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发展的中国城市,正遭遇垃圾“围城”之痛,如何化解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上强调,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关系13亿多人生活环境改善,关系垃圾能不能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
在成为先行试点垃圾分类的两年以来,清水塘街道积极在社区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广泛挖掘红色资源培育绿色理念,发扬红色精神引领绿色发展,推动垃圾分类深入到生产的每个环节、生活的每个领域、生态的每个角落。为深入学习先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做法,找准不足,补齐短板,进一步提升长沙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成效,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市区对城区生活垃圾处理情况进行调研,通过实地察看、交流研讨,以及对大量统计资料的分析研判,形成了如下调查与思考。
一、长沙市生活垃圾现状
据统计,目前长沙全市生活垃圾日均产生量7000多吨,且以每年10%的速度迅速增长,垃圾运输、中转、填埋费用达6亿元,唯一的生活垃圾处置场黑糜峰填埋场已不堪重负,预计使用年限不超过10年。传统填埋方式瓶颈凸显,将各类垃圾混合收集,看似简单易行,却增加了后续处理难度,也对环境造成了危害。据悉,长沙现已基本实现大中型餐饮单位(15桌以上)餐厨垃圾集中收运。2017,长沙市城管部门还在开福区试点启动了小餐饮单位餐厨垃圾“分散收集、集中转运”的全覆盖模式,每天对小型餐饮单位收集量达25吨,试点效果良好。2018年初,长沙市日处理5000吨清洁焚烧项目调试运行,标志着构建了集垃圾集中中转、以焚烧为主、填埋为辅、餐厨全资源化利用的生活垃圾中转处理体系。截至目前,全市已打造了开福区清水塘社区、雨花区枫树山社区等一批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社区,省政协机关、省委统战部机关、长沙县城管局机关等一批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公共机构,国防科大附小、长沙市一中等一批生活垃圾分类学校,启动了岳麓区大件垃圾、园林绿化垃圾、芙蓉区朝阳街道农贸市场易腐垃圾、高新区园林绿化垃圾等一批资源化利用项目。
尽管长沙市垃圾分类工作起步较晚,但已具备了较好的基础,具体表现在:主管部门从上述废品回收及资源化工作中已吸取了相关经验;社区居委会体现了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大部分居民逐步加强了环保意识,对公益事业和活动具有较高的热情。
二、目前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存在以下几大问题:
生活垃圾分类就是在源头将垃圾分类投放,并通过分类的清运和回收使之重新变成资源,可以从源头上减少垃圾的数量,循环利用社会物质资源。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可以减少垃圾运输过程中的环境污染,有利于营造清洁的城市环境;同时,对各种垃圾分别进行针对性地处理,可有效地减少环境污染和土地占用。目前国内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试点的效果欠佳,主要原因在于分类标准不一,而清运、中转和终端处理环节又缺乏相应配套。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
1、政策制定缺乏完整性、可执行性,监督体系和奖惩体系缺失。使得垃圾分类不能很好地成为一个长效机制发挥作用。
2、中端垃圾运输环节,垃圾分类标准设计不够具体,分类设施标准有待统一、垃圾回收利用体系分散。垃圾的“混装、混运”现象严重,多数城市更依赖于环卫部门或垃圾站的“二次分拣”。即使居民按照分类规定进行了垃圾分类投放,但在中端垃圾运输环节时垃圾车还是混装拖运,所以民众认为这是徒劳无益的事,降低了分类的热情。大家感觉政府在垃圾分类问题上对民众的教育、引导不足。
3、由于“卖废品”、“拾荒”等现象的存在,垃圾分类的“含金量”被削减,垃圾处理收益压缩,垃圾分类的经济效益太低,造成无法形成良性循环的行业规模。
4、前端垃圾分类环节,民众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意识不强、垃圾分类设施不足,现在人们对环保的重要意义已有较深的认识,也不缺乏参与环境保护的愿望和热情,但要转化为实际行动,形成良好习惯,还需要很大的努力。它要求人们改变旧的丢垃圾习惯,培养环保的垃圾排放习惯。
