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发展有三项核心工作要做,其中之一就是要构建我国统一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这个标准体系要求国内统一、国际接轨,清晰、可执行。他表示,现在构建国家标准体系已经有相当的基础,一是我国原有的各种与绿色金融相关的标准有很多合理的地方可以充分吸收,二是国外有些国家在绿色金融标准制定方面的经验可以借鉴,我国经国务院批准的五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也有许多实践经验可以总结和凝练。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大力推动绿色发展。报告还提出,改革完善环境经济政策,加快发展绿色金融,培育一批专业化环保骨干企业,提升绿色发展能力。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国家已加快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步伐,并已取得明显成效。下一步,相关部门将在多个方面推动绿色金融发展实现新的突破,包括构建国家统一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推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试点经验进行推广复制以及完善绿色金融发展制度环境等。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在记者会上表示,2016年以来,国家加快了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步伐,到目前为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据他介绍,到2018年末,我国最主要的21家银行绿色贷款的余额已经达到8万多亿元,同比2017年增长了16%。与此同时,我国境内绿色债券存量规模已经接近6000亿,位居世界前列。“金融支持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生态文明建设是义不容辞的责任。金融部门可以发挥它市场机制的优势,在广泛筹集资金、提供风险管理工具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三个方面来为国家绿色产业的发展和传统产业的绿色转型升级提供有力的支持。”陈雨露说。
据陈雨露透露,下一步,绿色金融发展有三项核心工作要做,其中之一就是要构建我国统一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这个标准体系要求国内统一、国际接轨,清晰、可执行。他表示,现在构建国家标准体系已经有相当的基础,一是我国原有的各种与绿色金融相关的标准有很多合理的地方可以充分吸收,二是国外有些国家在绿色金融标准制定方面的经验可以借鉴,我国经国务院批准的五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也有许多实践经验可以总结和凝练。
2017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部分省(区)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推动经济绿色转型升级。浙江省湖州市、衢州市是首批五个改革试验区之一。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行长殷兴山表示,中国金融协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已同试点地区的相关政府和金融机构共同探索可操作的绿色金融指标体系,目前部分试点已有相关成果,未来重点要逐步推广复制,上升到更高层面。
殷兴山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浙江试验区在这方面取得初步成效,一些做法可以通过总结提炼,在更大范围推广普及。如精准“识绿”标准体系,浙江试验区率先初步构建了较为可行的绿色企业、绿色项目等标准认定程序和方法,形成清晰、可执行的评价规范体系,保障绿色产融精准对接。另外,在绿色产品创新方面,目前湖州金融机构共开发绿色金融创新产品114款,衢州形成91个绿色金融创新案例。其中,生猪保险与无害化处理联动模式、绿色园区贷、安环险、银行“个人碳账户”体系等创新产品和服务模式,在相关领域取得良好成效,部分已复制推广到省内乃至国内其它地区。
陈雨露还表示,下一步,要充分发挥好政府的作用,要完善绿色金融发展的制度环境。他介绍,人民银行已经把绿色债券和绿色信贷纳入了MPA(宏观审慎政策评估体系),通过这些指标的纳入来激励和引导我国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发展绿色金融。
殷兴山也表示,在绿色金融激励机制方面,浙江试验区强化产业、财税、金融等政策的协同配合,安排财政专项资金,建立差别化的绿色贷款贴息机制和绿色信用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开展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业绩评价,将评价结果纳入宏观审慎评估,建立再贷款货币政策工具支持绿色信贷专项机制。
“未来更多种类的金融机构都会考虑绿色因素。在投入产品或项目时,如果该项目是高耗能、高污染或对环境有很大破坏性,我们将限制进入;反之,注重绿色环保的项目或企业就将得到更多更好的金融服务,这也给企业带来了正向激励。”他表示。
原标题:绿色金融体系构建将迎新突破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