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垃圾分类在西海岸新区的实施,许多市民会有这样的疑问:分好的垃圾最终去了哪里?又是如何处理的?垃圾分类到底有没有白费力气?近日,记者带着疑问探访了西海岸新区垃圾处理的“末端神经”——西海岸新区静脉产业园,为市民解答困惑。细致入微|餐厨及厨余垃圾单独处理近日,记者走进了位于胶南街

首页> 垃圾发电> 运维增效> 报道> 正文

分好类的垃圾都去哪了?探访青岛西海岸垃圾分类处理末端的静脉产业园

2020-08-20 13:38 来源: 西海岸报 作者: 张静

随着垃圾分类在西海岸新区的实施,许多市民会有这样的疑问:分好的垃圾最终去了哪里?又是如何处理的?垃圾分类到底有没有白费力气?近日,记者带着疑问探访了西海岸新区垃圾处理的“末端神经”——西海岸新区静脉产业园,为市民解答困惑。

细致入微 | 餐厨及厨余垃圾单独处理

近日,记者走进了位于胶南街道办事处孟家洼子村村西的静脉产业园。“静脉产业园占地734亩,给水泵站1亩,发电并网4亩;园区采用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经济模式,包括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工程、工程、园区污水处理工程、配套固化飞灰填埋场、炉渣综合利用工程等。”康恒环保能源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工作人员王雪介绍说。

绕厂区转了一圈后,记者大体了解了垃圾再生利用的整个过程。西海岸的餐厨垃圾以及生活垃圾中的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均在静脉产业园进行处理。餐厨垃圾是指各酒店、餐馆等产生的剩菜剩饭等。

原来,来自市区的生活垃圾运输车经地磅自动称重后由栈桥进入卸料大厅,垃圾车在垃圾吊控制室统一指挥下,将垃圾通过指定卸料门卸入垃圾仓内;垃圾先在垃圾仓内堆放5-7天左右进行脱水发酵,再由垃圾抓斗抓入到焚烧炉内进行焚烧;垃圾焚烧产生的热量通过余热锅炉收集变为水蒸气,带动汽轮发电机组发电,电量除供本厂使用外,大部分并入华东电网;垃圾焚烧产生的炉渣经除铁后可以资源化利用;烟气净化系统过滤的飞灰经固化/稳定化处理后运填埋场专区填埋处置;经过净化后排放的烟气指标,远优于2010欧盟标准和2014国家标准;垃圾渗沥液由厂内渗沥液处理站深度处理后回用,达到“零排放”。

“这个生活垃圾仓长90米,宽28米,最多可容纳3.2万吨垃圾。”王雪告诉记者,垃圾在进入焚烧炉前,要先存放几天发酵脱水,“水分越少,越容易烧着。”据介绍,餐厨垃圾与生活垃圾中的厨余垃圾含水量较高,发酵时间长,需单独处理。因此,如果市民做好生活垃圾分类,那么末端处理效率也会有所提高。

变废为宝 | 垃圾焚烧每年发电3.7亿度

在参观过程中,令记者印象最深的就是整个厂区的核心部位——中控室,厂区自动化水平非常高,在中控室可实现全方面监控。

“在控制室内,我们运行值班员可以对全厂设备进行启停,确保安全生产,同时保证烟气排放达标,让各个环节尽在掌握。”生产运行部经理杜林水告诉记者,垃圾焚烧产生的热能通过蒸汽转化成机械能,使汽轮发电机的叶片转动切割磁场进而产生电能,“一吨垃圾可产生300多度电,按照每人每天产生1公斤垃圾,一个三口之家一天生产的垃圾可产生大约一度电。”

目前,日处理西海岸生活垃圾规模2250吨,园区年定发电上网量3.7亿度左右,若每户家庭每年用电2000度,可供10万户家庭一年的使用。

垃圾焚烧,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吗?为什么没在园区内看到排放的烟雾?记者忍不住发问。“我们采取了先进的7步法烟气处理工艺,”杜林水解释说,“在烟囱排放口安装了自动监测设备,对排放指标进行实时监控,同时数据会实时传输到环保监督部门及厂外大屏,随时接受公众监督。”

互动科普 | 沉浸式体验培养分类习惯

“这里是垃圾分类科教区,在这里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垃圾分类及焚烧发电的相关知识。”王雪带记者参观时,特意提到了正在建设的区域。

虽然该区域的设施还未全部到位,但记者已经可以看到该区域涉及的保卫地球秀、小小工作员体验装置、书架、知视角、语音智能答题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科普知识互动桌等环节的初始模样。

“保卫地球秀即通过投影的方式进行环保知识介绍,其他的互动则是通过富有趣味性的沉浸式体验,让市民快速学习垃圾分类的知识。”王雪告诉记者,后期科教区将作为垃圾分类的教育实验基地,不仅可以让市民亲眼看到自己分类好的垃圾得到妥善的处理,激发分类的动力,也可以展示垃圾分类处理成果,培养市民积极参与分类的习惯。

由此可见,做好垃圾分类的前端分类关系到终端处理的成效,前端分类、末端处理一个都不能少,唯有齐头并进,才能推动垃圾分类工作更好地展开。

西海岸部分生活垃圾与餐厨垃圾均在静脉产业园进行处理。

静脉产业园内的中控室可对园区进行全方面监控。

生活垃圾运输车经过该栈桥进入卸料大厅。

在科教区,市民可体验垃圾抓斗操作。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