5、市民垃圾分类知识不足。很多市民搞不清楚哪些是可回收垃圾、哪些属于不可回收垃圾,就连一些保洁、清运人员也是概念不清。
6、末端垃圾处理环节,能力不足亟待改善,在末端处理层面,处理能力十分不足,垃圾基本都是直接压缩后填埋,黑麋峰垃圾填埋场当时按照日填埋1800吨的量预计使用34年,而现在长沙市日填埋生活垃圾高达6000吨,预计使用年限不足10年。
三、国内外生活垃圾分类的方法
当今社会对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再利用已非常重要,生活垃圾分类早已成为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何使垃圾变废为宝,实现垃圾的资源化,垃圾分类回收是最好的出路。许多发达国家的垃圾分类已经实施了几十年,而且效果明显,此外,全国各地的多个城市如上海、厦门、深圳也积极开展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开始了将生活垃圾转化为资源、减少垃圾处理量的有益尝试。
1、国外生活垃圾分类的方法和经验
德国、韩国、日本等国家均是垃圾分类处理较为完善的国家,除了相对完整的垃圾分类制度,国民的生活垃圾分类意识也非常高,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从源头将垃圾分门别类地装入不同的垃圾袋,投放时按类投放。例如在德国,据统计每个家庭每月最少要花费16元左右来购买分类垃圾袋,且一旦被发现垃圾类别有误或者垃圾袋中含有水份都会承受相应金额的惩罚。德国还采用具有压缩功能的车辆来运送垃圾,一些体积较大的家具类垃圾在装车之前会经过压碎处理,垃圾运输全部采用封闭式车辆。
日本制定并实施相关法律对垃圾分类处理进行规范,如《废弃物处理法》、《关于包装容器分类回收与促进再商品化的法律》,《家电回收法》、《食品回收法》等与垃圾减量相关的法律。法律要求公民如发现胡乱丢弃废弃物者请立即举报。法律之外,日本还从细节入手对垃圾分类进行长期宣传,日本居民要按照规定的日期和时间段在规定的场所扔垃圾,由当地地方政府负责回收。日本有的行政区会在年底给每一家住户送上第二年的垃圾投放“年历”,上面配有各种类别垃圾的漫画,帮助人们进行垃圾分类,更重要的是,在“年历”上每个月的日期会用不同颜色来注明垃圾收集日的信息:每一种颜色代表哪一天可以扔哪类垃圾。即使没有“年历”,居民也可以通过市报、政府官方网站等方式了解到垃圾收集日的具体信息。垃圾分类环保教育从幼儿园就开始了。在幼儿园,孩子就被教育吃东西不能剩下来。到了小学的高年级,就让他们了解环境问题对生活所带来的影响。学校还会组织学生参观居住地的垃圾处理厂,“每天有多少垃圾送到处理厂,每天处理能力是多少,如果没有做好垃圾分类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学生都能亲自看到问题所在”。初到日本的外国人需要到居住地政府进行登记,这时往往就会领到当地有关垃圾分类的宣传册等说明文件,这类宣传册通常包含多种语言。对于社区新入住的居民来说,一般在入住第一天就会收到有关垃圾分类的说明和垃圾收集日的时间表。
2、国内生活垃圾分类的方法
厦门市
目前厦门市93%的居民小区和42%的农村地区已开展生活垃圾分类,2018年底前全市全面推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垃圾分类知晓率达100%、参与率超80%。2018年第二季度,国家住建部通报垃圾分类检查评分排名,厦门市总成绩排名第一。在多年的探索实践中,厦门市总体上按照“七个相结合”的工作思路和办法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延伸阅读:
国外垃圾分类处理|瑞典用真空垃圾收集与沼气 助力可持续城市发展
(1)坚持环保与人文相结合,城市文明底色更加彰显
一是让绿色环保理念“深植”人心。把生活垃圾分类绿色环保理念与人文环境的缔造相结合,将生活垃圾分类宣传融入市民生活中,让市民在潜移默化中变成绿色环保理念的积极践行者。二是让垃圾分类意识“助推”素质养成。把推行生活垃圾分类纳入基层文明创建,作为市民文明行为示范点的一项重要指标,并结合文明行为规范、厦门会晤市民文明公约等宣传,让“垃圾分一分、环境美十分”成为全体市民的共识和自觉行动。
(2)坚持教育与立法相结合,垃圾分类基础更加扎实
