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水污染防治,实施流域环境和近岸海域综合治理”。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和对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大多数流域的生态环境状况不容乐观。流域的修复和治理已成为国计民生的重要课题。而疏浚业已成为水域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服务于人类文明建设和改善民生福祉

首页> 环境修复> 流域治理> 市场> 正文

疏浚业向着流域综合治理华丽“蜕变”

2019-04-30 10:24 来源: 中国水运报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水污染防治,实施流域环境和近岸海域综合治理”。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和对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大多数流域的生态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流域的修复和治理已成为国计民生的重要课题。

而疏浚业已成为水域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服务于人类文明建设和改善民生福祉的产业。如何让疏浚业更大程度地作用于流域综合治理,已成为行业专家学者密切关注的问题。

2019年4月23日下午,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主旨的“2019流域综合治理高端论坛”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办。论坛通过中外权威专家的解读分析,引导行业了解疏浚业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进程中以及在流域综合治理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及其转型升级的要求。

生态优先 驱动行业转型升级

疏浚行业的生态化升级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转型方向。

在生态文明建设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科学论断。2015年以来,《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十三五”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建设规划》《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6-2020年)》《水污染防治法》等政策法规密集出台,河长制、湖长制全面推行,污染防治攻坚战不断深入,在此情况下,流域作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其修复和治理顺势成为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课题,也成为经济、社会、自然统筹发展的焦点所系。

中交生态环保投资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彭增亮用五个“前所未有”来形容这场转型升级,他认为,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认识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污染治理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制度出台频度之密前所未有;监管执法尺度之严前所未有;环境质量改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

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院单保庆在论坛上结合自己多年的研究向业界倡议:“流域综合治理将是今后我国河流水环境治理的主要手段”。而作为流域综合治理的骨干力量,疏浚行业必须紧跟时代步伐,趟出一条绿色升级、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湖泊所副所长姜霞在论坛上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疏浚业的转型升级趋势:“我不认为疏浚业就是挖泥的,现在是用生态的方法和标准去判断是否挖、怎么挖、挖哪里、挖了如何后处理;并用生态的措施去处理和利用疏浚物,让底泥成为一种资源……”

中国交建副总裁、中国疏浚协会理事长王海怀则突出强调了生态疏浚的重要性和时代性,他认为,疏浚行业需要深刻转变,这一转变是要把握好疏浚的生态本质属性,自觉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导准则,从传统业态转变到绿色业态,全面构建生态疏浚技术体系,为建设更加美好的人类家园贡献智慧和力量。

协同治理 破解综合整治难题

从生态疏浚在流域综合治理的实践经验来看,协同治理是流域综合治理所面临的主要难题,它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体现:技术协同、部门协同和河段协同。

技术协同就是要将疏浚技术与环保紧密结合,不要顾此失彼。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湖泊所副所长姜霞表示,要以精确清除严重污染底泥层、创造湖泊生态修复条件为目标。并且,环保疏浚规模要与其浚后底泥的处理处置与资源化相匹配和同步。

姜霞与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博士陈修涵都强调了疏浚作业过程中的“二次污染”问题:在河流湖泊中含有大量的细小粘粒,污染物交易富集在这些细颗粒上,因此在环保疏浚施工过程中,对细颗粒扩散的控制与防治非常重要,在绞刀头旋转挖泥的过程中,要选用环保专用绞刀头,这是疏浚与环保要两手抓的问题。

在部门协同方面,跨越两省两市的永定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最具有代表性。永定河流域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杜国志分析:“永定河,包括我们国家的流域的综合治理特别是生态治理,当前最难的一个问题,就是跨行政区的协调问题。”

杜国志进一步表示,为了破解这一部门协调难题,他们探索出了“投资主体一体化带动流域综合治理一体化”的新模式——在行政层面成立永定河流域部省协调领导小组;在资金层面,由四省市人民政府共同出资,组建了流域公司来负责整个流域的生态治理建设,解决跨省区的矛盾和问题。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杜国志说,“跨区域协调已初具成效。”

河段协同,是以往流域综合治理中不会顾及到的问题,“过去的整治通常是一段段的,有时候整治了下游,但上游污染源不切除,相当于做了无用功”,中交疏浚展览厅的讲解人员向记者介绍。对此,彭增亮总结道:“流域治理的主要矛盾是——过去孤立的、碎片的、分散的局部治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水体污染‘流域性、结构性、复合性、长期性’的问题。”

据介绍,沱江是长江流域污染最严重的支流之一,水环境问题突出,以往对其治理采用“碎片化”的治理模式,没有从源头处抓起,造成了投入大、效率低、效果差等问题。现如今,中交集团从“整体观、系统观、流域观、自然观”着眼,确立了“截污、清淤、蓄水”的总体原则和近、中、远三期目标,赢得了当地政府的认可。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秘书长刘鸿志也认为,生态疏浚要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将疏浚放在大尺度的流域、湖域、海域和区域上来考虑,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需要用系统的、整体的、综合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多措并举 流域治理初具成果

在世界疏浚协会联合会轮值主席、东部疏浚协会主席帕特曼看来,在环境修复工程和污染治理工程方面,中国非常优秀。

中交疏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胥昌荣在论坛上表示,中交疏浚积极响应“两山”号召,成功落地了京津晋冀永定河流域治理、成都锦江、沱江和山西汾河治理等大型综合性流域治理项目,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了力量。

记者从中交疏浚有关部门获悉,在成都锦江绿道项目实施中,中交集团通过规划设计,将“一轴两山三环七道”的天府绿道为主体骨架贯通整个城市,构建起全程1.69万公里,涵盖1920公里区域绿道、5380公里城区绿道及9630公里社区绿道三级绿道体系,并以此为支撑,串联起成都境内的生态区、公园、小游园、微绿地,将整个成都变为一座巨大的“公园”。同时在绿道沿线还启动了100个川西林盘保护与修复工作,初步形成40万亩的景观农业。

对于永定河流域的综合治理,杜志国在媒体见面会上自信地谈道:“在山、水、林、田、湖、草的系统治理方面,我觉得在永定河流域体现的特别明显,我们甚至给它起了个名字叫‘重整河山’。”杜国志进一步表示,永定河项目虽然目前正处于初步阶段,但是他们已经开始长远布局——在永定河的沿线梳理它的自然资源,让其在变成绿水青山之后,也成为金山银山,实际上就是发挥它的生态效益,实现它的生态价值。

在这些成功的实践经验支撑下,我们有理由相信,流域综合治理将成为疏浚业转型升级的新方向、新动能和新拐点,能够在生态文明建设如火如荼的背景之下,为其注入“绿色生态”的新基因,完成疏浚业在新时代的华丽蜕变。


原标题:疏浚业向着流域综合治理华丽“蜕变”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