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作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领域的领军企业,赛默飞世尔科技具有超过40年的专业技术和服务经验,为客户提供多种不同污染物及应用需求的监测设备以及全面的空气质量监测解决方案。其中符合国家生态环境部规范检测方法的常规污染物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设备及相应质控和校准设备等被广泛地应用于国家和地方空气质量监测网络的核心构建和空气质量评价。
GM-5000 微型空气质量监测仪是赛默飞于2019年推出的一款微型空气质量监测新产品,凭借科学的设计,专业的品质,稳定可靠的数据,一经问世便受到广泛关注,与赛默飞多种空气质量监测设备相结合,为不同用户实现全方位立体科学的监测网络构建和大气污染精细化监管提供了有力工具。
*GM-5000微型空气质量监测仪应用场景
GM-5000是一款怎么样的仪器?
Thermo ScientificTMGM-5000微型空气质量监测仪,是一款适用于室外的小型化,高性价比,多参数连续空气质量监测系统。GM-5000 采用光学及电化学传感器技术,结合Thermo ScientificTM领先的空气监测产品设计经验, 为客户提供多样并适合的空气污染物连续监测方案,帮助客户实现更精细,更有效的大气污染防治计划和监管目标。2020年,该产品全面升级,旨在更好地满足用户对不同污染问题的关注和不同污染物的监测需求。
GM-5000的主要技术特点:
加热采样和冷却循环气路设计,确保传感器在最佳的温湿度环境下运行;
内部导风设计加快样气更新,缩短仪器响应时间;
实时监测传感器运行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和压力,并对污染物监测数据进行补偿;
实时监测仪器运行状态参数,状态码随污染物浓度数据一起上传;
内置Wi-Fi功能,可通过浏览器登录仪器用户界面,进行配置和操作;
内置SD卡可存储1年数据记录,不会因为断网而造成数据丢失;
可集成气象传感器,并上传气象参数数据;
*上图为Thermo ScientificTMGM-5000微型空气质量监测仪
GM-5000的全面升级体现在哪些方面?
2020年,GM-5000微型空气质量监测仪全面升级,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01 增加挥发性有机物(VOCs)监测功能,为臭氧(O3)污染防治提供数据支撑
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面对我国日益严重的臭氧污染问题,以及进一步降低颗粒物污染的迫切需要,O3和PM2.5双控双降是当前最核心任务。VOCs作为重要前体物,极大地影响着O3和PM2.5形成,需要得到更加精细的监测和控制。GM-5000采用PID技术对环境空气中VOCs进行快速监测,显示监测区域范围整体浓度水平。
*赛默飞PID技术现场安装示意图
02 强化氮氧化物(NOx)监测能力,更好地服务于交通空气质量监测
交通源是氮氧化物污染的重要来源。2019年10月生态环境部发布《生态环境监测规划纲要(2020-2035)》,其中明确要求推动全国城市路边交通空气质量监测站点建设,在直辖市、省会城市、重点城市、重点区域城市主要干道和国家高速公路沿线设立路边站,开展PM2.5、NOx、交通流量等指标监测。同时,NOx也参与着大气对流层O3形成过程,影响城市O3污染水平。GM-5000在原有NO2监测的基础上,增加NO传感器,更加全面地监测氮氧化物浓度水平,通过构建交通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帮助实现交通污染管控。
03 进一步优化监测仪的质量控制方案
微型空气质量监测仪的成功应用,与完备的质控方案密切相关。GM-5000在原有标气校准和比对校准的基础上,增加了远程校准功能,提高监测网络运行效率。同时在校准过程中综合考虑污染物浓度和环境因素影响,通过多元回归计算校准参数,并自动反馈到仪器中实现远程校准。多种质控手段相结合,确保GM-5000的高效运行。
04 配套管理平台软件,提供整套解决方案
为提升微型空气质量监测网络的用户体验,赛默飞同时推出环境空气网格化监测管理平台,帮助用户实现区域环境空气质量,以及区域内各类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的全方位掌控。通过各类监测数据的展示分析,清楚了解本地污染状况,帮助指导污染管控。管理平台软件可提供定制化开发,更好地适应用户实际工作需求。
*赛默飞环境空气网格化检测管理平台
GM-5000的主要应用场景
GM-5000微型空气质量监测仪是针对中国大气污染防治任务及网格监管的需求,结合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和对其应用方向的理解,特别设计开发的空气监测产品,适用于网格加密监测需求。基于仪器级别的科学设计可为实现监管的精细化,准确化及分析研究污染物来源及趋势提供稳定可靠的数据支撑。主要应用场景包括:
●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加密网格监测
●常规空气质量评价敏感区加密监测
●道路交通空气质量加密监测
●建筑施工场所扬尘颗粒物监测
●工业园区及企业集群边界预警监测
●科研院所污染分布及空气质量变化趋势研究
结语
赛默飞世尔科技始终致力于以高品质的产品来服务于空气质量监测行业,并将一如既往走在行业前列,倾听用户声音,提供更为丰富的技术、产品和服务。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