一是教育先导,从“要我分”到“我要分”。垃圾分类教育从“娃娃”抓起。编写全省首套中、小学及幼儿园三种版本的垃圾分类教材,把垃圾分类知识纳入教学体系。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改变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效果。二是党员带头,影响带动社会各界广泛参与。以党群组织为表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机关企事业单位、驻厦部队、省部属等单位纷纷响应。三是法治护航,出台全国首部垃圾分类法规。出台实施全国首部全链条管理、全过程控制的垃圾分类法《厦门经济特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建立了责任人制度、举报奖励制度、信用监管制度等,使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走向依法推进的轨道。
(3)坚持政府与社会相结合,共同家园意识更加强化
一是全面统筹,大力度推进。成立市级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市长担任组长亲自抓,市委副书记担任常务副组长具体抓,市四套班子相关领导任副组长;各区把生活垃圾分类作为“一把手”工程,认真落实属地责任;职能部门落实行业管理责任,部门协同、齐抓共管。二是共建共享,全社会参与。坚持共谋、共建、共治、共享、共评理念,把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融入基层党建、文明创建、社区自治中,分层分系统组织垃圾分类管理人员培训90多期、3万多人,实现全民动员、全民参与。三是政策引导,市场化运作。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制定激励措施,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建设运营。如制定“以奖代补”机制对物业企业公司进行表彰奖励;以市场化运作为主、政府补贴为辅,建立收集、转运、处理三位一体回收物资源化利用体系;按“保本微利”原则、通过特许经营方式,鼓励社会企业参与厨余垃圾和餐厨垃圾处理工作。
(4)坚持软件与硬件相结合,分类运作体系更加完善
一是管理机制与配套制度并举。明确市、区政府职责,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协调机制;建立考核和问责机制。突出公共机构及国有企业带头示范作用,明确镇(街)村(居)属地管理责任。配套出台考评办法、大件垃圾管理办法、餐厨垃圾管理办法等20项制度,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全程有法可依、有规可循。二是强化责任与奖惩激励共促。制定垃圾分类工作实施细案,层层签订责任状,聘请督导员桶边督导;实施积分奖励机制,对低值可回收物实行财政补贴,对回收企业回收箱进社区给予资金补助;采取定人定岗定责方式,依法查处生活垃圾违法行为,劝导纠正违反生活垃圾分类行为近7000起,分别对物业公司及相关个人进行行政处罚。三是前端收运与后端处理齐抓。在前端,居民小区统一配备分类垃圾桶,全市布设垃圾分类桶30万个,每日清洗、定期消杀;配齐分类运输车辆,市政集团购置厨余垃圾转运车90辆,有害垃圾运输车9辆。厨余垃圾采取公交化直运模式,封闭转运,防止二次污染;在后端,已建成集有害垃圾处理(包括工业危废)、厨余垃圾处理(包括餐厨垃圾)、其它垃圾处理于一体的生活垃圾末端处理体系,并因地制宜建设大件垃圾、绿化垃圾、建筑垃圾等处理设施。
(5)坚持节点与日常相结合,常态长效机制更加健全
一是逐阶段攻坚。推开阶段抓示范引领,确定20个小区和45所学校作为示范点;全面铺开阶段抓“盲区”,针对民营企业、非星级酒店、农贸市场、无物业小区等盲点区域,采取辖区属地管理牵头兜底、部门行业管理联动协同机制;提升阶段抓垃圾直运、抓“混装混运”、抓高楼撤桶,通过购买餐厨垃圾直运车,减少中转环节。二是全过程考评。实行周调度、月例会、现场协调会等制度,及时协调解决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存在问题;建立随机暗访机制,每月在新闻媒体、微信平台公布考评结果排名;采用专业考核和第三方考核相结合方式考评,并将考评结果以2%的权重纳入年度工作绩效考评,层层传导压力。三是常态化执法。按照网格化管理规定,采取定人定岗定责方式,依法查处生活垃圾违法行为。全市主城区共出动执法人员2.5万多人次,进社区280批次,劝导纠正违反生活垃圾分类行为近7000起,分别对物业公司及相关个人进行行政处罚。
(6)坚持城市与农村相结合,垃圾分类覆盖更加全面
一是以城带乡,“一盘棋”推进。把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与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建设相结合,根据农村实际,分别按城郊村(含村改居)与纯农村(偏远村)两类分别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建立区、镇、村三级督导机制,形成城乡一体分类模式。二是城乡统筹,带动城郊村。考虑城郊村地处城市建成区边缘的实际特点,发挥城市垃圾处理设施设备集中收运、集中处理的优势,防止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城郊村总体上按城乡一体化模式推进,纳入城市生活垃圾收运体系。三是因地制宜,抓好纯农村。按照就地处理和减量原则,实行就地处理消纳,减少外运和二次污染,增加资源利用率。如厨余垃圾能通过“过腹消化”、就地堆肥等方式处理;有害垃圾设置投放点,将农药瓶、废旧电池等收集到投入点,获取积分兑换生活用品,确保有害垃圾全收集。
