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及2011年地沟油、垃圾猪等事件的相继查处和曝光,2018年非洲猪瘟爆发更是让人触目惊心,国家及社会对于餐厨垃圾污染愈发重视。餐厨垃圾,俗称泔脚,是居民在生活消费过程中形成的生活废物,极易腐烂变质,散发恶臭,传播细菌和病毒。餐厨垃圾主要成分包括米和面粉类食物残余、蔬菜、动植物油、肉

首页> 固废处理> 垃圾处理> 餐厨垃圾> 评论> 正文

餐厨垃圾处理重视越早越好

2020-11-02 09:35 来源: 城市垃圾处理

2010年及2011年地沟油、垃圾猪等事件的相继查处和曝光,2018年非洲猪瘟爆发更是让人触目惊心,国家及社会对于餐厨垃圾污染愈发重视。餐厨垃圾,俗称泔脚,是居民在生活消费过程中形成的生活废物,极易腐烂变质,散发恶臭,传播细菌和病毒。餐厨垃圾主要成分包括米和面粉类食物残余、蔬菜、动植物油、肉骨等,从化学组成上,有淀粉、纤维素、蛋白质、脂类和无机盐。

来源及特点

餐厨垃圾是食物垃圾中最主要的一种,包括家庭、学校、食堂及餐饮行业等产生的食物加工下脚料(厨余)和食用残余(泔脚)。我国餐厨垃圾数量十分巨大,并呈快速上升趋势。

餐厨垃圾具有显著的危害,其特点可归纳为:

1、含水率高、可达80% - 95%。

2、盐分含量高、部分地区含辣椒、醋酸高。

3、有机物含量高、蛋白质、纤维素、淀粉、脂肪等。

4、富含氮、磷、钾、钙及各种微量元素。

5、存在有病原菌、病原微生物。

6、易腐烂、变质、发臭、滋生蚊虫。

分类

根据来源不同,餐厨垃圾主要分为餐饮垃圾和厨余垃圾。前者产生自饭店、食堂等餐饮业的残羹剩饭,具有产生量大、来源多、分布广的特点,后者主要指居民日常烹调中废弃的下脚料和少量的残羹剩饭。

国内餐厨垃圾处理分析

中国人重视饮食,是世界公认的烹饪大国。随着经济的增长,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在餐饮方面的消费也与日俱增,在餐饮业高速发展的同时,餐厨垃圾也迅速增长,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重视。

统计显示,我国餐厨垃圾占城市生活垃圾比重大致范围是50%-70%,中国主要城市每年产生餐厨垃圾量不低于6000万吨。就餐厨垃圾成分来看,餐饮业和高校食堂以餐后垃圾为主,居民家庭餐厨垃圾以餐前垃圾为主。

2010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文件,决定组织开展地沟油等城市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工作,餐厨垃圾问题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2010年及2011年地沟油、垃圾猪等事件的相继查处和曝光,2018年非洲猪瘟爆发更是让人触目惊心,国家及社会对于餐厨垃圾污染愈发重视。

1、餐厨垃圾的危害和资源特性

1)食品安全隐患

餐厨垃圾中含有的危害物质,借助各种非法渠道重新进入食物链回到人体,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地沟油中含有大量致癌物质,长期食用可导致肠癌、胃癌、肝癌等致命疾病。

2)环境污染

餐厨垃圾极易变质腐烂,在运输,存储及加工过程中,需要采取有效的密封措施,无害化措施。否则,餐厨垃圾会因为恶臭造成周边空气污染,同时也可能因为泄漏等原因直接污染土壤和水体。因此,不可避免的成为了传播疾病的媒介。

3)影响市容市貌

由于没有统一的管理和收集,餐厨收集运输使用的车辆及容器都肮脏不堪;此外,由于餐厨垃圾中还含有其他垃圾,在初步分拣过程中,往往存在乱扔乱弃的现象,严重影响城市环境卫生与面貌。

4)资源特性

我国餐厨垃圾存在高有机物含量,高含水率,高油,高盐分的特性。我国一年产出的餐厨垃圾全部得以利用相当于节约了3000万亩玉米的能量产出量和600万吨生物柴油,资源化特征明显。

2、中国餐厨垃圾处理技术

餐厨垃圾处理技术主要包括填埋、焚烧和资源化处理三种方式,其中资源化处理是目前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环境效益角度

填埋处理经发酵产生的填埋气和渗滤液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采用焚烧法,较为充分的焚烧效率90%,年排放CO2、SO2分别可达86000t和295t;而通过资源化处理技术(生物发酵制肥等)每天可回收利用7000t的CO2,同时还能通过综合处理提炼的生物柴油在使用中每年将可减少CO2排放量达110000t。

3、垃圾处理市场发展的机遇及面临的问题

餐厨垃圾处理市场发展机遇

2012年4月国务院发布《“十二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以适度规模、相对集中为原则,建设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设施。积极推动设区城市餐厨垃圾的分类收运和处理,力争达到4万吨/日的处理能力。

餐厨垃圾处理行业在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我们关注餐厨垃圾的去向问题,更多的应该看到餐厨垃圾处理不当是对食品安全的重要威胁,解决餐厨垃圾去向问题,就是解决食品安全的死角问题。

总结

综上餐厨垃圾产生的危害极其严重,将餐厨垃圾变废为宝不仅解决垃圾处理问题,同时增加资源使用率。

原标题:餐厨垃圾处理,重视越早越好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