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化工园区发展“绿色化工”的实践和探索
上海化工区在发展过程中,是如何打造绿色化工的?上海园区的规划与管理,为绿色发展奠定了哪些基础?园区的绿色发展又有哪些成效呢?今天,我们一起探索上海化工区绿色发展过程中的种种经验,找到绿色发展过程中的4大核心重点!
1
4大布局要点助推
上海园区绿色发展
上海园区的规划跟管理,为园区的绿色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园区绿色发展的过程中,有哪些布局规划值得我们学习呢?
1、一体化理念是规划的基础
上海化工区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要求,通过科学论证和研究分析,在吸取了国际化工基地近百年的开发建设经验并借鉴国际跨国公司和国际化工集中区域的近几十年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五个一体化”的开发理念。
即“产品项目一体化”,使企业与企业按产品链关系,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实现最短空间距离的原料互供,资源共享;
“公用辅助一体化”,有效地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使能源利用最大限度地达到减量化;
“物流运输一体化”,不仅减少了运输成本,大大降低了物耗,从而提高了效益;
“环境保护一体化”的环境建设和管理体系,降低了区域环境和社会风险,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建立在“管理服务一体化”上的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体系,充分减低企业商务成本,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
“五个一体化”的开发理念顺应了城市规划和工业布局调整的要求,符合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的原则,是实践循环经济和低碳发展、实现绿色化工的有效手段,也是上海化工区发展的基础和主要途径。
2、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是规划的核心
总体发展规划
产业发展规划
明确“在接近城市用地的地块,布置对居住和生活污染干扰小、风险低的生产装置,而将可能发生“灾害风险”的三级石化装置布置在远离城市的海边。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从空间布局、形态、土地使用、综合交通、市政公用设施等方面提出了详细的规划要求。
园区规划——科学规划
园区形态规划符合城市总体规划,规划合法合规;
园区产业规划符合城市产业发展规划、符合化工行业国家发展规划。
化工园区的规划应能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适应化工行业升级的需要。
化工园区应制定完备的各专项规划,包括市政配套(上水、下水、电力、蒸汽、浙江宁波通信等),消防、安全、环保等
化工园区应实现多规合一(产业、形态、土地、交通、安全、环保等)。
化工园区规划面积应和拟发展的化工产业规模相适应。
园区规划——布局合理
建立了完善的项目准入制度,从产业政策方面对入区企业的设备、技术、工艺提出了严格要求,并在项目环评阶段对企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风险控制防范提出了不低于项目引进国的要求。
此外,园区采取了南重北轻的布局原则,将重化工、危险物质使用储存量大的企业布置在了靠海边,远离居民区的南区,而在北区主要布置了轻化工和精细化工企业,以控制环境风险。
3、综合性、系统性、市场性是规划的关键
综合性:化工园区规划包含产业地区、行业发展的特征。
系统性:包含各种概念的统一。
市场化:具有灵活性能够适应市场的发展要求。
4、安全、环保、风险可控是绿色发展的保障
风险可控——环保
全面落实规划环评的各项要求;
园区严格准入要求,建立安全环保准入的负面清单
园区建立环境监控体系、安全监控体系等管理措施和安全环保管理部门;
园区采取相对封闭式管理,设立合理的专业消防设施、污水处理设施和危险废物处置设施
园区配备专业的安全监管队伍和环境监察队伍;
园区开展定期的全面的污染源、环境质量的监测;
园区的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除全面达标外,应能持续减排;园区的环境质量应持续改善。
风险可控——安全防护
园区应建立统一的应急响应中心,将接处警、指挥、辅助决策和信息系统集于一个平台,实现风险管理的综合功能。
园区应建立生产装置、企业和园区的三级风险管控体系,并建立针对有毒有害气体、污染废水等环境污染和火灾、爆炸、泄漏等多级的风险防范措施。
园区应制定统一的总体应急预案和各专项应急预案,定期演练,持续完善。