(7)坚持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垃圾分类方式更加智慧
一是信息化监管。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数字监管系统建设,建成全省首个餐厨垃圾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餐厨垃圾产、收、运、处全流程信息化监管。完成智慧环卫平台建设。不断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收运APP平台。二是智慧化试点。先锋营小区、信隆城小区等引进智能化垃圾分类系统,成为首批利用“互联网+”进行垃圾分类的试点小区。手机刷二维码即可领取垃圾袋;垃圾袋设置专属二维码,可溯源;废旧纸皮可自动称重并同步积分,积分可兑换日用品。三是资源化利用。引入社会资本和先进技术建设厨余垃圾处理厂对每日分出的700吨厨余(餐厨)垃圾进行有效处理、依托国有企业对玻璃瓶等低价值回收物进行处理作为建筑材料等,使垃圾“变废为宝”,达到了资源化利用的目的。
上海市
自2011年起,上海开始推进新一轮的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并连续7年将此项工作列为上海市政府实事项目加以推进。今年,上海将垃圾分类减量作为重点工作之一,先后出台《关于建立完善本市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的实施方案》和《上海市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建设行动计划(2018年—2020年)》,希望大力推进,并在诸多瓶颈、难题方面取得新突破。
(1)顶层设计不断完善。市委书记、市长多次深入基层调研并指导垃圾分类工作,强调 “要用5年的时间,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源头减量、全程分类,末端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等批示要求,2018年先后出台了《关于建立完善本市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的实施方案》、《上海市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建设行动计划(2018-2020年)》。
(2)各环节配置加强标准化建设。强化源头分类引导,发布了《上海市家用分类垃圾桶技术规范(试行)》和《上海市家用分类垃圾袋技术规范(试行)》,截至7月份,全市完成全部道路(4万余个)道路废物箱标识更新及3000多座垃圾箱房(占居民区约30%)定时定点分类改造。改造分类中转设施,全市大型中转站全面实现干、湿垃圾分类转运功能,同步设置湿垃圾专用集装箱,到8月底,全市已完成在用400余辆湿垃圾专用车辆配置和规范喷涂,50%大型中转站分类改造。持续加强末端设施建设,通过兼职或专职驻点干部督办,保障规划确定的末端处理项目顺利推进。
(3)推进“可回收物专项收运体系建设,实现“两网融合”。2018年,市政府正式将“建设2000个再生资源回收服务点,推进站、场建设”纳入实事项目。至8月底,全市已完成1375个资源回收服务点建设,建成分拣中转站38座、资源回收集散场2座,已完成全年任务的70%,初步建成了信息计量统计平台,稳步培育各主体企业,成效也很明显,两网融合系统回收量已达到日均900余吨。
(4)推行“定时定点”投放和绿色账户规范管理,提升源头分类实效。全面落实垃圾分类居住区的“定时、定点、定类、定员”制度(非定时定点服务期间,开放误时分类投放点),通过定时定点投放,规范居民垃圾分类行为,提升源头分类实效,提高群众的感受度。同时,严格绿色账户积分管理,紧密结合分类积分与居民分类投放行为,禁止“人情分”、“乱积分”的行为。目前,随着垃圾分类的逐步推进,我市居民对“定时定点”模式的认可度得到普遍提高,从上海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5月份发布了一份专题电话调查结果(电话成功调查2000位市民)来看,显示上海83.2%以上市民的支持定时投放垃圾,其中65.6%的市民支持定时、定点投放垃圾。
