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29日上午,由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主办,能源基金会资助的第三届气候变化经济学对话在国发院朗润园圆满举行。本次对话主题为“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及能源革命、气候变化与环境保护战略”,由北大环境与能源经济研究中心牵头,来自经济学界和环保气候学界的专家学者们展开深入交流。本文根据中

首页> 大气治理> 碳交易> 评论> 正文

碳排放的根源是消费 不是生产

2019-11-14 11:51 来源: 综合开发研究院

2019年9月29日上午,由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主办,能源基金会资助的第三届气候变化经济学对话在国发院朗润园圆满举行。本次对话主题为“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及能源革命、气候变化与环境保护战略”,由北大环境与能源经济研究中心牵头,来自经济学界和环保气候学界的专家学者们展开深入交流。本文根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樊纲教授的发言整理,未经本人确认。

0ff41bd5ad6eddc43800f39d065f0bf85366337e.jpeg

今天我们要讨论经济结构和低碳发展的关系,我的思考是,经济结构的调整主要和发展阶段有关,不太容易调整,也不应该随意调整。什么样的发展阶段就会有什么样的经济结构,这是与收入结构、人们的需求函数、技术水平等多重因素密切相关的。但所有这些指标有一个龙头或抓手,那就是需求。所以我们最终要看的是需求结构,就是人的发展目标、人追求幸福的函数。

728da9773912b31b99d91d3ab89c8b7fdbb4e1f2.jpeg

国家要发展,人民要幸福,这是基本需求,因此,讨论气候变化也不能脱离这个根本问题。各国发展的基本权利必须是特别明确的,不能让任何发展中国家为了环保而只过俭朴的生活,这种道德说教也许伦理学家、哲学家可以做,但不是经济学家的责任,经济学家的责任是发展。

在给定的这个前提下,发达国家绝不能批判发展中国家对发展的追求。发展中国家的人也要消费,也要提高生活质量,这是最根本的发展权利。

bd3eb13533fa828b4f4963ccc29bfc31960a5ac5.jpeg

消费才是排放的源头,不是生产

全球气候问题在当下的本质就是:发展中国家排放量大,但那是因为排放量大的产品是我们在生产,发达国家虽然不再生产,但依然是需求的源头,这相当于他们把排放转移给了发展中国家,而不是不排放,也不是不需要这一类产品。事实上,只要发达国家还在消费,尤其是还在进口含有大量碳排放的产品,那么发达国家对于碳排放就负有直接的责任。我们做过一个研究,对历史上的消费排放做分析,结果发现一切排放最终都归结为消费,而不是生产,所以我们应该从最终需求的角度来看结构,才能够解释为什么人们要消费,读懂了为什么要消费,才能理解为什么还在生产。

调整需求结构是方向

从需求结构的角度看,最关键的是储蓄率问题,以及消费和投资的关系问题。

我国储蓄率太高,消费不足,投资过高。为此可以在社保、消费信贷、利于消费的服务业等环节上多做功课,从需求角度下功夫,改变需求结构,把投资降下来,消费提上去。如果消费率提高,储蓄率适当降低,对结构调整有好处。当然,前提还是要与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

不过需求结构的调整并不容易。收入是逐步增长的,消费是逐步变化的,储蓄率也是逐渐降低的,这也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但我们知道这是对的方向,并为之努力,就会有效果。

供给侧的结构调整是重点

当前低碳压力大,要想短期效果更快更明显,还是要在供给侧下功夫。

首先应提高整体投资效率和资源利用率。我国资源利用效率还是低水平,包括投资效率本身。过去我们投资过高,最近才降下来,其中一个原因是经济过热,大量资本投下去,最后导致产能过剩,严重的资本浪费和不必要的碳排放,今后要防止。

其次是通过技术创新,改进各方面特别是能源方面的利用率,降低碳排放的强度。

最后是优化能源结构本身。这是政府大有可为的方面,包括停止新建煤电,努力推动新能源发展,提高可再生能源、非化石能源的比重,真正朝着零排放的方向发展,力争在十四五期间使新能源、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上一个大台阶。

延伸阅读:

李强:“后巴黎时代”中国的全球气候治理话语权构建-内涵、挑战与路径选择


原标题:碳排放的根源是消费,不是生产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