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有人担心,生活垃圾会不会成为病毒的传染源?福州垃圾分类取得的成绩会不会因此而中断?连日来,海都记者采访发现,福州垃圾分类从居民分类、垃圾屋分拣,到路面运输乃至后方处理,一系列举措有增无减,同时,各个环节均加强个人防护和设施消毒,让垃圾分类助阵战“疫”。
福州万余环卫人员坚守一线,各环节均加强个人防护和设施消毒,不让生活垃圾成为传染源
▲消毒人员对小区进行消毒
▲分拣人员坚守防疫一线
N海都记者陈海容林养东/文毛朝青/图
分拣员:除夕忙到晚上11时
从大年三十开始,福州五城区居民的所有生活垃圾,全部进行焚烧处理,严禁填埋。近日,随着大量人员返岗、复工,生活垃圾逐渐增多。垃圾分类情况如何?连日来,海都记者走访福州多个小区,了解垃圾分拣员、运输人员等一线工人怎样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垃圾分类。
昨日上午8时许,记者来到鼓楼区屏东城小区,正值居民投放垃圾高峰期,58岁的垃圾分拣员黄书香戴着口罩和手套,熟练地分拣垃圾。记者注意到,垃圾屋前配备有废弃口罩专用桶,大部分居民都能自觉将废弃的口罩放入桶中。
今年春节,黄书香过得比较“特殊”,年前,她没有随儿子一家回老家罗源过年,而是坚守在防疫一线。“除了日常垃圾分拣,每天需要对垃圾屋进行消毒,除夕忙到了晚上11点。”黄书香说,这段时间,她每天提前半小时来到垃圾屋,穿上工作服,戴好口罩、橡胶手套等,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后,就开始对垃圾桶及周边洗手池设备等进行消毒。
市城管委相关人士介绍,他们特别制定了疫情防控期间的防护指南,工作前、工作时和结束后,都有一套防护标准,对这些措施执行是否到位,各级城管部门还专门进行督查落实。
运输司机:车辆进出小区都要消毒
昨日9时过后,吴贤明将垃圾运输车开到垃圾屋前,装满一车厨余垃圾后,开始一天的工作。春节期间,虽然回乡过节的人多,但留在福州的,日常生活、居 家办公,一日三餐都会产生大量垃圾,厨余垃圾并不少。
“防护服、口罩、护目镜,相关物资公司都有配备。”38岁的吴贤明装备齐全,虽然每天都与垃圾打交道,但他不会过度担忧。因部分外地司机回家过年,作为福州本地人,吴贤明的任务就更重了,自春节以来很少休息。
吴贤明说,他主要负责将分好的厨余垃圾从小区运输到转运站,一天大约跑八趟。“特殊时期家人也担心我的工作,希望可以待家里安全度过。”吴贤明说,无论是市城管委还是公司,对防护要求都很严格,运输车进出小区都要消毒,一线人员全程做好防护,每次进出家门都换一身衣服,这些层层防护打消了家人的疑虑。
福州市环境卫生中心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各环卫企业每天对1.3万名在岗环卫人员检测体温,对近期往返外地的环卫工人进行医学观察。“全市2938个生活垃圾清运点、4641座分类屋(亭),还有垃圾桶、转运站等环卫作业场所和设施设备,都会进行相应的消毒。”工作人员说,这些举措可避免环卫设施成为病菌滋生地,一线人员也能安心工作。
部门:垃圾分类助阵防控疫情
福州在垃圾分类管理上根据疫情采取了相应的举措。市环境卫生中心工作人员介绍,因居家人员增多,投放时间较不稳定,早在1月26日,中心就调整投放规定,垃圾屋(亭)全天开放或在非开放时间布设错时投放垃圾桶,防止发生乱投乱丢垃圾现象。
为了解决废弃口罩可能带来的病菌污染和病毒传播,五城区共设置废弃口罩专用桶5619个,调配废弃口罩专用运输车49辆,截至目前已累计收集废弃口罩约667桶,全部专车运往红庙岭焚烧处理。
在红庙岭,记者看到,红庙岭三期项目专门设立一个卸料门接收废弃口罩,采取即进即处理即消毒。垃圾大厅作业人员和垃圾吊巡检员都有双重防护,佩戴防护服、防护镜、口罩、手套等,作业结束后再进行隔离消毒。
市城管委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防止少数环卫人员防控意识薄弱和工作场所消毒不到位,市城管支队和市环卫中心联合组成10支检查组督导检查,确保环卫设施消毒到位和环卫工人落实防护措施。
市城管委有关负责人介绍,垃圾分类可以推进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置,垃圾无害化处置就是对环境卫生的最大贡献,更是防止了各类病毒、细菌的传播。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形成的既有政策法规、组织架构、人员配备、工作方法等,有力助阵防控疫情。
原标题:垃圾分类“不打烊”助力战疫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