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上虞基地,工作人员孙林站在厂区称重台边,向其他员工展示企业正在实施的危废精细化智能管理项目运作方式:“把产出的危废放在平台上,我们的智能设备就会自动称重、生成内部编号,连同读取出来的废品信息生成二维码……最后建立完整的数据链条,让每批危废都能被追溯。”“新和成”作为危废的产生大户,危废点位多、涉及车间广、产生量大。在“无废”思维倒逼下,企业通过复制商场采购模式,开展危废精细化管理,解决了“老大难”问题。
“新和成”仅仅是“无废城市”建设的一个缩影。
从绍兴市推进印染化工行业集聚提升,到福建省光泽县形成从肉鸡饲养加工到宰杀废弃物利用的全链条生产模式,再到三亚市建立从入岛到离岛的“无废城市”第一印象区……在日前召开的全国“无废城市”建设试点推进会上,“11+5”试点城市向与会人员展示着将“无废城市”建设与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有机融合的好做法、好模式。
制度体系建设基础夯实
自2019年5月全国“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正式启动以来,“无废城市”建设试点部际协调小组18个成员单位、“11+5”试点城市及地区扎实推进“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准发布8项“无废城市”建设相关国家标准;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部门安排中央资金4.4亿元,支持试点地区24个畜牧大县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国家开发银行支持徐州循环产业园项目45.7亿元和雄安垃圾处理中心项目23.5亿元落地……
“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部际协调小组成员单位聚焦塑料污染防治、医疗废物处置设施补短板、生活垃圾分类、危险废物运输等,从政策、技术和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助力“无废城市”建设。同时,组建“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咨询专家委员会,成立7个技术帮扶工作组和10个专题研究组,做好对口帮扶城市技术指导和专题研究工作。
高位推进,压实了建设试点工作责任,使得地方党委、政府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11+5”试点城市和地区均成立了以党委、政府负责人为组长的“无废城市”建设试点领导小组,有些城市成立了以书记和市长任双组长的领导小组。
“11+5”试点城市和地区编制完成高水准实施方案,共安排任务945项、工程项目514项,涉及资金1000亿元以上。为保障方案落地,大多数试点城市建立了试点工作落实机制和考核机制,细化责任清单、任务清单和项目清单,充分调动相关部门和各地的积极性。
试点工作阶段性成果丰硕
绍兴市柯桥区的中国轻纺城是浙江改革开放的“金名片”。近年来,柯桥区强势推进集聚提升,截至目前,这个区的印染企业已经由原来的200多家整合成108家,全部落户印染产业集聚区。68个循环化改造重点项目的完成,大大提升了绍兴市印染化工行业的绿色化水平。
“聚集搬迁的过程就是转型升级的过程,由于采用了新工艺、新设备,各类固废得到大幅度削减。”对此,绍兴市委书记马卫光的理解是,“无废城市”试点的建设,在融入城市发展战略的同时,也推动了绍兴市经济社会整体升级。
绍兴、深圳、包头等这些以工业为主导产业的试点城市,将工业固体废物利用处置与推动工业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充分融合,助推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工业绿色制造水平,同时加快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为推动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零增长探索路径。包头市研究制定地方技术规范,探索利用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开展废弃矿山生态环境治理修复;铜陵市在打造铜产业链和磷产业链的同时,探索废石和尾矿回填采空区,实现“无废”开采。
农业大市徐州市把打造“无废农业”作为“无废城市”建设试点中的重要一环。徐州市农业农村局秸秆综合利用办公室主任邱淮海介绍说,徐州市将秸秆收储利用体系建设与农村土地流转、新农村规划建设、农村产业经济发展充分融合,保障了设施用地,初步实现政府补贴下市场化运行。
坐落在徐州睢宁县官山镇的江苏众友兴和菌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大型工厂化双孢菇种植企业,年产双孢菇两万吨。而培养一簇簇雪白双孢菇的基料却是一卷卷秸秆。
数据显示,仅菌类种植这一项,每年就能消化小麦秸秆6万吨,实现产值3亿元,带动官山镇24个村。而培养完双孢菇的废菌渣被送往江苏思威博生物科技公司,与当地畜禽养殖场的动物粪便一起进行处理。
