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居民厨余垃圾的分类与处理,是实现垃圾减量、改善居民生活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笔者发现,虽然各地有关部门和志愿者为实现厨余垃圾的分类与处理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但成效仍旧不十分稳定。
厨余垃圾的分类难有一定的客观原因。厨余垃圾的组成成分多样、干湿混杂、自发酵条件不同、腐烂程度不一,倘若不及时处理和清运,极易产生恶臭气味。尤其是个别地方要求对厨余垃圾进行破袋投放,使很多群众难以适应。
是否有一种方式,使得城市居民厨余垃圾足不出户就能够得到处置,达到垃圾减量目的?
答案是肯定的。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就有人发明了厨余垃圾处理器,并且发展成为一个行业。它能有效地将厨房中各种食物垃圾,通过粉碎研磨成糊浆状液体,经管道随水自然排出。如今在发达国家,厨余垃圾处理器的家庭普及率超过80%。
然而,城市居民厨余垃圾处理并不是安装和使用了厨余垃圾处理器那么简单。原因是经过处理器处理后的厨余垃圾,会进入到城市污水管网系统,最终达到污水处理厂。而目前我国的污水处理管网布局、处理率、处理后等管理与配套措施还不够完善。在这种条件下大规模地推广使用厨余垃圾处理器,需要从供给侧对现有的城市污水处理进行整体审视。
城市污水主要分为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医疗废水和径流污水四大类。目前除大型工业企业与医疗机构按照规范要求设有前置的废水处理装置之外,很多情况下是四水合一直接进入到城市污水管网,最终集中到为数不多的几个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经过四水合一的混合,污水成分变得极为复杂,极大地增加了处理难度,并限制了产品的应用范围。由于城市污水管网的路径过于冗长,甚至会发生沼气爆燃和污水外溢事故,增加城市安全的风险隐患。
要想全面推广厨余垃圾处理器,首先要改变四水合一的模式。
生活污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各种污水的混合液,其中包括来自住宅、企事业机关单位、教育机构或体育场馆等类似的公共设施构筑物的厨房、洗涤房、浴室和厕所排出的污水。生活污水的特点是有机质与固体物质含量高,密度与沉降比大,高温下容易发酵分解,不适宜长途在横向管道输送。实践证明,较为成功的做法是在集中处理之前尽可能做到分散处置。一般是在一定的人口容积范围之内,譬如社区或乡镇,规划建设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生活污水经处理后会产生有机肥料等产品,可源源不断供应乡村。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为城市提供农副产品的车辆单向运输费用,进一步促进城乡融合。
倘若在全国全面推广使用厨余垃圾处理器,按照“2025年底前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将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的要求,这将是一笔十分巨大的投资,在厨余垃圾处理器的生产、安装与售后服务领域,将创造众多的就业岗位。
这一理想模式如何实现?对于市政设施管理、设计、生产和运营的部门与企业而言,如何适应城市居民大面积使用厨余垃圾处理器之后的生活污水的组分变化;如何按照科学合理的布局实施污水处置装置的运营与管理,确保城市安全;如何制定相应的质量标准与管理规程,保证产品的性能指标等,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解决这一系列的技术难题,实施规范和标准指引,才有可能将城市居民厨余垃圾处理的“关键小事”处理好。
在城市居民厨余垃圾处理领域,银行保险业要一如既往地继续发挥助推器和稳定器的作用,无论是投资建设还是在风险管理方面,都要发挥重要作用。
为引导居民大面积安装厨余垃圾处理器,属地的地方政府可以借助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精神,组织当地居民和相关企业,结合下水管道的更新维修,通过集中采购招标,采取政府补一点、企业让一点、居民掏一点、维修基金出一点的方式,降低改造安装成本。
原标题:全面推广厨余垃圾处理器难在哪?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