(5)大力开展社会动员,加强部门协同,形成社会合力。一是党建引领机制逐步得到推广,在街镇强力推进下,基层党组织、居委、业委、物业等积极性大大提升,形成了“四位一体”联动机制。二是社会宣传氛围不断好转。全市制作不同场所的垃圾分类投放宣传手册约4万份。在上海电视台、解放日报、新民晚报等媒体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系列宣传,定时播出垃圾分类公益宣传片。三是党政机关带头先行,加强条线管理部门指导监督力度。由市机管局牵头,依托公共机构节能工作联席会议工作平台,结合卫计委、教委等条线力量,以机关、学校、医院等公共管理服务部门为重点积极推进公共机构单位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延伸阅读:
国外垃圾分类处理|瑞典用真空垃圾收集与沼气 助力可持续城市发展
深圳市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高度聚集,深圳这片不到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超过20000吨,严重威胁着城市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上强调,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关系13亿多人生活环境改善,关系垃圾能不能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历年来,市委市政府将垃圾分类作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采用社会化和专业化相结合的“双轨”战略和“大分流、细分类”的推进策略,完善顶层设计,建立分流分类、宣传督导、责任落实三大体系,努力提高回收利用率和居民参与率,深圳正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垃圾分类之路。
一、加强顶层设计,不断完善规范标准体系
为破解垃圾分类难题,深圳不断强化组织保障。2013年7月1日,全国首个垃圾分类管理专职机构——深圳市垃圾分类管理事务中心挂牌成立,各区垃圾分类管理机构也相继成立。2015年8月1日,《深圳市垃圾分类和减量管理办法》施行,深圳开始全面推行垃圾分类。随后,相继出台3个地方标准和7个规范性文件,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规范标准体系。
为保障制度有效实施,深圳将垃圾分类工作纳入对各区政府的绩效考核,以及民生实事、治污保洁、生态文明考核。2017年6月3日发布全国首份《家庭垃圾分类投放指引》,央视《新闻周刊》节目中评价,此举为垃圾分类工作带来了破局之力。目前《深圳经济特区垃圾分类条例》立法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的推进。通过设立机构、健全机制、树立标准、完善立法,垃圾分类治理体系逐步完善。
二、科学系统推进,“三大体系”力破分类难题
依托顶层设计,深圳立足实际,以社会化、专业化双轨战略为抓手,创新构建“三大体系”,力破垃圾分类工作难题。
(一)建立九大分流体系。对产生量大、产生源相对集中、处理技术工艺相对成熟稳定的绿化垃圾、果蔬垃圾、餐厨垃圾实行大类别专项分流处理。根据家庭生活垃圾的性质和回收利用情况,要求居民对废弃玻璃、金属、塑料、纸类和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废旧家具、废旧织物、年花年桔进行分类。目前,已建立了覆盖全市的分流分类收运处理系统,逐步培育了分流分类体系的产业链,分流分类回收量约2800吨/日,减量效果显著。
一是废旧家具。全市每天产生约800吨废旧家具,通过建立预约回收制度,定点投放、预约清运。目前,全市建成废旧家具拆解、利用设施21处,收运处理大件垃圾670吨/日,资源化利用率超过85%。
二是废旧织物。在全市住宅区(城中村)设置专用回收箱4300个,收运处理废旧织物11吨/日。
三是玻金塑纸。在全市住宅区(城中村)全面设置分类收集容器,回收玻金塑纸26吨/日。
四是年花年桔。每年在元宵前后提前向社会公布预约回收电话,集中开展年花年桔回收活动。2018年元宵前后累计收运处理年花年桔202万盆,再利用花盆94.4万个,回植复种年桔8万株。
五是绿化垃圾。全市市政公园及道路养护每天产生绿化垃圾约700吨,已建成30处中小型处理设施,收运处理绿化垃圾约600吨/日。
六是果蔬垃圾。全市集贸市场、大型商超每天产生果蔬垃圾约400吨,已建成21个处理点,收运处理果蔬垃圾约300吨/日。
七是餐厨垃圾。全市每天产生餐厨垃圾约1800吨,已建成罗湖、南山、盐田、龙岗、龙华等5座处理设施,集中收运处理餐厨垃圾约1100吨/日。
八是有害垃圾。全市共设置废电池回收箱2.1万个,废灯管回收箱1.1万个。2018年上半年全市累计回收废电池36.2吨,废灯管54.3吨。
