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是什么?是“新时尚”,是“新日常”,是从源头投放到中端收运再到末端处置,每一流程都打起12分的认真。
科技又是什么?是一分高冷,三分快捷,七分智能,十分便民。
当垃圾分类从“加分项”变成“必答题”,层出不穷的新技术已成为破题法宝,更是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必杀技”。
一年前,上海垃圾分类在全国率先“开跑”之后,绿化市容部门上线的“生活垃圾怎么分”小程序呈“井喷”之势,提供近3000万次查询服务。还有模拟分类回收游戏,VR技术赋予全景性、沉浸式体验,让年轻一代“上头”,成为“新时尚”的主力军。此外,还有智能垃圾桶、智能收运车、智能回收箱、智能终端处理流程……很多不觉明厉的新硬件、新软件、新工艺,顺势而为地涌进“垃圾分类+科技”的一箩筐中。
5G助力,垃圾房装上“智能大脑”
区区一间垃圾房,能改造出什么花样?
虹口保定路上的云舫小区,前不久完成垃圾箱房的智能化升级,在指定时间,居民前来分类投放,箱门自动感应打开,非常方便。
工作人员介绍,小区建于1988年,箱房所在位置原是小区管道垃圾井,环境脏乱。街道因地制宜进行改造,并加装了地磅称重、满溢提醒、异味感知等十余个传感器,借助北外滩覆盖的5G网络,可实时对箱房进行智慧管理。
垃圾箱房内,一台热水器状装置就是“智慧大脑”。垃圾桶底部配有高精度地磅,能够有效记录并上传居民每次投放的垃圾重量,“智慧大脑”对每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投放人数、频率、投放总量等信息一目了然。这些数据能帮助管理人员了解小区居民的投放习惯,从而进行个性化调整。另外,每个投口设有满溢传感器,在垃圾桶投递到设定值后,会悄悄地在专门的APP上向管理人员打小报告,避免爆桶发生。
这个智能垃圾房拥有嗅觉灵敏的鼻子——温湿度及气体传感体,可根据设定的阀值和预置的换气系统,与空气除臭系统进行联动,保证垃圾房内空气的清洁度。在垃圾房外的窨井盖下,还藏着一台油水分离器,确保废水不外溢,用实力为垃圾房正名。
眼下,全市2.1万余个分类投放点完成规范化改造。在源头上,今年将进一步探索"科技+管理"的模式,推进垃圾投放点加装智能监控设备、建立可追溯信息化系统等方式,对源头分类行为进行无死角监管。
垃圾去哪了?来看它的“数字生命”
转运环节上,上海提出要着力完善全程分类体系。在生活固废集装转运徐浦基地,平均每天有3000吨生活垃圾,从这里经过黄浦江、大治河运抵老港基地末端处理。一排排白色的集装箱层层堆叠,形成一道独特的“垃圾箱墙”。徐浦基地使用的垃圾品质识别系统和全程分类信息平台,让精细化管控有了抓手和底气。
随着垃圾收运车陆续驶入卸料大厅,一旁的指挥中心内,通过后台的垃圾品质识别系统可对垃圾分类情况实现人工智能判认。据了解,这套系统主要在源头车载收运和泊位中转两个环节应用,对垃圾进行实时图像采集、智能分析,实现自动判定干垃圾含水率、湿垃圾含杂率,尤其对湿垃圾中的塑料袋、瓶子、饭盒等典型夹杂物实现了自动判别。一旦发现问题后,徐浦基地通过全程分类信息平台进行追溯,准确找出问题来源,以此倒逼源头进一步做好垃圾分类。
该平台自2018年底建成投用,用真实数据实时绘制申城垃圾物流走向图,实现数字化、可视化监控,赋予生活垃圾“数字生命”。具体来说,垃圾产生的时间,从哪个辖区来的,哪辆车清运的,装进了哪个集装箱,运到哪里处置,全部一清二楚。目前,该平台已接入全市16个区的生活垃圾数据,大大提升了分类实效。在智能化监管之前,干湿垃圾比例是在9比1,现在已经“逆袭”到6比4左右,这恰恰说明更多湿垃圾从干垃圾里分出来了,分类精度大幅跃升。
湿垃圾变身生物柴油
“一分到底”的归宿是末端处置。一片纸屑、一杯奶茶、一顿小龙虾夜宵等生活垃圾能否变成资源,都有赖于技术创新。
位于老港镇的生物能源再利用中心是上海规模最大的湿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这里每天湿垃圾的处理规模达1000吨,其中餐饮垃圾400吨,厨余垃圾600吨,主要服务于上海中心城区。
除了高效率,智能化方面也是技能点满满。据副经理张伟涛介绍,该中心在预处理阶段对餐饮垃圾与厨余垃圾中的油脂进行最大限度提取,提取出的粗油脂纯度可达97%以上,经过加工后可制作成生物柴油。
该中心在国内率先引进干式厌氧发酵产沼气技术,采用餐饮和厨余协同厌氧消化,使有机质能更充分地厌氧发酵,并生成更多的沼气、少量的沼液和沼渣。沼气可用来锅炉供热、发电上网,年总发电量可以超过2400万度。另外,沼液通过基地内的渗沥液处理厂协同处理,沼渣脱水干化后送往基地内的能源中心进一步焚烧发电,以最大限度实现资源回收利用。
原标题:垃圾分类,层出不穷的新技术让人上头、开眼、动心!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