园区应配备相应的应急物资,建立园区的疏散机
风险可控——环评
上海化工区自2002年开始至今已开展了三轮区域环评,每轮环评均对控制园区环境风险提出了要求。
2002(第一轮):
1、遵循事故风险最小化、以人为本的原则优化危险源布
2、强化危险物质、装置和设施的监控和限制。
3、建立环境风险事故决策支持系统和应急监测系统。
4、园区周边建设防护林带,控制周边区域人口发展。
5、建立海上风险联合防范体系
2008(第二轮):
1、选择先进工艺,对工业发展规模进行适当限制。
2、对重大危险源的布局和在线量进行适当限制,50003以上危险物质储罐只设在南区,单套装置光气在线量不大于12.9吨。
3、主要生产装置周边设置1km为限制带、1-2km为控制带、23km为防范带。
4、建设宽度为250米的防护林带
5、建立企业、园区和区域三级应急体系。
2015(第三轮):
1、严格执行2008年环评要求。
2、严格控制北区靠近敏感目标地块有毒有害物质和恶臭物质使用。
3、丙烯腈和氯气发生源应布置在中央河以南。
4、提升环境监测能力,环境自动监测网络建设。
5、完善应急响应中心建设、提升指挥能力。
6、提升事故废水次生污染防范能力
7、控制周边城镇和海域的发展。
2
6种主要做法
见证园区绿色发展成效
1、坚持科学规划,努力实现集约、安全、可持续的绿色发展。
坚持科学规划是化工园区发展绿色化工的基础和前提。根据合理的区域规划和产业布局结构,发挥相关产业关联度特强的优势,大大提高了资源密集化和集约化,实现了生产技术先进,经济效益良好,环境保护起点高的预定目标。
根据产业规划制订的区域安全和环境规划,给产业的发展确定了环境的容量和控制要求,确保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有效控制风险和污染,保护环境。
在科学规划好发展的宏观目标前提下,制订各类详细的形态和配套专业规划,避免了发展的盲目性和资源的浪费,使得开发建设更集约。
①产业规划:
2002年编制并经国家发改委批准“上海化工区发展规划”
2007年修订编制了“上海化工区产业发展规划”
2010年编制了“上海化工区十二五发展规划”。
②形态规划:
1999年编制了上海化工区总体规划,2001年编制了化工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02年及以后分别编制了消防、电力、港口、绿化等多个专项规划。
③区域安全规划:
在2009开展了化工区区域安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2010开展了园区区域安全的规划。
④区域环境规划:
《上海化学工业区区域开发环境影响报告书》,针对当时规划的23.4平方公里范围的总体产业规划,从环境保护和区域可持续发展角度论证了开发区选址、布局、产业结构、开发方式和开发内容的合理性,并对园区污染排放的总量控制、综合污染防治措施、集中污水处理和危险废物处理、环境监测和环境风险管理等提出了详尽的要求。
2007年在新一轮发展以及范围扩大到29.4平方公里的情况下再次委托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编制了《上海化工区产业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参与编制了更大范围的《上海市杭州湾沿岸化工石化集中区区域环境影响报告书》。
2、不断完善“五个一体化”模式,积极促进园区经济的绿色发展。
①逐步完善园区产品链
建立了氯气的多次循环利用
实现了含C4废料的循环利用
完善上海化学工业区核心产品链--乙烯产品链、氯化工产品链、光气化产品链。
②全面建设“一体化”的公用配套工程
污水处理一体化:区内各企业通过各自专用管道或槽车的形式将各自生产性废水输送到园区统一的污水处理公司进行处理。
危险废物处理一体化:区内产生的所有危险废物均由区内有害废 料处理公司负责处理。
物料传输一体化:区内企业间物料等输送均可租用公共管廊,布设专用传输管道进行,这种输送方式大大降低了物料运输成本和运送风险
③全面提高土地、水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利用安全防护带建设绿化隔离带:自开发建设以来,上海化学工业区已建设完成了长7公里,宽250米的绿化隔离带,有效的减小了化工区的环境风险。
利用高压走廊建设生态湿地:为提高土地资源和淡水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上海化学工业区利用区内无法进行工业生产项目建设的高压走廊土地,建设了生态湿地,对污水处理厂排放污水进行进一步的生态处理。
目前,生态湿地植物长势良好,污水处理功能初步显现。试运行结果显示:湿地对污水SS去除率达到92、总磷去除率达到65、氨氮去除率为56、总油类去除率为34 。
3、全面强化环境管理,保持园区环境友好。
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企业的HSE专职管理机构、园区专门成立环保办公室、涉及两个区的环保部门协作监管、市环保局及各个专项管理机构直接监管。
有效的环境监控体系:环境监测是推动区域环境保护和污染物排放控制的基础。自开发建设以来,市、区和化工区管委会通力合作,在园区内开展了大量环境监测工作。
