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污泥指数(SVI)的定义
污泥指数又称污泥容积指数(SVI),是衡量活性污泥沉降性能的指标。指曝气池混合液经30min沉淀后, 相应的1g干污泥所占的容积(以mL计), 单位mL/g 。即: SVI=混合液30min沉淀后污泥容积(mL)/污泥干重(g) ,即SVI=(1L混合液30min静置沉淀形成的活性污泥体积(ml))/(1L混合液中悬浮固体浓度)=SV/MLSS。
SVI值能较好地反映出活性污泥的松散程度和凝聚沉降性能。良好的活性污泥SVI常在80~150之间。
2、SVI值异常的原因
2.1 SVI值过高:
1)水温突然降低使微生物活性降低,分解有机物的功能下降。
2)流入含酸废水使曝气池混合液PH值长时间处于3~4酸性条件下,嗜酸性丝状微生物大量繁殖,另外排放酸性废水的管道内生长的丝状微生物膜周期性脱落也会导致混合液中的丝状微生物的增殖。
3)进水中氮磷营养物质比例偏低,而丝状菌能够在氮磷等营养物质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大量繁殖,并在混合液中占优势,进而引起污泥膨胀。
4)曝气池有机负荷过高导致活性污泥的凝聚性能和沉淀性能变差,SVI值升高。
5)进水中低分子有机物含量大,而低分子有机物是丝状菌最容易吸收利用的成份,从而使丝状微生物大量繁殖,曝气池混合液沉降性能降低。
6)曝气池混合液溶解氧不足使絮体生长受抑制。而丝状菌生物却能够在0.1mg/l以下条件中大量繁殖,导致活性污泥膨胀SVI值升高。
7)进水中有毒有害物质增加,如酚、醛、硫化物等类物质含量突然升高,使微生物菌胶团凝聚性能下降,大量解絮,而丝状菌则得以增殖,SVI升高。
8)高浓度有机废水缺氧腐败后进入曝气池,其中含有大量的低分子有机物和硫化物等,从而使丝状菌大量繁殖,SVI值升高。
9)消化池上清液短时间内进入曝气池。其中的高浓度有机物使曝气池有机负荷升高,丝状菌大量繁殖。
10)进水中SS较低而溶解性有机物比例较大,使得污泥容重降低,固液难以分离从而使SVI值升高。
11)污泥在二沉池停留时间过长,会导致其中溶解氧含量下降,污泥因此腐化变质,进而使回流污泥中丝状菌大量繁殖,引起曝气池活性污泥膨胀,SVI增高。
2.2 SVI值过低:
1)水温上升
2)土、砂石等流入
3)有机负荷过低
3、SVI与其他指标的关系
3.1 SVI与SV值的关系
SVI值排除了污泥浓度对污泥沉降体积的影响,因而比SV值能更准确地评价和反映活性污泥的凝聚、沉淀性能。
一般说来,SVI值过低说明污泥颗粒细小,无机物含量高,缺乏活性;SVI过高说明污泥沉降性较差,将要发生或已经发生污泥膨胀。城市污水处理厂的SVI值一般介于70~100之间。
SVI值与污泥负荷有关,污泥负荷过高或过低,活性污泥的代谢性能都会变差,SVI值也会变很高,存在出现污泥膨胀的可能。
3.2 SVI与污泥负荷Ns的关系
SVI与污泥负荷Ns之间的关系在污水厂运行中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污泥负荷Ns介于0.5~1.5KgBOD5/(KgMLSS·d)区段时,SVI达到最高,污泥沉降性能不佳,属于污泥膨胀高发区,因此应避免采用这一区段的污泥负荷;Ns介于1.5~2.5KgBOD5/(KgMLSS·d)的高负荷区段,将加快有机污染物的降解速度与活性污泥增长速度,降低曝气池的容积在经济上比较适宜,但处理水质未必能够达到预定的要求;Ns<0.5KgBOD5/(KgMLSS·d)的低负荷区段,有机污染物的降解速度和活性污泥的增长速度都将降低,氧化沟的容积增大,建设费用有所增高,但是处理水质能够达到要求。
3.3 SVI与出水SS的关系
混合液的SVI对出水水质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这是因为较高的SVI值混合液在终沉池中沉淀性能较差,容易造成SS随出水流失。实验表明SVI值保持在50~200ml/g之间时,95%的出水SS<20mg/l;而SVI>200ml/g时,出水SS值基本上大于20mg/l,不能达标排放。
3.4 SVI与DO的关系
溶解氧在活性污泥法的运行中是一个重要的控制参数,DO浓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有机物的去除效率和活性污泥的生长。SVI与DO基本呈反比关系,即低的溶解氧可以导致较高的SVI值,而与此相对应的是高的溶解氧可以产生低的SVI值。实验表明当SVI<100ml/g时,DO值保持在4~6mg/l,当SVI值保持在100~150ml/g时,DO值大部分保持在2~4.0mg/l之间,而当SVI>200ml/g时,DO值基本处于2.0mg/l以下,这种情况下难以保证出水水质达标。
原标题:关于污泥指数(SVI)的详解!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