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份,美国科普杂志《科学美国人》(Scientific American)的经典节目60 Seconds Science里报道了一则关于美国加州圣地亚哥的Carlsbad海水淡化厂的新闻。

小编搜了一下,公众号“环球科学”等号都对这篇报道进行了转载,题为《海水淡化排出的水,会咸到海洋生物吗?》,还是非常吸眼球的。往下再扒,发现出处都来自一个叫“领研网”的号,然而我关注此号搜查历史文章又没搜出原文。这些文章主要对《科学美国人》的文章进行翻译,但会让人觉得有些绕。有一个号甚至自作主张,说“海水淡化排出的高盐废水,似乎并不会‘咸’到海洋生物”。这吓坏了了小编,所以小编想在本期的《学术星期四》专栏里,帮大家重新理一下老外的原意。

海水淡化厂是福是祸?
海水淡化的作用我们不用多说,特别对于一些水资源紧张的沿海地区,它是一种很好的淡水来源。但它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环境问题:第一,海水淡化一般可分为热法和膜法,两者都需要消耗大量能源,这意味着温室气体的排放;第二,它会对周围生态造成影响,因为它会产生高盐度的浓缩液。一般来说,生产一升饮用淡水需要两升海水。大海是剩下的盐水的最终去向,但如果排放不当,会对海洋生物造成负面影响。
今年一月,由联合国大学水资源、环境及健康研究所(UNU-INWEH)发表的一份报告指出,目前全球海水淡化的日产量接近一亿立方米,而浓缩液的日产量却为1.4亿立方米,比之前的估算高了50%!这些外排的浓缩液不仅仅是高盐水,还含有处理膜污染的化学品。报告呼吁我们需要浓缩液处置管理方法的创新。
除此以外,海水淡化厂的进水系统也会对游过的鱼类造成危害。一些体型较大的鱼类或其他动物会卡在进水格栅造成受伤或死亡,而一些小鱼和浮游生物被吸入系统,最终难逃一死。

Carlsbad海水淡化厂


Carlsbad海水淡化厂地属加州南部的圣地亚哥,于2015年开始投产运行。在此之前, 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的科学家就开始着手海水淡化厂出水对沿海的影响的研究。他们从2014年开始收集附近水域的化学和生物指标数据,便于对工厂投产前后的情况进行对比。

研究结果喜忧参半
在今年年初,他们将长达5年的研究数据和成果发表在MDPI的环境期刊《Water》上,结论是——喜忧参半。
各位想先听好消息还是坏消息呢?
还是先报个喜吧:科学家们没发现那些生活在海底的生物及其生物指标有明显的变化。这些指标包括了多毛类机会种和端足目动物指数(BOPA)、底栖大型动物和海蛇尾。但是,研究团队认为这是因为该地区之前的工业活动早已干扰了周边的自然环境,这包括了海水淡化厂旁边的发电厂排除的冷却水。

至于坏消息呢…就是排放区的盐度超过了许可水平,含盐水流向远海延伸的距离也远于加州当地允许的范围。

但研究团队还是积极地看待这次研究的结果。该校海洋科学研究所的Adina Paytan教授表示,这次调研为规划人员提供了宝贵的信息,例如如何更好地为新建的海水淡化厂选址,以及应该使用什么排放技术。

Paytan教授说:“如果处理得当,海水淡化是解决人口稠密的沿海地区用水需求的有效方法。我们的研究重点指出哪些地区可以改善规划和监测工作。”
她还指出,其实在Carlsbad海水淡化厂长达14年的筹划准备工作中,每一步都按部就班走过来的,包括对排放系统的建模预测,确保高盐浓缩液与海水混合后能得到有效稀释。但事实却证明,尽管大家已经做了该做的事,但结果还不够好,他们需要对模型进行修正。

该厂现在的排放方法是将浓缩液和发电厂的冷却水混合后,通过一个长约50米的渠引到海里。Paytan教授说这个方法本身没什么问题,但可能还要在此基础上再作稀释,例如他们可以加一个扩散系统,就是有很多小孔的管道,以此加强混合效果。
此外,研究团队还建议海水淡化厂的选址应远离敏感栖息地或未开发的原始沿海生态系统,因为这些环境很容易因盐水排放遭破坏。不然的话,就像Carlsbad厂那样,建在周围自然环境已遭影响的地方。
补偿措施
说了这么多,科学家们的意思可能就是说:“海水淡化厂肯定对海洋的生态和生物有影响,但我也知道大家要生存,所以大家要建厂我们也不能阻止各位。”
加州过去几年饱受旱灾困扰,所以更多的海水淡化项目已被提上日程。除了从Carlsbad厂获得经验教训之外,加州政府也尝试通过一些“补偿措施”来抵消海水淡化厂造成的影响。例如今年初,圣地亚哥市向Carlsbad厂所属的波塞冬水务(Poseidon Water)颁发了新的排放许可,但条件是要他们优化进水系统,不仅要建独立的抽水站,还要改用网格更小的进水筛网,减少误吸入厂的鱼类数量。他们还提高了浓盐水的排放准则,以求最大程度减少对海洋生物的毒害,并要求水务公司在圣地亚哥南部的海湾修复一片68.3亩的湿地来抵消潜在的环境影响。
希望小编对于这个研究的重新梳理,能帮大家更好地理解这则新闻的来龙去脉。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留言向小编索取加州大学团队的报告原文。
最后附上《科学美国人》这篇报道的原版语音,在练习英语听力的同时,也学习一下Paytan教授作为科学家应对大众媒体的技巧。
原标题:五年的跟踪研究…结论是海水淡化厂对海洋生物没影响?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