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南山区污水治理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具体实践。南山区在促进治水提质方面开展雨污分流、补水增容和驳岸生态改造等工程的综合治理,打造了南山污水治理样板,实现从污水横流到鸟飞鱼跃的蝶变。深圳市南山区作为一个经济大区,占地面积187.47平方千米,常住人口达154.58万人,

首页> 水处理> 黑臭水体> 评论> 正文

深圳南山治水进入3.0时代

2020-06-21 10:19 来源: 小康杂志 作者: 王际娣

深圳市南山区污水治理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具体实践。南山区在促进治水提质方面开展雨污分流、补水增容和驳岸生态改造等工程的综合治理,打造了南山污水治理样板,实现从污水横流到鸟飞鱼跃的蝶变。

深圳市南山区作为一个经济大区,占地面积187.47平方千米,常住人口达154.58万人,在高密度人口的生产生活下,数十条河流河道淤泥堆积,臭气熏天。然而,这样的局面在2019年实现“逆袭”。

在南山区众多河流的治理中,大沙河流域的治理堪称典范。发源于羊台山的大沙河,干流长13.7公里,流经长岭陂村、福光村、塘朗村、平山村等村落,流域面积92.99平方千米,是贯穿南山全境的唯一一条大河,被南山人称为“母亲河”。

2007年以来,南山先后开展防洪达标整治、雨污分流改造、景观提升等工作,还建立起了深圳首个护河特色U站——“沙河尚”护河志愿服务站,区域水环境和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如今的大沙河流水静谧、苇穗飘扬、飞鸟暂歇,一幅“水城人”共融共生“美丽画卷”在南山中心城区铺就。

三次“迭代升级”迎来治水3.0时代

过去,随着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及人口快速增加,大沙河上游防洪不达标、下游驳岸不生态、入河污染负荷重、感潮河段治理难等河流污染问题长期存在,大沙河从市民“趋之清流”变“避之臭河”。“2011年之前,大沙河两岸偷排污水、偷倒泥渣的现象特别严重,河面上的垃圾、漂浮物非常多。”具体负责大沙河河道巡查、水面保洁工作的戴甲力回忆说,2011年后,这些现象没有了,但河水味道还很大,说“掩鼻而过”一点也不夸张。

今日南山鸟飞鱼跃,碧水清波的景象来之不易。说到南山治水的历程,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二十多年来三次“迭代升级”。由1.0时代的防洪达标治理;到2.0时代的消除河道黑臭、实现水清岸绿;再到3.0时代的“源头减污、管理控污、末端治污”全流域系统治水模式,分期分段达成目标。同时,南山区也深谙“三分靠治,七分靠管”的治水之道,打造了南山治水提质样板。

以管代治打造治水提质南山样本

近年来,南山区深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细化分工,管治结合。市区联动,协同推进大沙河建设,市水务局负责河道综合整治和日常运维,南山区负责岸上源头正本清源和景观长廊打造,多措并举开始了大沙河治水提质工作。探索走出一条生态、生活、生产“三生融合”治水道路,铺就一幅“水城人”融合共生优美画卷。

南山区举全区之力,2016年启动治水提质大会战以来,先后投入60亿元全力推进水污染治理,力度空前、成效显著,全区水环境质量改善明显。据了解,自2016年初起,南山区陆续启动建成区5条黑臭水体治理研究,与国家“水十条”要求各地开展黑臭水体治理时间同步。

要治污,南山区首先在“源头减污”上下功夫。雨污不分是大沙河水污染主因、也是治理难点,南山区通过纠正错接雨污排水管、加装天面雨水管等措施,防止污水混进雨水管道。大沙河流域共有小区744个,全面实施排水管理进小区,全面提升排水管渠运行管理水平。

其次抓牢涉水污染管控,规范排水管理。大沙河流域有3600余家涉水经营户、10个在建施工项目。南山区组织力量进一步加强涉水污染源的排查,实行一户一档建档工作,实现全方位日常监管,确保各排水户规范排水;针对在建工地,逐一督促落实水土保持措施整改。

此外,南山区还建立了乱排乱倒污水的管控机制,全区推行实施河长制,设立区、街道、社区三级河长,将政府与市民力量相融合,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营造全民爱水护水氛围。同时,加强宣传、加大执法力度,严抓严处。

2019年,南山区另辟蹊径新开挖丽水河、燕清溪。借助该巧妙举措,而由此经处理后成为大沙河“源头活水”,水库也形成了“铁桶式”保护。

经过综合整治及雨污分流等系统治理,流域内744个小区已于2018年6月底全部实现雨污分流,河流水质显著提升。2019年以来,大沙河整体达到地表水V类标准或以上,提前一年达到水环境功能区划要求。

2019年11月,南山区被生态环境部公布了第三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至此,南山区成为广东省唯一上榜单位,同时也是全国唯一上榜的产业高度集聚城市中心区。

“三生融合” 铺就融合共生画卷

近年来,南山区在治水提质方面深耕细作,致力打造大沙河生态长廊,同时,根据河道两岸的不同特点,上、中、下游分为学院之道、城市森林、活力水岸三个区段。“我们在河岸的硬质化护砌上覆盖新土、种植花草,让岸堤变得更美观,而不是简单生硬的水泥。”深圳市水务工程建设管理中心大沙河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负责人朱文超表示。同时,河道泥沙堆积地带,会自然生长一些植被,对此河道养护人员没有选择清除,只是定期清理枯枝烂叶,让河道保留原生态。

“在生态环境提升过程中,政府大力推动,社区居民、企业、学校、媒体等社会力量参与,从上到下,从内到外,共同推动,形成了一股合力。”生态环保行业相关专家认为,经过不断摸索、创新,南山治水已逐渐建立一套成熟、高效的运作机制,打造了治水提质南山样本。

数十条河流水质由“黑”变“清”重塑了城市与河流生态和谐关系,水生态城市功能价值进一步凸显,促进南山城区生态、生活、生产,“三生融合”发展。

仅仅三年多前,很多河段还是人人过而掩鼻的“臭河”。但大沙河、后海河、深圳湾等南山辖区内的河流海湾今如鱼翔浅底,碧水清波。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