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再生资源回收总量2.82亿吨,同比增长10%,回收价值7550.7亿元,同比增长27.92%,全国再生资源回收企业数量为9万多家,回收行业从业人员约为1200万人。根据《循环发展引领行动》,到2020年,整个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产值有望达到3万亿元。在再生资源再利用体系中,最为核心的前端类资源便是报

首页> 固废处理> 再生资源> 市场> 正文

关注|未来汽车拆解市场行业空间分析

2019-04-22 11:01 来源: EBS公用环保研究

2017年,中国再生资源回收总量2.82亿吨,同比增长10%,回收价值7550.7亿元,同比增长27.92%,全国再生资源回收企业数量为9万多家,回收行业从业人员约为1200万人。根据《循环发展引领行动》,到2020年,整个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产值有望达到3万亿元。

在再生资源再利用体系中,最为核心的前端类资源便是报废汽车。报废汽车是典型的综合型再生资源,可以提供钢铁、有色金属、贵金属、塑料、橡胶等原材料。汽车拆解产业链以拆解环节为中心,向上游延伸至报废车的回收、拍卖,向下游延伸至零部件的再生、金属与非金属材料的再利用,对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推动循环经济具有意义重大。

中国经济经过多年快速发展,居民财富快速积累,汽车行业也经历了蓬勃发展,汽车保有量快速增加;另一方面,资源环境约束因素,使汽车尾气减排以及新能源汽车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这些都是汽车报废快速推进的重要因素。我们认为,(1)快速增长时期积累的车辆将达到报废期;(2)环保因素、新能源汽车逐渐崛起进一步加速老旧车辆更新换代;(3)政策推动非法拆解车辆流入正规报废渠道等三方面因素将促使我国汽车拆解行业迎来发展的高峰期。

我们将进一步测算,随着高峰期的临近,汽车拆解市场空间到底有多大?

(1)车辆报废年限测算

我们以商务部发布的《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为基础测算各类车辆的报废年限。由于不同型号的货车或客车强制报废年限不同,我们用2017年销量进行加权。2017年重、中、轻、微型货车销量占比分别为:8.99%、6.50%、62.58%、21.93%,加权后货车平均报废年限为14.34年。同理,2017年大、中、轻、微型客车销量占比分别为:19.56%、14.96%、65.48%,加权后客车平均报废年限为10.40年。乘用车未规定强制报废年限,但使用期一般不超过10年,为保守估计按10年计算。

根据测算,货车、客车、乘用车报废年限分别设为:14、10.5、10年。

(2)汽车报废量及回收量测算

我们估算汽车报废量的方法是:货车平均报废年限为10年,那么十年前的货车销量对应十年后的货车报废量,客车与乘用车报废量的估算方法同理。从而得到,2020年,中国汽车报废量过千万,约1190万辆;到2025年,汽车报废量约2441万辆。

当前中国报废车正规回收率在30%左右,其余部分流向非法拆解企业或者卖向偏远地区沉积下来,但随着国内报废汽车拆解行业相关法律逐渐健全,法律执行力度逐渐加大,拆解企业盈利能力提升,行业将逐渐向规范化发展。保守估计,我们对报废车回收率的假设如表所示:

回收量等于报废量与回收率的乘积。我们估算,到2020年,报废车回收量约400万辆;到2025年,回收量过千万,约1221万辆。

(3)各类材料回收量测算

1980年,为了节约资源、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国家能源委和交通部、国家物资总局遵照国务院指示精神,联合下发《关于印发 <载重汽车更新试行办法> 的通知》文件,规定了汽车更新和回收手续,明确“回收部门接受旧车后,应及时解体作废钢铁处理,不得用旧零、拼装汽车变卖。因此,目前我国大多数拆解企业都将报废车全部拆解为废生铁、废钢、废玻璃等原材料。

2016年《国务院关于修改 <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 的决定(征求意见稿)》提及,要放开汽车“五大总成”再制造;2019年1月29日,国家发改委等10部委出台的《进一步优化供给推动消费平稳增长 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方案(2019年)》,按规定放开报废汽车“五大总成”再制造、再利用。因此,我们在测算过程中将“五大总成”单独列出并进行经济性测算。

经测算,预计到2020年,报废汽车生铁、钢材、有色金属、玻璃、塑料回收量分别为16.7、275.1、23.0、16.9、59.0万吨。到2025年,五类材料回收量分别为:50.3、828.8、69.5、50.8、177.7万吨。(上述数据均不包含五大总成中相关材料的重量)

(4)汽车拆解市场规模测算

汽车拆解市场规模由两部分组成:五大总成回收价值与剩余废旧材料回收价值。具体计算公式:市场规模=∑(各类材料回收量*废旧材料价格)+五大总成价格。经测算,2020年汽车拆解市场规模约281亿元;2025年规模达846亿元。


原标题:汽车拆解市场有多少空间?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