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由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主办,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土壤与地下水修复专业委员会、高能环境及格林曼环境共同承办的“第三届中国可持续环境修复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副会长赵维钧,生态环境部法规与标准司相关领导,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土壤与地下水修复专业委员会主任

首页> 环境修复> 综合> 会展> 正文

近千修复人齐聚“第三届中国可持续环境修复大会”

2019-06-14 10:58 来源: 中国环保产业协会

6月13日,由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主办,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土壤与地下水修复专业委员会、高能环境及格林曼环境共同承办的“第三届中国可持续环境修复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副会长赵维钧,生态环境部法规与标准司相关领导,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土壤与地下水修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教授刘阳生,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土壤与地下水修复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李书鹏,高能环境董事长李卫国,格林曼环境总裁马烈,美国州际环境技术和规则委员会(ITRC)执行总监Reyes等国内外政企学研代表出席并致辞,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副秘书长滕建礼主持开幕式。

本届大会分为1个主论坛以及5个平行分论坛,超过100位专家发言,吸引参会人员近千人,会上深入解读了《土壤污染防治法》实施后对土壤及地下水环境管理的新要求,提高行业技术、装备与管理水平,推动产业健康发展,为国家打赢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副会长赵维钧在开篇致辞中指出,2019年是《土壤污染防治法》实施的开局之年,中央下决心要加强土壤污染防治,促进土壤资源永续利用。在政策的拉动下,我国土壤污染防治行业发展迅速,2018年修复市场规模超过100亿元,但总体而言,我国土壤污染防治产业起步晚、产业生态不完善,主流修复技术创新性不足,企业设计能力普遍偏弱,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

高能环境董事长李卫国表示,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亦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环境修复作为大生态环境的基础,对于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都意义重大。高能环境将继续探索,打造适合当下的土壤修复示范项目,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为环境修复行业提供多维度的环保技术支撑和系统服务。

格林曼环境总裁马烈致辞表示,随着中国环保产业的蓬勃发展,中国的土壤修复市场将很快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土壤修复市场,中国可持续环境修复大会也一定会成为全世界最有影响力的盛会。

美国州际环境技术和规则委员会执行总监Reyes女士对“可持续环境修复大会”规模之盛大表示欣慰,她重点介绍了美国州际环境技术和规则委员会发展情况、主营业务以及在环评风险、环境培训课程、指导文件等方面所做的成绩。Reyes女士表示,她将会继续与中国企业保持密切合作关系,也期待与大家一起建设美丽家园。

生态环境部法规与标准司相关领导在《土壤污染防治法》解读与实施现状报告中,重点介绍了与修复相关的10项制度和机制。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土壤与地下水修复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李书鹏对土壤与地下修复行业发展报告进行解读。

在主会场圆桌讨论环节中,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骆永明、北京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院长姜林、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邵春岩、南京农业大学教授赵方杰、高能环境修复公司总经理魏丽、格林曼环境总裁马烈,围绕《土壤污染防治法》颁布后,国家关于污染土壤外运过程中危废的鉴别、土壤修复环评、如何建立修复基金体系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高能环境修复公司总经理魏丽表示,随着现在技术细分程度的提高和行业跨界的深入,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在未来几年一定会有新秀出现。

“第三届中国可持续环境修复大会”作为“2019环保产业创新发展大会”的重要分会论坛,与“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同期举办。此次大会为期两天,围绕环境修复领域的环境管理、调查评估、风险管控、工程实践、技术研发等议题进行研讨和交流。

精 · 彩 · 论 · 坛

分论坛一:“净土”攻坚行动下土壤环境管理和产业发展的重点难点与经验交流

分论坛二:污染场地调查评估与风险管控技术

分论坛三:土壤污染防治“新形势”下的修复技术应用及工程实践

分论坛四:大型场地新修复模式探索与效果评估

分论坛五: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防治研究与开发进展

自2017年首届会议召开以来,“中国可持续环境修复大会” 以其专业性、权威性、开放性受到海内外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与一致好评。通过连续举办中国可持续环境修复大会,解读行业新政,展示科技前沿,加强行业交流,为业内企业提供从科学研究、技术研发、工程应用到商业推广的系统性交流学习空间,努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促进土壤修复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原标题:近千修复人齐聚“第三届中国可持续环境修复大会”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