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再生资源回收试点成效明显
7月5日,2020年全国节能宣传周收官。安徽省围绕“绿水青山,节能增效”主题,在全社会营造节能降碳的浓厚氛围。记者从省发改委举办的安徽省“十三五”节能增效线下成果展上获悉,近年来,合肥再生资源回收试点成效明显;目前全省单位GDP能耗已提前完成“十三五”目标任务。
2010年,合肥市首次被列入财政部、商务部26个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试点城市之一。近年来,以此为代表,合肥市节能工作成效明显。2019年,全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983万平方米,占新建民用建筑竣工面积比例达到60.3%。目前,全市已公示了四批公共建筑能效提升重点城市改造项目,共计48个、157.5万平方米。
2019年,合肥市兑现了国投安徽城市资源循环利用有限公司报废汽车入园集中处理项目事后奖补资金100万元;滨湖新区(核心区)区域供冷供热项目建成后,将为核心区约300万平方米用户提供优质高效供冷供热服务。
近年来,合肥市还大力发展绿色交通,目前现有燃气车辆3.3万余辆,基本覆盖出租车行业和公交系统。同时,全市已经开通运营了3条轨道交通线路,疫情以来单日最高客流已超70万人次。
省发改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处相关人士介绍,目前,全省已经基本形成了合肥、马鞍山、黄山等三个国家级再生资源体系建设试点城市,以及安庆、滁州、宣城、阜阳、马鞍山等5个区域性大型回收利用基地为依托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
全省已经建成国家级绿色商场6家
空闲的时候,去大商场“逛逛逛买买买吃吃吃”,已经成为不少人的生活方式。购物环境赏心悦目,光照热量控制得恰到好处,绿色产品和服务的比例不断增加……时常逛街的你,是否发现家门口的商场正悄然“变绿”。
“这和全省大力开展的绿色商场创建工作密切相关。”省发改委相关人士介绍,绿色商场是集绿色产品销售、绿色技术应用、废弃物回收于一体的商贸零售企业。淮南环球港购物中心成功创建国家“绿色商场”,成为2019年安徽省唯一创建成功的购物中心。
而最新的统计显示,目前,全省共有国家级绿色商场6家、国家钻级酒店122家、中国绿色饭店(含国家绿色餐饮企业)85家。
公共机构人均能耗下降3.1%
设立电表分户;将办公室所有室内照明换成LED灯;将院内公共区域路灯全部更换为太阳能路灯;在各个楼层设置时控节能开水炉;在大楼顶部建100平米光伏发电站;将雨水回收,用于绿地喷灌……作为全省第二批节约型公共机构创建单位,蚌埠市蚌山区区直机关事务管理中心已成为节约能效的领跑者。
去年,各级公共机构投入了5729万元,实施既有建筑围护结构改造44.32万平方米,空调通风系统节能改造46万平方米,数据中心技能改造项目6.65万平方米,建设太阳能项目84个、光伏项目228个,淘汰燃煤锅炉206台。
“一系列的实在举措,带来的变化也显而易见。”上述人士向记者透露,2019年,全省各级公共机构实现了人均能耗下降3.1%,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下降2.9%,人均水耗下降3.7%的目标任务。
全省单位GDP能耗下降提前完成目标
省能源集团投运了11家垃圾焚烧发电企业,污染物排放均已符合最新标准;淮北矿业集团推行矿井水综合利用,减少10.8万吨煤炭消耗;淮河能源控股集团,年减少用电量5.27亿度,年处理和循环利用矿井水1410万吨……省发改委相关人士表示,省属企业在节能方面,成果亮眼。
“十三五”以来,全省能耗“双控”获得积极成效,在国家“双控”目标责任评价考核中,连续四年获得优秀等级,被国家通报表扬。2016年到2019年,安徽省单位GDP能耗累计降低17.66%,提前完成了国家下达的“十三五”期间降低16%的目标任务。2016~2019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19.3%,提前一年实现“十三五”下降18%的预期目标。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