徐州、许昌、威海等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试点城市,将主要农业废弃物全量利用与美丽乡村建设、现代农业模式建设充分融合。许昌市积极推广农牧结合生态养殖模式,初步形成“畜禽粪污—有机肥—农田”生态化循环发展链条。
谈起“无废城市”试点建设一年多来的感受,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固体处处长吕俊强最想说的是,固体废物监管水平提升了,风险防控能力增强了。他介绍说,重庆市以修订生态环境管理责任规定为契机,进一步明确部门职责边界,打通环评审批、排污许可、经营许可、监管执法等壁垒,健全跨区域、跨部门固体废物联防联控机制。
打破管理壁垒,不仅体现在工作内容上,还体现在管理区域内。针对危险废物跨区域管控需求,重庆市与四川省建立危险废物跨省转移“白名单”合作机制和联合执法机制;制定一系列技术规范或管理指南,填补了全国页岩气开采行业危废填埋场运营、封场等方面的技术空白。
过去的一年多,“11+5”试点城市及地区从制度、技术、市场、监管等4方面发力,使固废综合管理四大体系建设稳步推进。
“无废城市”建设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无废城市’理念与绍兴发展需求不谋而合,与绍兴整体发展思路和战略布局高度契合。”绍兴市委书记马卫光的这句话让与会代表看到了绍兴高位推进试点工作的源动力。
绍兴市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废旧农膜回收和无害化处置工作的指导意见》是浙江省全省首创;《绍兴市工程渣土(泥浆)处置管理办法》被称为史上最严的处置办法。
与绍兴市一样,一年多来,试点城市和地区将“无废城市”建设与高质量发展、推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有机融合,形成改革试点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与会代表在发言和讨论中都传达着一个相同的认识:无论是从补齐城市固体废物利用处置设施短板、提升监管能力、防范环境风险的现实需求来看,还是从优化工业绿色生产、推行农业绿色生产、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发展角度来看,“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均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有机统一的,只是切入点和维度不同而已。
“高点定位,全域推进。”浙江省副省长陈奕君对浙江省在全域范围内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给出了权威解读:将全域“无废城市”建设作为巩固提升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突破口,与践行新发展理念、推进高质量发展结合起来,与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结合起来,将各项目标任务纳入“美丽浙江”建设工作考核和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范围,与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评价相挂钩,确保落地落实。
“浙江省在全域推进‘无废城市’建设,这是对国家‘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的深化和拓展。”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试点工作日益发挥出辐射带动作用,呈现由点到面的良好态势。除了浙江,重庆市今年同步新启动9个市辖区试点,明年扩展到全市,并与四川省共同推进“成渝经济圈无废城市建设”,助力成渝经济圈高质量发展。广东省东莞市,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河南省兰考市、三门峡市,甘肃省兰州新区等多个城市和地区正在自主对标,开展“无废城市”建设。
“从8月份工作调度情况来看,部分城市试点任务进展滞后。”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对于当前建设试点工作也有着清醒的认识。“当前处于爬坡过坎最吃紧的关键阶段,扎实推动试点工作急需增定力、找方向、寻路径、求答案。”
据了解,目前,相关部门和“11+5”试点城市及地区正抓紧提炼试点阶段性成果,为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无废城市”建设示范模式。
“无废城市”建设试点部际协调小组相关负责人对各试点城市提出要求:“要把试点工作解决了哪些难点、痛点、堵点,在重点领域形成了哪些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和路径说清楚,要把消除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梗阻以及政策性创新方面取得的改革成果突出出来,要把加强系统集成、系统增效的成果突出出来,要把提升相关行业企业和民众获得感突出出来。”
原标题:保持定力 锁定目标 让“无废城市”建设助力高质量发展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