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中国医疗废物(包括医疗废水和医疗垃圾)的情况如何?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中国医疗废物(包括医疗废水和医疗垃圾)日处置量最高时达到3200多吨,而疫情发生初期日处置量只有2000多吨;武汉市医疗废物由日均40吨增加到最高时的日均240吨。对于医疗废物处置,生态环境部明确要求必

首页> 固废处理> 危险废物> 评论> 正文

实现医疗废物处置两个“100%”!

2020-03-23 14:52 来源: 世界环境 作者: 惠婕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中国医疗废物(包括医疗废水和医疗垃圾)的情况如何?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中国医疗废物(包括医疗废水和医疗垃圾)日处置量最高时达到3200多吨,而疫情发生初期日处置量只有2000多吨;武汉市医疗废物由日均40吨增加到最高时的日均240吨。

对于医疗废物处置,生态环境部明确要求必须实现两个“100%”,即全国所有医疗机构及设施环境监管与服务100%全覆盖;医疗废物、医疗污水及时有效收集转运和处理处置100%全落实。

生态环境部门组织全面排查

2月6日,生态环境部召开全国生态环境系统视频会议,将疫情防控工作直接部署安排至县级生态环境部门。

疫情暴发后,生态环境部门累计出动32万人次、采用“一竿子插到底”的方式部署实施全国疫情期间的医疗废水、医疗废物的监管。

生态环境执法队伍也一直奋战在一线。以湖北省为例,截至3月8日,累计出动生态环境执法人员47913人次,检查定点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处置单位、医疗废水处理单位等25124家次。在派出执法人员持续到市一级现场监管的同时,生态环境部还先后与40多个城市视频联线,国家、省、市、专家三级四方会商解决存在的问题。生态环境部组织开展全面排查,对排查发现的问题,实行拉单挂账、督促整改,其中武汉市每3天一轮全覆盖排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医疗废物处理能力大大提升!

医疗废物日处置量由疫情初期的2000多吨增加到最高时的3200多吨,医疗废物基本上能够得到及时处置。生态环境部指导帮助湖北省尤其是武汉市采取措施,快速提高处置能力,湖北省的能力增加了2.7倍,武汉市的能力增加了4.3倍。截至3月2日,武汉市前期积存的192吨医疗废物全部清运处置完毕。从3月2日开始,武汉市已经连续实现医疗废物当日收集,当日处理,也就是日产日清。武汉市的医疗污水处理情况总体平稳。“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在建设过程中就已经配套了污水处理设施,并安装在线监控设施”,生态环境部应急办主任赵群英介绍说。

3月7日当天,湖北省收集390.4吨医疗废物,处置390.9吨(含处置库存0.5吨)。武汉市产生206.5吨医疗废物,当日全部收运处置。全国358个城市共有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487家,实际处置能力为6022.0吨/天,较1月20日前的4902.8吨/天增加应急处置能力1119.2吨/天,增加了23%,处置能力基本满足医疗废物处置的需要。如3月7日,全国共收集医疗废物3198.7吨,实际集中处置3249.9吨,平均运行负荷率为54.0%,涉疫情医疗废物基本“日产日清”。

消毒剂会不会对饮用水安全造成影响?

生态环境部及时回应群众关切,要求地方在饮用水水源地常规监测指标基础上,增加余氯、生物毒性两项疫情特征指标,确保群众饮水安全。同时要求在开展定点医疗机构和相关污水处理设施监督性监测时,以余氯指标替代粪大肠菌群指标,在满足监测时效性的同时,科学评估消毒效果。生态环境部门累计对11474个饮用水水源地开展监测,未发现受疫情防控影响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情况。1562个饮用水水源地开展了余氯监测,受疫情防控开展的消杀工作等影响,47个饮用水水源地余氯有检出,但浓度均低于自来水厂出水标准(0.3mg/L),其他饮用水水源地余氯均未检出。湖北省对125个水源地开展监测,水质均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武汉市19个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均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