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除了救治患者的医护人员外,身处防疫一线的还有处理医疗废物人员的身影。日前,南国都市报记者跟踪采访了专门负责琼北地区医疗废物处置机构的工作人员,听他们讲述处理与疫情有关的医疗废物与平时的医疗废物有何不同,看他们如何守好疫情防控的最后一道防线。
他们是与病毒距离最近的人
“1月24日至2月22日,我们已处置新冠肺炎疫情医疗废物73.8吨。”经历过“非典”等重要疫情防控工作的海南益丰达医疗卫生用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益丰达公司”)总经理钱志芹说。
医疗废物的处置分为收集、运送、进厂、卸料、焚烧5个环节。每天早上8点,益丰达公司的司机和转运员开车从澄迈老城厂区出发,下午4点多返回,每天工作8小时,比平时收运医疗垃圾花费的时间长一点。
对于他们来说,难忍受的不是工作时间变长,而是要忍住中午饿肚子的折磨。“穿上防护服不能吃喝,中午饿了也只能忍着。”转运员李亚平告诉记者,“公司给我们配了牛奶和八宝粥,中午在留观点等候垃圾的时候,我们会走到离车远一点的地方吃点垫肚子。”
“这两天指挥部电话不多了,疫情刚开始的五六天,指挥部和我的电话都快被打爆了。”益丰达公司应急预案组副组长李志东说。
自1月21日,益丰达公司启动应急响应开始,李志东经常接到电话,咨询将医疗垃圾消毒打包的正规操作。“各医院对医疗废物的收集非常专业,但留观点对医疗废物收集打包不是很熟练,高峰期时一天要接上百个电话。”李志东说。
此外,李志东还要负责转运车的路线安排,他要保证做到尽快收运,减少医疗废物在路上的时间。
转运、卸料人员要“全副武装”上阵
李亚平是益丰达公司第一应急组的转运员,2003年“非典”时期,李亚平便做过医疗废物的转运工作,但谈到今年新冠肺炎的医疗废物转运,他觉得防护和消毒措施更加细致。
“负责转运医疗废物的人员必须有专业资质许可,且必须全程做好防护措施,防护服、护目镜、手套、口罩等缺一不可。”李亚平说。
益丰达公司总经理钱志芹告诉记者,疫情期间,卸料室的工作人员也要做好防护措施。
“平时只穿工作服、戴口罩和戴一层我们的工作手套,疫情期间,都是戴双层手套和有呼吸阀的专业口罩,确保人员在整个收集转运过程不受感染。”钱志芹说。
此外,李亚平介绍,当车辆卸完料后,需要经过三道消毒程序,相比平时增加了两道程序,确保工作人员不被感染。
疫情期收集和转运流程要求更严格
李亚平告诉记者,相比平时,新冠肺炎期间对医疗废物的收集和转运流程要求更加严格。
产生的疫情医疗废物首先要进行初步消毒,然后用双层医疗废物专用袋包装,扎紧封口,喷洒消毒后放进纸皮箱内,没有纸箱的话可暂用大塑料袋代替,纸箱(袋)装满后必须用透明胶贴严密封口,再将密封好的纸箱(袋)放进印有“传染”字样的医疗废物回收箱内,盖好箱盖待转运。
转运人员抵达前电话通知医院或留观点,抵达后将车辆开到医院隔离病区或留观点的医疗废物处理专用通道门口,将对方提前密封好的专用垃圾袋放入进印有“传染”字样的回收箱,再搬到转运车上。
车辆及回收箱的四周地面也要进行消毒,回收箱放到车上后,要再次对地面进行消毒。
“只要前方做好打包准备,交接过程也就十分钟左右,很快就能完成,一个回收箱重6-7公斤,一个人就可以搬到车上,然后去下一个点或者返回,整个过程医疗废物密封不动。”李业平说。
新购的转运车可边走边消毒
去年,益丰达公司购买了5辆装备精良的回收专用车,一辆转运车最多可容纳170个回收箱,此次疫情,专用车派上了大用场。益丰达公司负责海口、儋州、三沙、琼海、定安、琼中、屯昌、临高、澄迈、文昌10个市县和洋浦经济开发区的医疗废物处置。
“我们有5个应急小组,每个小组由司机、转运员和一辆转运车组成,车内全部不锈钢装置,双层门密封,车辆启动后车内紫外线消毒自动打开,一路运送一路消毒,卸料后消毒液可自动循环喷洒消毒,安全性能高。”钱志芹说。
负责转运的工作人员每天从澄迈老城处置中心按照预定好的路线出发,下午4点多返回。车辆直接开进卸料区,然后由叉车转运箱子里的垃圾至焚烧炉内,经1000度高温焚烧。“从转运回来到卸料再到进焚烧炉,整个过程垃圾袋都必须按要求密封不落地、不打开,全部高温焚烧彻底,不留任何残余。”钱志芹说。
原标题:战“疫”背后的另一场硬仗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