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晚,碧水源发布公告称:
公司股东刘振国、陈亦力及周念云正在筹划表决权委托事宜,拟将合计约占公司总股本13.40%的股份表决权委托给公司股东中国城乡;同时公司拟向中国城乡非公开发行股份。上述事项可能涉及公司控制权变更。
公司股票自3月6日开市起停牌。
中国城乡是中国交建子公司,一旦委托通过,碧水源将成为继东方园林、铁汉生态后又一卖身国资的环保企业。
是什么让这家龙头水处理企业债务累累?又是什么让诸多环保企业纷纷卖身国资?故事,要从新世纪初说起。
2001年,碧水源由一批留学归国人员创立,从企业名称就不难看出创始团队的愿景——成为一家水处理的环保企业。凭借着海外背景与经验,碧水源创立之初打出了“技术”招牌,这在新世纪初的中国是非常罕见的。
得益于技术的“金字招牌”,作为初创企业的碧水源能够基于国外成熟技术与应用进行研发,并于2002年获国家创新资金立项、中标国家大剧院水处理工程,获得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或许是赶上了时代发展的契机,在创立仅两年后,碧水源就迎来了世纪性的机遇——完成我国关于膜生物反应器的技术标准,并颁布执行。也正是参与技术标准的修编,让碧水源一跃成为行业龙头,开始进行技术+生产一体化的模式。
在污水处理领域开始尝试膜处理技术后,作为标准制定者的碧水源自然得到了商机,并成立了自己的生产基地。随后,在2005年中标了北京密云再生水厂;还成为了2008北京奥运指定水处理技术提供单位。
随着膜处理技术的不断推广,以及奥运供应商带来的光环,碧水源的规模迅速增长,企业架构逐步建立。到了2010年,碧水源于深交所创业板上市,还被授予“国家创新型企业”。
无独有偶,另一家凭借奥运供应商光环大步迈进的东方园林,也于2009年底在在深圳中小板市场上市,也在去年同样卖身国资。在这两家企业上市后,都发生了些什么呢?
实际上,碧水源与东方园林在上市后面临的是中国基建市场的大爆发——在2009年,中国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后,中央出台了“四万亿”投资计划,极大的推动了地方基建项目的发展,给碧水源与东方园林都带来了难得的机会。
这两家企业在面对广阔市场、拥有资本市场的融资便利后选择了同样的模式:带着“资金和技术”参与地方政府项目。
在当时的“四万亿”投资计划中,只有一部分来自中央财政和政策性银行贷款,剩余部分要求地方政府按照计划进行配套投资。这对于地方政府来说自然是无法完成的任务,各种融资建设模式应运而生,地方政府开始大量与企业合作,由企业先行投资、建设、运营,地方财政对项目进行兜底并分期付款。
在无须地方财政出资的情况下,各地政府纷纷超前建设,虽带来了市场的狂欢,但同样埋下了不少隐患。在这一基建潮中,碧水源和各地政府参股成立水务联营、合营企业的商业模式进入当地市场,并以此为平台,发展当地水务市场。
这一模式称为“碧水源模式”,在云南、江苏获得成功后,又积极拓展了西北及华中地区市场;在订单的爆发下,碧水源可谓一时风头无贰,逐渐成为环保板块龙头,股价同样随之走高,在2013年时达到了顶点。
随着时间的流逝,金融危机的影响已平安渡过,然而“四万亿”却带来了经济过热,不仅造成了快速通胀、房地产价格的飙升,还为地方政府带来了沉重的债务负担。此后国家开启了宏观调控,地方项目投资速度快速回落,地方债务问题也引起重视,碧水源的“高增长”神话就此破灭。
在这一轮周期中,东方园林与碧水源的拓展模式非常类似,也同样取得了非常亮眼的成就。在宏观调控后,东方园林深陷地方债务触发的应收账款危机,引发了股价的快速下跌、接近腰斩;碧水源虽然高增长神话破灭,但股价依旧坚挺。
其中的区别就在于碧水源承接的地方污水厂项目每8-10年就需要更换一次膜材料,而核心技术就掌握在碧水源手中,加上污水厂的现金流相对稳定,市场对于碧水源的信心依然很强。
在经历了两年的市场低谷后,一个新的市场转折点到来。在经历了全面深化改革后,中央开始推行地方债制度,并通过地方债对存量政府债务进行置换,降低地方债务的潜在风险;开启了基建的市场化改革,推行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污水处理等基建项目。
更重要的是,在新开启的“十三五”中,环保被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促使了地方环保项目的全面爆发;碧水源同样信心满满,打算继续推进自己的“碧水源模式”。
此时距离碧水源创业,已过去了十余年;碧水源虽然早在2008年就设立了“清华大学——碧水源环境膜技术研发中心”,然而技术始终未有大的进步,依然固守“膜处理”技术。似乎资本市场的成功已经让碧水源忘记了技术企业的立身之本。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在环保全面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大量建造的背景下,碧水源的“膜处理”技术虽好,但运营成本颇为高昂,无法被大中城市之外的地区所接受;水务龙头的技术优势荡然无存。
在2015年的基建周期中,基建项目呈现出了与2009年完全不同的趋势,向中西部地区、农村乡镇地区倾斜;国家推行的“城市化”也改为“新型城镇化”,污水处理项目也逐渐开始覆盖农村地区。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碧水源虽为水务行业龙头,却并未能够大规模获取新项目,即使踊跃尝试PPP等创新模式,拓展市场依然艰难。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转型环保领域的东方园林,在这一周期中大举拓展市场,并且极为重视中西部地区项目、农村地区污水处理项目;虽然风格颇为激进,但在短短18个月中股价翻了三倍,可见两家企业在大周期中完全不同的境况。
面对惨淡的市场业绩,碧水源开始通过PPP模式参与其他地方政府项目,既有与水处理相关的环保项目,也有一些无关水务的道路建设工程,试图以扩大经营范围来维持业绩规模。但到了2018年时,随着新一轮调控的开启,基建投资的规模再次大幅度收缩,市场融资随之收紧;碧水源不得不面临业绩利润双双暴跌、“碧水源模式”下企业杠杆过高的一系列问题,企业随之陷入危机。
尽管碧水源多次解释是PPP模式监管趋严以及融资收紧才会造成公司的窘境,但这一根源在2015年之前就早已埋下。当技术型企业走上资本之路,不再以技术取胜、甚至无法跟上应用趋势后,一切光环迟早彻底消散;高杠杆模式虽是企业扩张的必经之路,但非主营业务的盲目扩张极易将企业带入泥潭。
时至今日,碧水源还能卖身国资,应当是还拥有一定的技术沉淀、能够在新一轮的环保建设中发挥力量;但错过的时机却是永远错过了。
或许曾经我国的环保行业能够出现一批优秀的民营企业,但很遗憾,他们放弃了技术这一立身之本,而是走上了资本之路。
原标题:碧水源:当技术企业走上资本之路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