上层对环境制约问题的充分认识,EOD推动者目的应该是在于由此带来理念提升、系统思维和局部精品,我个人认为在当前政策环境下他们也并不期待形成大规模可复制甚至变成资本盛宴(因为后者那样其实最终大概率一地鸡毛)。
文章写的很好,结构清晰,分析全面。只是一方面拿出来的正面案例依据的是主导者的营销宣传,了解实际情况的明了其作为立论基础还不够坚实,另一方面对风险的提示力度还缺了一丢丢。基于笔者多年市场观察,对文章中提示的风险补充细化,罗列了以下难解问题:
1、 在当前的政策环境和常规操作模式下,额外的环境治理经费无怪乎来自与G(政府路条)紧密相关的和与C(民众买单)间接相关的土地(房地产)、矿产砂石料等资源类以及与C紧密相关的和与G间接相关的商业开发和产业导入两大类。未来在两山论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中可以进一步设计更具突破性的政策变革,具体方向分析其实看两年前我们分析长江大保护的困局破局那个报告中的这张图片一目了然。
2、 土地收益捆绑当前法律障碍还是很多,国家从政策松绑的方向必然还要反向考虑推演被恶意或无意却也玩坏的可能(比如PPP的先扬后抑),毕竟在我一直强调的三大关系的央地关系里,中央政府要面临差异性那么大的各种地方政府,很多东西想不一刀切还真难。因此当前政策环境还不太可能给与大规模松绑的条件,那么当前土地招拍挂等程序制约外部纯市场主体(叫社会资本也可以)去合规地打通一二级开发,也就更难以借此形成成熟的融资产品,这种状况制约了一种普适模式的落地,其实即便是城投平台此处腾挪空间也是有限的;
3、 这几年盯上土地这块唐僧肉的很多,比如刚割给了农村一大块,唐僧肉越来越面临不够分的问题,同时地产趋弱是大势所趋,这个问题值得地产本身还是要看产业;
4、 既然地产的价值其实也要看产业,那么说回到作为EOD增值基础的产业导入的空间,则还是要看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和重视不同地区的差异化。前者大家都知道已经整体进入慢速区间,后者则是富的地方常常富到不必做EOD至少不必做外包的EOD(类似的比如珠三角治水不屑于PPP直接EPCO),穷的土地收益更难匹配修复成本;
5、 在这种情况下,据笔者观察,当前真正有些EOD色彩的项目类型,往往是少量区位优势好的城市棕地土壤修复、个别矿山河道治理与矿产砂石类资源打捆项目,剩下的EOD类型极大比例都依赖于政府付费,EOD带来的补充经费占比微不足道,更多的是鼓励系统思维和理念提升,而不是回报机制的巨大变革;
6、 而直接以产业导入或商业运营为收益开源的,其实比玩土地更难把握,文章中介绍的固安和中信国安两大案例现状其实笔者不用多说。产城一体和文旅生态一体的两种模式本质上卖住宅的占绝大多数,房价玩不下去的时候会更加艰难,成功概率很低,这么多年来外部玩家(甚至是城投平台公司也不少)尸横遍野者众,EOD推进中需要直面这个残酷的现实,文中所述的开发商绝大部分自顾不暇,去作为环保治理EOD的引领者几无胜机;
7、 说回到企业玩家层面,作为推动主体,玩土地矿产的话,面对的是更强势的房地产大佬、矿业土豪哪个会和环保公司精诚协作?和这波人合作环保公司被矮化的可能性大,合作共赢在国内的商业氛围内难度相当大。而环保公司如果选择自己全做必然变成四不像的送钱机,话说连玩个产业链后延的资源化都能玩死了多少家环保公司(比如拿污泥玩移动森林的国新天汇,详情点击:处置全市一半污泥!国新天汇长期违法被安徽环保督察组点名)。而玩其他产业的难题如前所言,绝大部分案例上地产玩家其实还是在卖住宅中挣扎,环保公司又有何德何能改天换日?那么环保公司就剩下和各地城投一起玩,毕竟这些亲儿子玩土地拿融资尺度可以大很多?可以试试,不过要先解决合作对方作为城投平台类公司的公益属性、决策机制和双方的利益分配机制再说,这方面依然面临很大挑战;
8、 所以对于文中三类收益主体,对EOD带来的利好不能过于乐观:
小口径里,土壤修复有些小前景前面已经说了,因为一年土壤修复的总营收不过区区几百亿,而我可以打赌PPP泡沫破灭后园林公司极大概率回归绿化队打工仔;
中口径的其实已经不是常规的环保公司,而是PPP低潮后被抑制反弹而回归的省市级真平台(也可以说是E20所述的B方阵)或者平台化的大型央企(如三峡),真了解的也知道,平台化和真平台面对地方政府资源的把控力还是不一样,平台化的也要找亲儿子紧密合作,破局难题不小前面说了,包括长江大保护目前主要依赖于PPP模式(请点击:从初露端倪到高位引领 818长江大保护的三峡模式),而永定河模式在回报机制上同样亟待突破。
大口径里的环保技术细分企业如笔者所述还是练好内功,EOD里做好细分和顾问就足够好了,EOD确实不是给他们鲤鱼跳龙门用的。
除了这三类,E20所述的A方阵也是EOD最热心的一拨人,基于他们所具有的策划、整合、投融资能力和政府关系,他们也是最有能力突破局部的阵营之一,不过在前述的各种背景下,精品项目都会相当难得。
9、EOD文件发出时没有自然资源部会签,可捆绑收益中确定性相对较高的(确定性是项目模式能大规模融资的最重要的基础)“地票”和“矿票”都在他们家,所以在EOD如果需要能够规模化普适化,则还要期待进一步的重磅文件能否出来。三大关系无处不在,懂的自己去理解。如果进入十四五规划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有超大尺度的顶层设计突破(跨区域大额度大系统的地票矿票流域补偿等政策大变革),也许会更乐观,而且这将是世界级的了,不过那个要看看有没有深改组的下一步石破天惊了,在此之前,资本或咨询公司所期待的盛宴估计很难开席。
总之,改革是必须的,但改革也不是万能的,顶层设计者需要烹小鲜的亦步亦趋,而实践中的EOD各方可以努力,也值得努力,尤其AB方阵,但对难度、适用面、普及性和可复制性等等需要高度谨慎和充分的思想准备。EOD全面盛开之前,我们先可以拭目以待,那个按效(+政企双方严格守信履约)付费和良币驱逐劣币的时代何时到来。
延伸阅读:
EOD模式下:环保产业的发展与变革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