九是厨余垃圾。在具备条件的居民小区增设厨余垃圾收集容器,并配套设置洗手台,开展家庭厨余垃圾精细分类,集中收运处理量约60吨/日。目前,厨余垃圾收运处理正在向全市推广。
(二)建立宣传督导体系。宣传引导方面,发放《家庭垃圾分类投放指引》497万份,开展资源回收日活动70000余场;公众教育方面,实施蒲公英计划,通过聘请推广大使、招募志愿讲师、建立科普教育基地和微课堂,实现垃圾分类公众教育的规模化和常态化。2018年7月30日,邀请推广大使王石先生和清华大学刘建国教授作为主讲嘉宾,开展垃圾分类大讲堂活动;学校培育方面,组织编印中小学和幼儿园垃圾分类知识读本,在校园开展垃圾分类实践活动,创建垃圾分类示范学校411所;社会协同方面,开展“光盘行动”,成立垃圾分类志愿者服务队,组建公益服务联盟,建立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常态联系工作机制;现场督导方面,组织和发动党员干部、志愿者、热心居民、物业管理人员,在住宅区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定时督导,有效提升居民的参与率和准确投放率。
(三)建立责任落实体系。深圳垃圾分类围绕压实“六个责任”展开。建立深圳市城市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组织推进、检查指导和监督考核全市垃圾分类工作,压实区、街道、社区开展辖区垃圾分类工作的责任;将垃圾分类纳入“低碳节约型单位”创建考核体系,强制要求餐厨垃圾分类,压实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垃圾分类的主体责任;将垃圾分类要求纳入物业管理合同范本和绿色物业管理评价标准,加大监察执法力度,压实物业服务企业在住宅区开展垃圾分类的责任;监督餐饮企业与辖区餐厨垃圾特许经营单位签订餐厨垃圾收运处理合同,压实餐饮企业开展餐厨垃圾分类的责任;督促市场商户分类投放果蔬垃圾,采用小型处理机就地就近处理,或交给辖区餐厨垃圾特许经营单位收运处理,压实集贸市场开展果蔬垃圾分类的责任;明确分类收运和处理要求,严格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流程管理,压实收运、处理企业分类收运和处理垃圾的责任。
三、明确目标导向,提高回收利用率和居民参与率
垃圾分类,归根到底是要提高垃圾回收利用率和居民分类参与率,减少垃圾焚烧填埋量。目前深圳每天生活垃圾产生量约24000吨,分流分类和再生资源回收约6000吨,回收利用率25%。伴随着分流体系不断完善和分类垃圾应收尽收,2020年回收利用率要达到35%以上。围绕着将居民知晓率转化为行动力,已在全市住宅区和城中村配备了6000多组垃圾分类投放设施,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形成了住宅区垃圾分类1.0版本。从2018年开始,通过在住宅区建立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安排志愿者定时定点督导,小区居民的参与率和准确率持续提升,形成了“楼层撤桶+定时定点督导”的住宅区垃圾分类2.0版本。在此基础上,部分小区已开始试行3.0版本,即定时定点分类回收厨余垃圾。未来还计划推行垃圾处理费随袋征收的4.0版本,以此不断提升居民参与率,2020年居民参与率要达到80%以上。
四、生活垃圾分类经验总结
结合国内外生活垃圾分类城市经验,生活垃圾分类的思路不再单纯的是分类投放和收集,而是从分类投放点设置、分类收运车辆配备、分类处理设施建设等三方面,实施生活垃圾全过程分类管理。分类方式将采取“大分流、小分类”的模式,即将餐厨垃圾、装修垃圾、大件垃圾、枯枝落叶等作为大分流的内容,将居民和企事业单位产生的日常生活垃圾作为小分类的内容。小分类主要通过设置分类垃圾桶,辅助设置一些低价值物回收点、电子废弃物回收点、废旧衣物回收点等专项回收站点。
分类收运:在原有的收运系统基础上,针对厨余垃圾(湿垃圾)、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配置专用车辆。
延伸阅读:
国外垃圾分类处理|瑞典用真空垃圾收集与沼气 助力可持续城市发展
主要措施包括
细化分类方式:采用定时、定点投放,优化垃圾投放点设置,精细化管理;
加大监督指导:采用垃圾分类指导员、志愿者队伍,现场指导垃圾分类;
强化经济激励:试行垃圾分类“实名制”、垃圾袋编码等方式,开展积分兑换活动;
加强宣传引导:采用新闻媒体报道、垃圾分类进校园、垃圾分类知识竞赛等形式普及垃圾分类知识,提高居民垃圾分类知晓率和认同感。
五、推动垃圾分类处理工作的建议
参照生活垃圾分类的成功做法,主动学习借鉴国内好的先进经验,树立绿色循环发展理念,站在维护美丽长沙市容环境卫生的高度,结合长沙城区实际,思考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打赢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持久战。
