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修复范围广,企业规模普遍偏小
近年来,在政策积极引导下,生态修复行业迎来新一轮迅猛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17年,中国生态修复行业市场规模已达2993亿元,较2011年增长了80.8%;预计2018年,生态修复市场规模将达3199亿元。
生态修复行业的兴盛,吸引了众多企业参与抢食。目前,生态修复行业的参与主体主要可以分为五类:第一类是全能型的公司,其特点是规模大、业务范围广;第二类是拥有独特技术的中型公司,其特点是相比第一类企业规模不大,但拥有独特技术,在修复市场中主要依托专有的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技术和修复剂开展修复工程服务;第三类是科研院所,其特点是身为国家队在承接政府项目时具有一定的优势、通常参与场地的调查和风险评估环节,较少涉足施工环节;第四类是蜂拥而至的外资企业,由于政策的限制,这些企业往往只能从事修复的咨询业务;第五类是第三方检测机构,其特点是商业检测机构为辅,地方环保部门为主。
具体企业方面,目前涉及生态修复的企业非常多,大大小小的企业超过一万家,其中规模较大的主要包括铁汉生态、东方园林、蒙草抗旱、永清环保、碧水源、龙净环保等上市公司。不过,虽然部分上市企业生态修复业务表现良好,但市场份额仍然非常低。
以东方园林为例,东方园林此前从事传统园林业务,而后转型升级为生态环境建设运营企业,逐渐形成了包括水环境治理、工业危废处置、全域旅游等在内的业务体系,是奋战在生态文明建设第一线的民营龙头企业。
随着生态修复行业蓬勃发展,东方园林的相关业务增长显著。2018年,东方园林实现营业收入132.93亿元,其中水环境综合治理业务实现营收58.76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44.21%;危废处置业务实现营收8.7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6.56%。但即便按东方园林总收入计算,在生态修复市场的比重也不到5%。
总的来说,生态修复涉及范围非常广,目前土壤污染治理、荒漠化治理、矿山复垦、园林绿化等均有上市公司涉足。其中,园林绿化上市公司相对较多,竞争比较激烈;而土壤污染治理、荒漠化治理、矿山复垦等领域则还没有具有龙头市场地位的公司,竞争相对缓和。
政策体系趋于完善,联合修复技术获重视
生态修复是一项长期性的过程,也是各级政府及其环保职能部门、污染责任方、环保企业、社会公众等各主体博弈的一个复杂过程。根据当前现状,未来生态修复行业发展将集中于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政策法规及生态修复监测体系得以构建和完善。完善的政策法规、规章条例是有效实施生态修复、实现污染治理的重要前提。生态修复是全局性的系统工程,系统运行的成效取决于机制的设置,政策制定应有整体的规划框架理念,将“末端治理”转变为基于风险的“前期修复”,构建河流修复、湿地修复、场地(土壤和地下水)修复的行业修复政策指导体系。
其次,联合修复技术研究得到重视。由于污染物种类多、污染浓度大、土壤结构复杂,单一的修复技术无法解决复合污染,因此需要研发多种修复技术的集成来处理复杂的污染问题。联合修复技术的研究需要前期从修复源头着手,加强修复地域的调查及其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修复过程从固定设备的场外修复转为低能耗的现场原位修复,以及能够协同处理复合污染物的修复技术的高效联合;修复之后的技术评估与长期的环境监管。
最后,实施生态修复多元化融资与产业化经营。修复工程往往耗资巨大,全依靠财政拨款无法解决大量需要修复的区域,因此需要多元化的融资渠道获取足够的资本进入修复市场。按照“污染者付费”的原则,政府应该追究潜在污染责任方成为修复场地的主要付费者,而这本身又需要政府完善的修复政策以及监管机制作保证;多元化的融资需要集合中央及地方政府职能部门、潜在责任方、环保组织、社会公众共同集资实现修复市场的正常运行。
原标题:2018年生态修复行业市场竞争格局与发展趋势分析 联合修复技术获重视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