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垃圾错投混装,杭州采荷街道某小区的张先生被城管罚款50元,这是江干区首次对住户的垃圾分类不规范行为进行查处。
就在上周,海底捞绍兴路店因为垃圾分类不规范,险些被“垃圾拒运”。好在整改及时,经过复查,基本过关。
这段时间,关于垃圾分类的新闻,持续引发热议。
垃圾分类大事记 图片来源新华网浙江频道
2010年3月,杭州大力推广垃圾分类,首先在37个生活小区开展分类,进而推进至全市。其实早在2000年6月,杭州就被建设部确定为全国垃圾分类试点城市之一。
从确定试点城市到如今,杭州的垃圾分类已经走过了19年。垃圾分类这道题,杭州究竟做得怎么样?
记者昨天随机走访了钱塘新区滟澜山小区、上城区滨江新苑小区、拱墅区莫干新村等多个居民小区,看看居民的垃圾分类现状。
小区分类垃圾桶配备全 桶内垃圾有点混乱
走访中,钱江晚报记者发现各个小区里都能按照相关规定配备分类垃圾桶。
其中,绿色的厨余垃圾桶和黄色的其他垃圾桶较为常见,基本上小区里每幢单元楼附近都会配备两到三对。红色的有害垃圾桶和蓝色的可回收垃圾桶数量相对少一点,一般配备一两组。
在滨江新苑某单元楼门口的垃圾桶摆放区里,钱报记者打开了一对绿色和黄色的垃圾桶。
虽然两个垃圾桶上清楚地标注着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但两个垃圾桶里的垃圾基本无分别:厨余垃圾桶里有不少食品包装盒、香烟盒等,其他垃圾桶里也能找到菜叶、食物残渣的踪影。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红色和蓝色垃圾桶上,“虽然红、蓝垃圾桶的利用率相对少,但住在附近的居民图方便,有时也会把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倒在这两个垃圾桶里。”下沙滟澜社区负责社区垃圾分类的工作人员说。
垃圾分类知道的人多 但做到的人少
既然小区里的分类垃圾桶都配备到位了,难道是居民们对垃圾分类不了解?答案显然不是。
在滨江新苑小区的一处垃圾桶边,钱江晚报记者遇到一名前来扔垃圾的大伯。“垃圾分类嘛,肯定晓得的,你看我这不就是来扔厨余垃圾的嘛。”大伯手里拎着一个浅绿色的垃圾袋,垃圾袋上写着“厨余垃圾”。
透过垃圾袋,记者隐约看到里面装的不全是厨余垃圾,还有一些牛奶包装盒、蔬菜包装袋等其他垃圾。大伯尴尬地笑了,忙解释说:“厨房里产生的垃圾全在这里了,把这个再分类太麻烦了。”
在莫干新村,姑娘小珏对垃圾分类也有同样的困扰。“我知道食物残渣属于易腐垃圾,但我常常点外卖,吃完外卖习惯性把残渣连带饭盒一起扔到厨余垃圾袋。”在走访中,记者也看到,外卖餐具是厨余垃圾桶里最容易分类错误的垃圾之一。
走访中,记者了解到,其实近两年杭城的垃圾分类宣传是有成效的,大多数被采访的居民都表示知道垃圾分类,也都愿意在生活中践行垃圾分类。但因为生活习惯的差异,大多数人还是无法做到垃圾分类。
原标题:杭州垃圾分类走过19年 记者多路探访情况究竟如何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