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于江苏南京召开的首届中国土壤修复大会上,1800余名土壤污染防治领域的产学研从业者从技术应对、产业研发等环节盘点了近年来中国土壤污染治理存在的问题与机遇,探索对土壤污染实施精准治理。“最近一次全国范围的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显示,全国土壤环境不容乐观,工矿业、农业等人为因素是主因。”

首页> 环境修复> 土壤修复> 评论> 正文

中国发展土壤修复技术 精准治理污染

2018-12-09 10:06 来源: 新华社新媒体 作者: 刘宇轩 秦华江

在近日于江苏南京召开的首届中国土壤修复大会上,1800余名土壤污染防治领域的产学研从业者从技术应对、产业研发等环节盘点了近年来中国土壤污染治理存在的问题与机遇,探索对土壤污染实施精准治理。

“最近一次全国范围的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显示,全国土壤环境不容乐观,工矿业、农业等人为因素是主因。”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骆永明介绍,包括重金属污染、有机物污染等在内的土壤污染使土壤降低或丧失生产力,危及农产品、地下水和人居环境安全。

2014年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调查公报》指出,中国土壤总超标率为16.1%。从污染分布情况看,南方土壤污染重于北方,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东北老工业基地等部分区域土壤污染问题较为突出,西南、中南地区土壤重金属超标范围较大。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所研究院教授陈梦舫说,对江苏来说,焦化、电镀、印染、农药等化工企业的场地土壤污染与处理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随着城市化的发展,部分化工企业搬迁后,土壤需要修复。

2017年底,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公布了江苏第一批303家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名单,要求属地环保部门督促企业履行环保监测责任,签订土壤污染防治责任书,并向社会公开。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指出,近年来围绕土壤污染防治,虽然国家出台和实施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受外源性和内源性污染的双重影响,中国部分地区土壤环境污染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潜在风险问题依旧不容乐观。

部分行业专家表示,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潜伏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发展多元化的修复技术迫在眉睫。

“行业初期,污染土壤绝大多数采用水泥窑协同焚烧处置或安全填埋等相对简单的技术方式处理。如今,应用热解吸、土壤淋洗、原位热脱附、原位化学氧化、生物修复等先进技术已经成为主流,整体水平与国外同步。”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土壤与地下水修复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李书鹏表示,修复技术的多元和进步为修复工程应用创新提供了可能。

骆永明介绍,生物修复是目前比较好的土壤修复方式,包括种植超积累植物、微生物等方法。“如伴矿景天等超积累植物,可以快速将镉元素向地上部分运输。通过冬春修复、夏秋稻作的循环方式,植物修复后的土壤重金属镉含量将降低50%。一些特殊的植物焚烧后,还可以收集提炼金属。”

“中国最近十年在土壤治理上,从理论到技术装备都有长足发展,但和国外污染治理技术还有差距。现在不仅要为治理而治理,更要考虑系统解决方案。”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所长沈仁芳说,土壤修复涉及农业生产、资源再利用等延伸环节。

目前,土壤修复领域已经吸引社会资本积极介入。据行业机构测算,中国土壤污染防治修复产业的产值在环保产业总产值中占比不足1%,远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30%的比重,表明中国土壤修复市场有可供深挖的潜力。

业内人士预测,按照2016年实施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国土壤污染的恶化形势将在2020年得到有效控制,随后进入良性发展阶段。土壤修复市场的大门也将向社会资本持续敞开,有望开辟出行业发展更为可观的蓝海空间。

延伸阅读:

土壤修复受热捧 环保市场再升温

原标题:中国发展土壤修复技术 精准治理污染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