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是全国第一个以省政府名义部署开展全域“无废城市”建设的省份。伴随着一个个固废处置项目的落地,一座座循环产业园的崛起,一个个“无废细胞”的创建,浙江省再次按下全域“无废城市”建设的加速键,推动全域无废的理想愿景成为现实。
绘就蓝图打造“浙江模式”
浙江省副省长陈奕君日前在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视频会议上强调,全域“无废城市”建设作为美丽浙江建设的重要抓手,是展示窗口担当、体现先行示范的具体行动,是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是优化生态环境、回应人民群众期盼的关键举措,要铆足实干之劲,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强化落实之功,确保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落地见效。
《浙江省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明确,到2023年底,全省所有设区市和半数县(市、区)建成“无废城市”,基本实现产废无增长、资源无浪费、设施无缺口、监管无盲区、固废无倾倒等八大目标。蓝图已经绘就,如何发挥特色优势,打造全域无废的“浙江模式”?
根据部署,全省将强化不产废、少产废的鲜明导向,重点实行从源头到末端的全过程、系统性、集成化治理,推动各类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进一步改善全省生态环境,不断增进人民群众获得感。
一场轰轰烈烈的垃圾分类革命,彻底改变了浙江城乡人居环境面貌,而源头的“减肥瘦身”和“精分细拣”,正是解决固废问题的根本出路。
聚焦集约减量和精准分类,浙江省将积极倡导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加大清洁循环技术改造力度,不断完善制度规范和操作方式,让老百姓分得明白、分得方便、分得自觉。同时,推动分类理念、分类方法向工业固体废物、建筑垃圾、农业废弃物、危险废物等领域延伸,做到精准精细、应分尽分。
各地治废模式方兴未艾
在固废处置工作上,浙江省也拉开了一道更细密的网,各地治废模式创新方兴未艾。在绍兴上虞区,“漂泊流浪”的农药废弃包装物通过“统一回收、集中处置”找到了“家”,实现回收率和处置率100%;金华永康市工业固废“精准化源头分类、专业化二次分拣、智能化高效清运、最大化资源利用、集中化统一处置”的“五步法”工作模式,实现了固废价值的最大化。
“变废为宝是循环经济的内在要求和‘无废城市’的重要内涵。我们要综合施策,把回收利用这篇文章做深做透,努力做出实效、做出特色。”陈奕君表示。
围绕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农业废弃物、危险废物五大类固废“怎么收”,浙江省制定了具体举措和目标,要求充分运用“互联网+”等信息化手段,调动部门和物业、物流等资源,促进线上平台与线下实体相结合,促进专业力量与社会力量相整合,科学设置回收网点、中转站、分拣中心和交易市场,建立多元化回收网络。
“无废”,不止于对生态的加持,更是要通过固体废物治理的标准引领、服务助推、监管倒逼,打破拖累转型升级的“坛坛罐罐”,为高质量发展腾出环境容量和空间资源。围绕“怎么用”,浙江省以“吃干榨尽”为目标,强化综合利用,深入推进资源循环利用城市和基地建设,促进固体废物资源利用园区化、规模化和产业化。全省还将着力培育一批规模大、效益好、装备优、网络全的回收利用龙头骨干企业,全面提升回收利用市场的专业化、规范化水平,抓好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技术攻关和产品标准体系建设,着力破解出路难问题。
打造全闭环监管链
破局“垃圾围城”困境,要控也要管。打造全闭环监管链,浙江有何攻坚之道?全省将加强对固体废物物流和资金流的管理,杜绝不法“带路党”和“中间商”。此外,还将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牵引,依托政府数字化转型成果,着力打造链接各部门、贯通省市县、覆盖收运处的监管“一张网”,确保无缝衔接、全程留痕、处置迅速,健全固体废物污染问题发现机制,做到有案必侦破、露头必狠打、违法必严惩,实现闭环监管智能化、常态化。
“全域‘无废城市’建设涉及面广、综合性强,关联生产生活,涉及千家万户,总体上又处于探索阶段,加强各方面支撑保障尤为关键。”陈奕君指出。
对此,浙江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快建立政府引导、市场推动、社会参与的投融资机制,探索创新固体废物处置生态补偿等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化资金和第三方力量的作用,为全域无废保驾护航。同时,强化宣传引导,全力抓好“无废细胞”建设,积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强化主体意识,推动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原标题:精分细拣从源头减量 吃干榨尽搞综合利用浙江按下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加速键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