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全球其他一些城市一样,中国的金融之都上海近期也颁布了令人困惑的垃圾分类规定。但不同的是,上海下决心把这些规定完全当成法律执行。
上海,一名志愿者在垃圾桶前帮助一名男子处理垃圾。图片来源:YIN LIQIN/CHINA NEWS SERVICE/VCG/GETTY IMAGES
现在上海居民去倒垃圾,要接受垃圾箱旁监督员的现场检查,这样的监督员有三万名。由于违反规定会被处以重罚,有些人想出取巧的办法。
规避这些规定的策略多种多样,比如将垃圾运到城外,或者喷上杀虫剂,这样就肯定属于“有害垃圾”。
有些人找私人垃圾分类工来代办这个苦差事,以王中意为例,他每月收费不到6美元,一天两次上门回收家庭垃圾,确保这些垃圾能“过关”,包括通过监控摄像头的检测。
突然之间,在这个似乎鲜有人关注垃圾的城市里,如果把鸡骨头和猪骨头放在一起扔,将有可能面临最高30美元的罚款。按照上海的规定,前者是“湿”垃圾,后者是“干”垃圾。
61岁的Ji Yongqiang说:“有人盯着你扔垃圾,你怎么可能不分类?”
上海的垃圾分类和回收工作非常复杂,有些人将这项工作外包出去。图片来源:WANG GANG/VCG/GETTY IMAGES
到目前为止,这套新的垃圾分类制度给许多上海人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他们正在适应这套即便按照国际垃圾分类标准看起来也极其复杂的规定。这套制度在上海试点之后将在全国推行。
违规者可能会被扣掉“社会信用分”,该评分可影响就业和贷款申请。一些公寓楼在大堂贴出了哪些租户遵守规定。
虽然一些人认为垃圾分类带来麻烦,但王中意却从中看到了商机。他的冰箱上贴着46种垃圾的分类小抄。
在部队服役五年后,现年24岁的王中意将自己打扮得利利落落,他表示他和室友订购了绿色T恤,上面印着他们的电话号码作为广告,并在公寓门上贴着“代扔垃圾、分类”的字样。电话不断响起,王中意向一位来电者表示,他们是非常认真的。
为执行上海新的垃圾分类政策,上海垃圾收集站配置了3万名监督员,身着橙色背心的Zhang Lianmei就是其中一员。图片来源:JAMES T. AREDDY/THE WALL STREET JOURNAL
付钱请别人代扔垃圾,对于一座沉迷于花几块钱就能获得快速食品外卖服务的城市来说,或许是个自然的演变过程,近几天在上海至少出现了20家提供代扔垃圾服务的商家。
新的垃圾分类政策出台后,垃圾收集站放置了四个不同颜色的垃圾桶。如何正确使用这些垃圾桶比标签上的说明更令人困惑:“湿”垃圾为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为书籍和玻璃等,“干”垃圾指尼龙和纸尿裤等无法再使用的废弃物,“有害”垃圾指电池或过期药品等。
其中的考量在于,可燃和可回收的材料应该从湿的厨余垃圾中分离出来。然而,这增加了餐桌清理工作的风险,因为现在把用过的纸巾(干垃圾)和剩菜(湿垃圾)一起扔掉是违法的。蛤蜊壳(干垃圾)不能和小龙虾壳(湿垃圾)混在一起,樱桃果肉是湿垃圾,但樱桃核是干垃圾。电池根据其化学成分既有干垃圾,也有有害垃圾,但椰壳、陶瓷、眼镜和烟蒂都属于干垃圾。
与此同时,遛狗者要把狗的粪便带回家冲掉。
在上海垃圾分类规定于7月1日生效的前几天,居民将成堆的旧家具、沉重的床垫和其他难处理的垃圾偷偷搬上了街头。图片来源:JAMES T. AREDDY/THE WALL STREET JOURNAL
上海非官方的经验法则认为,猪可以吃的就是湿垃圾,不过一个广泛流传的小贴士建议,最简便的解决办法就是把垃圾掺上农药,然后当作有害垃圾丢掉。
《人民日报》网站发表的一篇评论文章提到了“吃饭10分钟,分类半小时”这样的日常吐槽,这是在承认垃圾分类存在挑战。
上海对家庭垃圾桶采取行动,正值中国努力摆脱空气、水和土壤被有毒物质污染的形象。
去年11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指示上海开始进行垃圾分类,当时他站立的一间办公室里摆着四个垃圾箱模型。他称:“垃圾分类工作就是新时尚。”
王中意和他的搭档王欢在上海经营着一家私人垃圾分类工服务公司。图片来源:JAMES T. AREDDY/THE WALL STREET JOURNAL
中国每年产生2.2亿吨城市生活垃圾,出台上述分类规定是为了对这些垃圾更多地进行处理。中国正把数十亿美元投向通过焚烧垃圾发电的设施,而湿垃圾不可燃。
但几乎没有居民对垃圾焚烧炉表示欢迎,近年来,建设焚烧炉的规划已引发中国内地一些规模最大的民众骚乱,包括本月发生在武汉的骚乱。
据目击者和当地媒体的说法,上海一些居民已经采用新策略来应对新的垃圾分类规定,例如从窗户往外扔垃圾、在午夜丢弃未分类垃圾,或者通过地铁把垃圾带到他们或许不会被认出来的地方。
一名男子把没吃完的食物和空塑料瓶装箱,试图递送到上海之外一个未标明的地址。据电视报道,发现这个伎俩的快递员表示:“这个想法很天才。”
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黄融最近在一个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垃圾治理是生态文明建设、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必然要求。当时站在他身旁的是环境和司法部门官员。
令人困惑的垃圾管理规则正在催生垃圾企业家,比如经营垃圾收集业务的王中意。图片来源:JAMES T. AREDDY/THE WALL STREET JOURNAL
上海市政府称,全市共举办垃圾分类培训1.3万余场,完成入户宣传680余万户。与此同时,《环境大作战》等垃圾分类主题的手游下载量增加,这些游戏采用卡通界面设计,引导玩家把各种垃圾扔到正确的垃圾桶内。
上海以前就曾利用罚款等手段迅速改变过去的一些城市习惯,例如吸烟、燃放烟花爆竹、乱穿马路等。无处不在的监控摄像头增强了对垃圾的监管,一些社区给垃圾房上锁,或要求居民刷卡扔垃圾,这种卡能追踪居民的社会信用活动。
不久前的一个晚上,随着晚餐时间变成扔垃圾时间,私人垃圾分拣员王中意和他的伙伴在一栋35层的公寓楼内,从一个居民那里收集到三大袋垃圾,里面装满了外卖盒子。
回到街道上肮脏的垃圾区后,他们小心翼翼地把湿垃圾从每一个塑料袋里倒出来,一个穿着工作背心的监督员表扬了他们。她说:“好孩子,如果你们知道怎么分类,就是好孩子。”
当他们去另一家收垃圾时,他们穿的T恤引起了53岁的Gao Weiwen的注意。Gao Weiwen说:“40块钱又不多,为什么不让专业的人做呢?”说着他签了一份为期一个月的代扔垃圾合同。
原标题:上海启动最严垃圾分类,民众各出奇招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