1、政府加大垃圾分类公益宣传力度。垃圾分类是一个慢工活,不可能一蹴而就,对公众的引导、教育也有一个较长的过程,这是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的革命。习惯需要引导,只有通过广泛的宣传和长效的社会管理机制,才能让居民逐渐接受进而自觉进行垃圾分类。要广泛开展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和倡导工作,使公众树立垃圾分类的环保意识。建议将生活垃圾分类知识直接纳入中小学学校课外读物,在学校广泛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教育和实践活动;通过报纸电视广播公益广告的形式,加大宣传力度。
2、改造或增设垃圾分类回收的设施。可将一个垃圾桶分割成几个隔段或建立几个独立的分类垃圾桶,用不同颜色的垃圾桶分别回收玻璃、纸、塑料和金属类包装垃圾、植物垃圾、生活垃圾、电池灯泡等特殊的垃圾。垃圾桶上必须注明回收的类别和简要使用说明,指导消费者使用。为吸引企业参与垃圾环保处理的工作,垃圾桶也可以成为企业广告的载体,企业可以承担制作费用。
3、纠正垃圾管理中的偏差。目前政府在垃圾管理上的重心存在偏差,大量的投资都用于购买垃圾车、垃圾桶等。实际上,城市垃圾逐年快速增多,最终会让我们烧不胜烧、埋不胜埋。加强前端管理,采取餐厨垃圾源头化就地化处理,实现垃圾减量,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这才是最根本的办法。建议以社区为平台,将小区业委会、物业公司和志愿者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实现生活垃圾社区网格化处理。
4、加快末端处理配套设施建设。政府要超前谋划,制定政策,鼓励相关产业链从无到有,逐步建立完善。对餐厨垃圾进行生化处理的垃圾处理厂、垃圾焚烧发电厂等尽快完成选址、施工建设,争取早日建成投产。对于运输和处理流程则尽量做到自动化和可视化。
5、法律法规的认真贯彻落实。要依“法”办事必须先要有“法”可依,应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法律来规定资源循环利用和垃圾分类收集,约束企业或消费者的行为,配套切实可行的垃圾分类标准和方法,既不会让市民觉得过于繁琐产生抵触情绪,又要便于掌握和实际操作。垃圾处理涉及政府部门有十几个之多,比如宣传由宣传部门管,废品回收由商务局管,垃圾由市政管,后续的加工利用和循环经济由发改委和工信部管。各责任主体部门应严格履行职责,齐抓共管,全力推进,才能将工作落到实处。
6、建立生活垃圾回收产业链,扶持垃圾分类处理企业,加快产业化发展。城市生活垃圾回收产业是系统工程,是一项投资巨大的全民事业。通过垃圾分类使生活垃圾成为抢手的资源,通过市场化的运作和财政补贴,使垃圾处理成为一项有利可图的生意,促使垃圾处理公司引进更先进的技术,以期获得更多的垃圾处理权,从而实现政府、居民和垃圾处理企业三方都得利的局面。既可以减少政府在这方面的财政支出,又能带动产业发展促进就业。政府做好服务监督工作,一方面通过减税等手段鼓励、扶持相关企业,建立起平衡的行业格局,使垃圾处理真正成为有利可图的行业;另一方面要做好监管工作,防止企业在垃圾处理过程中对环境的二次污染。
7、建立制度化的长效机制,激励市民参与。以社区等为单位设置旧物交换信息中心,为一些旧货提供交换或交易的平台,变废为宝;对垃圾回收进行奖励,如将可回收垃圾送到垃圾分类站就可领取垃圾分类袋、日用品等,或者玻璃可以换啤酒、塑料可以换塑料制品、废旧电池可以换新电池等。试点后政府可以通过一些地方性政策规章、实施细则,对国家已有的法律法规在具体的可操作性上进行补充,形成制度化的长效机制。
总之,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各级各部门乃至全社会要深刻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按照标准细化,遵循有关原则,一步一个脚印,形成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制度,牢固树立生活垃圾分类,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的坚定信念。落实生活垃圾收集全覆盖的要求,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在全区域内进行到底。
延伸阅读:
国外垃圾分类处理|瑞典用真空垃圾收集与沼气 助力可持续城市发展
原标题:【调研报告】关于对城区生活垃圾分类的调查与思考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