主要有:
1、自动监测站
建设2004年建设常规因子的自动站,开始对园区SO2、NOX和PM10
等空气质量常规指标进行实时监控。去年建设了超级站,开始了园区特种大气环境状况自动监测站的建设,该监测站在监测空气质量常规污染因子的同时,还结合园区企业污染物排放特点,从美国引进了最先进的长光程傅里叶红外监测设备,对包括挥发性有机物(VOC)在内的园区特征污染物展开全面监测。
2、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在中法
水务总排口和有机废水排口各安装了一套包含TOC、PH 值等因子的在线监测设备;要求联恒异氢酸酯、巴斯夫聚氨酯、天原华胜、拜耳等公司在企业雨水排口安装了pH计等在线监测;太古升达、赛科、漕泾热电、漕泾电厂、德固赛等5家公司在废气有组织排口包含SO2、NOX等因子的在线监测设备;要求巴斯夫聚氨酯、拜耳等公司在有组织排口安装针对其特征污染物的在线监测设备,并定期将相关监测数据上报管委会。
3、委托监测
2002年以来,在市环保局的支持下,园区委托市环境监测中心开展了8次大规模的区域环境质量监测,并撰写综合报告对污染物浓度变化趋势进行全面分析。
4、执法监测
截止2010年底,市、区各级环保部门累计对园区企业进了近200余次的各类执法监测。
5、信访监测
2001年以来,针对周边居民异味、噪声的投诉开展了多次信访专项监测,对居民投诉的问题给予了准确解答,及时化解了厂群矛盾。
4、鼓励推动企业层面的绿色发展
①帮助开展循环利用的企业落实优惠政策
积极贯彻国家和上海市在循环经济和资源节约方面的财政、投资、税收等政策方面的优惠措施,确实有效的将各项鼓励政策落实到位。
组织赛科、天原华胜、巴斯夫化工、热电联供等企业申报国家和本市资源节约、环境保护预算内投资项目,帮助企业获得了财政补助等方面的实际经济效益,让企业获得了发展绿色化工的源动力。
②建立绿色化工经验交流平台
召开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和低碳发展论坛,邀请大型国际跨国企 业介绍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和低碳发展的先进经验,帮助企业拓展绿色化工的思路,提高企业开展绿色化工的积极性。
5、建立高效全面的安全环保体系
高效的应急响应体系
先进的环境监控系统的运用
上海化学工业区配备了先进的SAFER大气扩散模型,可根据现场危化气体泄漏信息、相关传感器的检测信息和实时气象信息,结合空间地理信息数据库,分析危化气体的扩散方向、扩散速率和影响范围,为应急救援、区域封锁、人员疏散提供科学、高效和即使的辅助决策信息。
6、形成了经济增长、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与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
经济高速增长
单位产值资源消耗逐年下降
污染物排放保持在低位
工作成效得到肯定
3
4大核心重点
打造绿色化工未来
1、确立理念是前提
上海化工区在开发建设之初即将提升、整合上海化工产业的水平、改善城市环境、实现工业向园区集中作为开发建设的指导思想,在开发建设工程中更是将目标瞄向国际一流、亚洲最大、最集中的石化基地,并由此确立了五个一体化的开发理念。
2、科学规划是保障
坚持科学规划是化工园区发展绿色化工的保障。根据合理的区域规划和产业布局结构,发挥相关产业关联度特强的优势,大大提高了资源密集化和集约化,实现了生产技术先进,经济效益良好,环境保护起点高的预定目标。
针对化工区的开发建设上海化学工业区委托环评单位在2002年编制了《上海化学工业区区域开发环境影响报告书》、2007年编制了《上海化学工业区产业发展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和《上海市杭州湾沿岸化工石化集中区区域环境影响报告书》,为化工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
3、先进技术是支撑
发展绿色化工离不开先进技术。从企业层面,先进技术可以提高效能,节约成本,从园区层面,先进技术可以解决资源充分利用、产业无缝链接。
4、资金投入是基础
发展绿色化工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产生经济、社会、环境的协 调发展,各类涉及循环经济的项目建设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只有充足的资金投入,才能获得预期目标。
除此之外,我们要知道
1、走园区化道路是石油化工产业发展的高级阶段:石油化工从沿河沿江到沿海布局,从独立建厂、大型基地到化工园区,从简单的 区域划分到充分考虑资源、环境、安全、市场等多重因素,园区化发展可以实现集约化,是其高级阶段。
2、走一体化之路是实现绿色化工的有效途径:一体化是集约、节约、效率的体现,尽管存在垄断化和连锁效应。
3、安全第一、环境优先是实现绿色化工的基本保证。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