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国际知名期刊《Nature》子刊《NatureEnergy》(影响因子54,全球期刊排名第7)在线刊登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双聘教授汤铃为第一作者的研究论文“SubstantialemissionreductionsfromChinesepowerplantsaftertheintroductionofultra-lowemissionstandards”(中译:超低排放改造大幅降

首页> 环境监测> 气体监测> 报道> 正文

我国火电超低排放改造成果登上《自然·能源》杂志

2019-10-11 10:09 来源: 电联新媒

10月7日,国际知名期刊《Nature》子刊《Nature Energy》(影响因子54,全球期刊排名第7)在线刊登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双聘教授汤铃为第一作者的研究论文“Substantial emission reductions from Chinese power plants after the introduction of ultra-low emission standards”(中译:超低排放改造大幅降低中国火电排放)。

近年来,中国已全面拉开“治霾卫蓝”大战,其规模与行动力空前。2014年9月1日,针对主要污染排放源——火电燃煤机组,中国提出了“超低排放改造”政策:其限值水平世界领先,远低各国现行标准,直达燃气轮机组水平;其目标艰巨,拟于2020年前成功改造5.8亿千瓦现有煤电机组,占2014年总装机的71%。该研究基于大数据技术,分析了CEMS高频数据,提出了一套全新的排放清单模型,构造了中国电厂时(每小时)-空(排放源)高分辨率排放数据库,有效克服了传统方法参数假设较多、不确定性较高的缺点。研究结果发现:截至2017年,中国火电行业的超低排放改造目标已超额完成,其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尘排放量均下降超60%,其成功关键在于严格的排放监控体系与有力的经济激励机制,其核心手段在于超低排放技术的全面推广与技术升级。超低排放改造在火电行业的成功实施,将大力鼓舞人民治霾士气,引领治霾战役方向。

论文基于大数据技术,分析了在线排放监测(continuous emissions monitoring systems,CEMS)数据,构建了一套全新的排放清单模型,发现:中国火电已提前超额完成了超低排放改造目标,实现了大幅减排。该研究结果向世界传递了中国治理雾霾的信心与决心,为下一步全面战胜雾霾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分析与技术支撑。

中国火电厂主要超低排放技术与在线排放监控系统

结果显示,尽管中国发电量持续增长,但2017年所有类型火电机组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尘排放量较2014年均大幅下降,降幅分别为65%、60%和72%,即从221万吨、311万吨和52万吨分别下降到77万吨、126万吨和14万吨。团队表示,这主要受益于执行严格的排放监控体系和有效的经济激励机制、实施核心超低排放技术的推广与升级。

团队还从燃料、地区和规模等多视角分析了超低排放改造的成功要素及未来潜力。其中,他们认为中国西部地区的火电机组仍有巨大减排潜能。

文章通讯作者、伦敦大学学院的米志付博士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超低排放改造在火电行业成功实施意义重大,成功经验有助推动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治理,这一研究成果也为此提供了有效的科学数据与技术支撑。”

该研究由中、英两国团队合作开展,合作单位包括北京化工大学、剑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院、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等。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