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9月1日起正式施行,标志着西安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从此步入法治化轨道,迈入以制度倒逼行动的“强制时代”。
垃圾是生活的影子,是人类生存的必然产物,从有人的那一天起,就有垃圾的存在。因此,只要生活存在一天,就没法对垃圾按下停止键,只能应对而无法避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大大加快,城市垃圾,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多到危及市民的生存,成为新的生活烦恼,到了垃圾分类必须立法和强制执行的时代。
一组数据,可以印证垃圾几近几何增长的态势。1994年西安江村沟垃圾填埋场投入运行之初,每天填埋的垃圾仅有1200余吨。而近10年,这里收运的垃圾量年均增长率在8%左右。如今,每天有900多车次生活垃圾从城市的四面八方运到这里,日均填埋处理垃圾1万多吨,成为国内日处理量最大的生活垃圾填埋场。
问题是,江村沟垃圾填埋场的承载能力将要告罄,最晚至今年10月,这里将没有任何空间用于垃圾填埋。当这座目前国内库容量最大的垃圾填埋场封场之后,西安的垃圾处理何去何从,就成了一个无法绕开的紧迫问题。其实不惟西安,陕西乃至全国不少地方都存在类似西安的问题。据统计,我国600多座大中城市中,三分之二陷入垃圾包围之中,四分之一城市已没有堆放垃圾的合适场所。
垃圾增加,是因为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是因为城市规模持续扩张,是因为消费水平大幅提高。由此也就可以看出,垃圾产生的原因一个都不能消除,因为谁都不能因噎废食,不能因为西安人口突破千万,平均每人每天产生1公斤垃圾,就不给经济发展之车加油,就让城市化进程止步,就降低人们的消费水平。唯一的办法,就是在垃圾处理上做文章。
垃圾讨厌,但它也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处理得好就可以起死回生、变废为宝。前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部署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完善城市管理服务,创造优良人居环境。《方案》提出,到2020年底,基本建立垃圾分类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活垃圾分类模式。今年6月,《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草案)》初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草案》除了明确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外,还从多个方面健全生活垃圾污染环境防治制度。这意味着,垃圾分类步入法治轨道,进入强制执行时代。
垃圾分类的好处显而易见。分类后垃圾送到工厂,既省下了填埋用地,又避免了次生污染。垃圾通过综合处理回收利用,还可节省资源。每回收1吨废纸可造好纸850公斤,节省木材300公斤,比等量生产减少污染74%;每回收1吨塑料饮料瓶可获得0.7吨二级原料;每回收1吨废钢铁可炼好钢0.9吨,比用矿石冶炼节约成本47%,减少空气污染75%,减少97%的水污染和固体废物……反之,则会危害人类的生存环境。
垃圾分类,关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和每个人幸福指数息息相关,你、我、他都在其中,谁都不能置身事外。所以从现在起,就要强化垃圾分类的法律意识,把不分类看作是一种违规违法的行为;同时尽快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城市垃圾管理部门,要加快垃圾无害化处理力度,让无害化处理率不断提高,造福城市,惠及市民。
原标题:西安网评:后江村时代,西安垃圾分类势在必行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