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土壤健康成为了各方关注的焦点,污染土壤的治理与修复也一直是困扰农民的难题。在近日举办的首届土壤健康与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交流大会上,专家指出,目前土壤污染治理的技术研究已经颇具成果,但在科研成果的转化、农民对技术的掌握方面还存在许多难题。专家建议政企学研联合起来,形成治理技术落地和推广的合力。
土壤污染呈现出交叉性和复合性
土壤污染一直是困扰耕地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集约化的发展,土壤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重金属污染、酸化盐碱化、板结硬化等一直困扰着广大农民。
与此同时,针对土壤修复与治理的技术研究也一直在进行。中国土壤学会副理事长徐明岗将污染土壤修复的技术划分为物理、化学、生物以及工程修复技术,利用固化分离、化学淋洗、植物修复等手段,吸收、降解或转化土壤中的污染物,使污染物的浓度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并逐渐恢复土壤的各项功能。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近年来,土壤污染更多地呈现出交叉性和复合性,这无疑提高了土壤修复与治理的难度。徐明岗说:“特别是在经济发达的南方地区,土壤污染的影响元素越来越多,污染区域化、复杂化现象非常普遍。”因此,当前土壤污染的治理不能单靠某一种技术来解决,而更需要组装农艺、生物、工程等技术措施,将污染修复、土壤改良和地力培肥整合起来,形成一套规范化的土壤修复模式。
以我国东北黑土地为例,针对目前黑土结构变差、地力等级降低、耕层变薄、微生物多样性下降的问题,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魏丹认为,土壤的修复需要分“治病—提升—精准管理”三步走。“遭遇连作障碍、土壤侵蚀、病虫害、酸化以及盐渍化的土壤,要消除障碍,对症下药,采用微生物调控、调酸改土,并通过免耕和秸秆还田,最终形成健康、肥沃的耕层。”
“技术模式要可复制、能落地、接地气。”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质量建设处处长杨帆表示,该中心印发的《2018年耕地质量保护提升技术示范工作指导意见》中指出,要因地制宜选择农艺、生物、工程等技术措施,组装土壤改良、地力培肥、治理修复技术模式,并积极探索构建有利于耕地质量保护提升常态化实施的组织方式、服务机制和政策框架,促进长效机制建设。
修复与治理技术要可复制、能落地、接地气
如何有效地集成组装一批可复制、能落地、接地气的技术模式,从而更好地实现土壤修复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并得到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雷梅有着深刻的理解。“做这个领域的理论研究和技术研发,就必须要和土壤污染修复的市场紧密结合,解决区域化、标准化、装备化和资源化四个问题。”她说。
据雷梅介绍,区域化就是“在哪里用”,就是根据不同污染地区的污染类型、人口、地形地貌特征、种植结构的特征,来设计不同的土壤污染修复方案。“以湖南常德的示范区为例,轻污染地区可以用植物阻隔、钝化修复,中污染地区采用间作修复,重污染区采用植物萃取修复,根据不同土壤的状况,因地制宜设计和实施对应的修复治理方案。”
标准化则是“怎么用”,是指土壤修复工程实施的规范技术流程。“土壤修复产业会经历这样一个过程,那就是从小规模的田间试验入手,经过技术参数的摸索调整、大规模的试验应用、工程推广和辐射带动,最终形成一个完整而健康的产业体系。”雷梅认为,这期间必须要有技术部门科学的修复技术指导和工程运行机制,确保土壤修复的效果,避免二次污染。
“但最重要的,还是资源化,也就是怎么样用好技术。”她说,“如果没有给当地农民提供一整套与当地产业结合的技术模式,他们是很难接受的。”在集成组装土壤修复技术模式的基础上,必须要追求修复效果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在最开始,农民都对我们的技术持怀疑态度,也并不认为修复和治理土壤能为他们带来切实的经济效益。所以我们选择与当地的特色产业结合,提供高效的科技服务,形成适合当地产业的区域化工程运行模式。”
在广西环江,雷梅和她的团队在示范区结合当地种桑养蚕业,通过植物萃取和田间修复,帮助重金属污染地区延长了桑枝收获、木耳种植、有机肥制造、蚕丝品制造等产业链条,在当地形成了一整套围绕土壤修复技术的产业模式,不仅有效修复了土壤,还增加了农民的收益。
土壤修复进入新阶段
今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土壤污染防治法》,为土壤修复技术的产业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土壤修复产业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就全国来看,目前许多地区都面临着土壤重金属污染和农作物重金属超标的问题,土壤状况的改善、土壤修复产业的发展,需要联合政企学研的各方力量。
自2015年以来,国家出台了许多土壤保护与利用的政策,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启动了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项目。到2018年,通过秸秆还田、缓坡垄作和轮作休耕,试点县耕地质量的高压力得到了缓解。杨帆表示:“从黑土地保护项目2017年的监测数据来看,17个项目县的预期目标都完成得很好。今后,我们将在之前项目的基础上,从中选择8个县进行整建制推进,创新完善服务机制,引导和发动社会力量保护土壤健康。”据她介绍,仅东北黑土地的保护与利用,目前已经总结形成了5大类共17个集成技术模式,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提升3%以上,土壤容重下降,板结状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土壤肥力指标全面向好。其中,内蒙古、吉林的试点区耕地质量提高了0.5个等级。
而在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所研究员马义兵看来,做好农田重金属污染的风险管控十分必要,重点区域的风险等级、治理途径、管控措施和落实机制都需要确定和规范。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研究员赵晓军认为,当前急需构建好全国土壤环境监测的国家网。“目前我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数据不够全面和仔细,急需做一次新的详查,更新全国土壤状况信息库,并配备相应的采样队伍、制样基地、化验室等,建立土壤电子台账,这不仅有利于土壤污染的风险管控,也是《土壤污染防治法》每十年至少组织开展一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普查的要求。”
就科研院所来说,科技部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主任贾敬敦表示,目前在种植业的研究领域,存在着严重的结构性问题,绝大部分的科研力量集中在良种、良法的某一个方面,对于良田的重视程度不够。“土肥是一个跨学科的问题,研究的是空气、土壤、水分之间的关系,涉及农产品质量,也涉及环境。”他认为,目前土壤修复领域的研究应注重关键技术和科技成果的转化研发,以领军科学家、科学家团队的力量,配合实验室、创新基地等科研设施和平台的建设,支撑科研能力的提升,关注和解决良田的问题。
除此之外,企业作为市场中最活跃的主体,不仅了解土壤修复与治理中最迫切的需求,也具备科技创新的活力,是科研成果迈向农田的桥梁,也是政策和技术落地的有力推手。记者在会上看到,河南清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带来了土壤重金属拮抗—钝化修复技术,甘肃昊洲肥业有限公司的凹凸棒矿物肥能够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和水热条件,北京新地标土壤设备有限公司也带来了各类土壤采样和制样设备,受到了参会代表的关注。
健康的土壤事关农作物产量的安全和质量安全,也事关国人的健康。我们能够看到,研企合作促进了技术成果的产品转化,政企合作让试点示范效果更好。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在土壤修复事业中,日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未来,随着全社会土壤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土壤修复将成为商机无限的新“蓝海”。
原标题:土壤修复还需政企学研合力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