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上海正朝着“回收利用率更高、填埋比重最低”的方向不断努力。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2017年上海市垃圾焚烧比重显著提高,垃圾填埋略有下降,相比于2011年的8.41%焚烧比重,2017年已经提高到48.55%。2019年7月,上海老港再生能源利用中心二期正式启用,新增焚烧处理能力6000吨/日,垃圾填埋比重有望进一步降低。
2000年,我国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南京、厦门、桂林八个城市作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试点城市,2019年开启了新一轮的垃圾分类工作。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9部门印发《关于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规划,2019年起,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到2020年底46个重点城市将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2025年底前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将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2019年,上海的垃圾分类引发了全国人民的极大关注,那上海垃圾分类的发展现状如何呢?
行业发展阶段
试点阶段:1995-1998,第一个居民区开始启动垃圾分类试点,随后全市范围开展了废电池、废玻璃的专项分类回收;
推广阶段:1999-2006,垃圾分类工作被纳入上海市环保三年行动计划,首批100个小区启动垃圾分类试点,并成为中国8个垃圾分类试点城市之一;
调整阶段:2007-2013,逐步推行垃圾四分类、五分类新方式,1080个小区启动垃圾分类试点;
实施阶段:2014以后,开始制定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相关方案,并于2019年开始实行强制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发展现状
上海市垃圾管理工作由市政府领导,建立生活垃圾管理工作综合协调机制,统筹协调生活垃圾管理工作,各部门进行指导、监督。区政府负责所辖区域内生活垃圾管理工作。
根据《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规定》生活垃圾分为四类: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干垃圾,个人和单位应对垃圾进行分类投放,并逐步推行定时定点分类投放制度。垃圾收集、运输单位对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实行定期或预约收集;对湿垃圾实行每日定时收集、运输;对干垃圾实行定期收集、运输。
目前上海市垃圾无害化处理达到100%,且垃圾焚烧无害化处理的比重越来越高。上海市进行了一系列的湿垃圾处理体系建设,截至2019年5月底,上海市湿垃圾产能已基本匹配产量,且有多项指标完成度超过了《上海市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建设行动计划》中所定的目标。
上海土地资源稀缺,以填埋为主的垃圾处理方式难以为继,目前上海正朝着“回收利用率更高、填埋比重最低”的方向不断努力。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2017年上海市垃圾焚烧比重显著提高,垃圾填埋略有下降,相比于2011年的8.41%焚烧比重,2017年已经提高到48.55%。2019年7月,上海老港再生能源利用中心二期正式启用,新增焚烧处理能力6000吨/日,垃圾填埋比重有望进一步降低。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