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吕静):各位女士、先生、各位新闻媒体的朋友,大家上午好,我是科技部新闻发言人吕静,欢迎大家来到科技部,参加今天的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18年度报告新闻发布会。今年5月份,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良好的生态

首页> 环境监测> 评论> 正文

文字实录|《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18年度报告》新闻发布会

2018-11-26 16:25 来源: 科技部

主持人(吕静):各位女士、先生、各位新闻媒体的朋友,大家上午好,我是科技部新闻发言人吕静,欢迎大家来到科技部,参加今天的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18年度报告新闻发布会。

今年5月份,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和中央的部署要求,科技部一直致力于以运用科技手段来开展全球生态问题研究,满足相关领域的重大需求,并于2012-2017连续六个年度发布了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度报告,在国内外产生较大的反响,引起了业界、公众及媒体的广泛关注。

2018年度报告,在保持前期继承性和强调发展性原则的基础之上,科技部组织了国内优势科技力量,完成了《全球碳源汇时空分布状况》、《“一带一路”生态环境状况及态势》与《全球大宗粮油作物生产形势》三个专题报告的编制工作。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众与行业部门推介上述三个专题报告,并借助新闻发布会这个平台向全世界展示中国遥感科技界在生态环境监测方面取得的最新成果,传递中国科技界对全球生态环境保护,对人类共同命运责任的担当。

今天的发布会按照两个议题安排,前面我们先请今天到场的领导和专家们,介绍一下有关情况,随后进入提问环节。今天的发布会我们非常荣幸邀请到了我国遥感科技领域的相关专家到现场来为大家介绍情况,进行交流,他们是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主任王琦安先生,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度报告工作专家组组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华东先生,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18年度《“一带一路”生态环境状况及态势》编写组组长、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廖小罕先生,全球生态遥感监测2018年度报告《全球碳源汇时空分布状况》专题报告责任专家、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卢乃锰研究员,全球生态监测2018年度报告《全球大宗粮油作物生产形势》专题报告编写组组长、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研究员吴炳方。让我们对他们的到来表示欢迎。

我们现在先请国家遥感中心主任王琦安先生介绍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18年度报告的有关情况。

王琦安:各位媒体朋友,女士们、先生们,非常感谢今天各位能够光临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18年度报告的新闻发布会。我国一贯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致力于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与贡献者,在部党组的领导下,科技部积极落实十九大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关要求,深入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持续发布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度报告。

此项工作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导,深入实施共建绿色“一带一路”倡议、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充分利用我国在遥感领域取得的最新成果,以全球的视野积极应对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全球生态环境问题,为全球和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合理利用,应对气候变化和政府重大决策等,发出中国声音,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力量。

这是科技部推进绿色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举措,也是我国遥感科技界对人类社会、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解决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实际行动。本次发布的《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18年度报告》是连续第七次发布。今年的报告继续关注全球生态环境热点问题,以及重点区域,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国际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选定了《全球碳源汇时空分布状况》、《“一带一路”生态环境状况及态势》、《全球大宗粮油作物生产形势》三个专题开展监测分析,年报编制过程中,国家遥感中心根据科技部的总体部署,组织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和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等国内优势科技力量,并特别注重吸收国家科技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领域以及相关部门的最新研究成果。

使用了包括大气二氧化碳监测、气象、环境、资源和高分等国内外卫星观测数据,保障了年度报告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年来,在以徐冠华院士为组长的顾问组和以郭华东院士为组长的专家组指导下,组织召开各类研讨咨询会40余次,涉及到领域知名专家400余人次,确保了报告的科学性和权威性。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三个专题报告的主要内容和结论。

一、《全球碳源汇时空分布状况》这个专题报告的主要内容:

作为2018年新拓展的一个专题,该报告充分发挥我国首颗全球大气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的技术优势,结合多源遥感数据,监测分析了2010-2017年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时空分布的格局,生成了国际首套2017年TanSat全球叶绿素荧光产品,分析了全球及重点地区的碳源、碳汇的时空分布状况,探讨了全球碳源、碳汇变化的驱动机制,可为实现国家减排目标和应对气候变化等提供有效的科学数据。

这个报告得出的结论主要概括为三点:

第一点,2010-2017年,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呈上升趋势,与前40年相比,增速不降反增,说明自签订京都议定书以来,减缓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长、抑制全球变暖目标尚未达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应对气候变化仍需全球共同努力。

第二点,中国碳排放效果逐步显现,排放增速逐渐降低,中国碳排放总体上仍呈上升趋势,但近年来,我们积极采用推广清洁能源和实施重大生态工程等措施,碳减排效果逐步显现,排放的增速逐步降低,自2013年以来,增速基本为零,但中国仍是碳排放大国,经济增长仍然伴随着碳排放的增长,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继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与能源结构调整,实现能源高效利用,仍是下一步的当务之急。

第三点,全球主要碳源高值区域分布于美国东西部、西欧东亚及南亚北部地区。那么主要碳汇高值区域分布于北半球的中高纬度森林地区以及全球主要热带雨林地区,碳源高值区域应加强节能减排与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控制碳排放总量,增强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

二、《“一带一路”生态环境状况及态势》的主要内容:

我们及时跟进“一带一路”倡议的最新进展,以发展绿色“一带一路”为研究背景,监测分析了该区域沿线典型农牧交错带、海岸带与国家公园的生态环境现状与态势,评价了10个典型互联互通的重大工程建设,对当地经济和生态环境状况的影响,揭示了“一带一路”区域生态环境变化的态势和动因,可为推动共建绿色“一带一路”提供基础数据与科学决策支撑。

主要结论包括以下三点:

第一点,“丝绸之路经济带”、农牧交错带的植被生长状况主要受水分条件的影响,在2000-2017年间,大部分区域的植被无显著的退化现象,“海上丝绸之路”典型海岸带人工岸线建设用地与农业用地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天然林地逐渐减少,生态脆弱性加剧。

第二点,经济走廊的沿线的32个国家公园的生态状况,整体表现优良,超过八成的国家公园生态状况,变化趋势稳中向好,景观结构完整性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第三点,重大工程建设大幅度提高了沿线交通通行能力,完善了“一带一路”整体互联互通的格局,推动当地社会经济增长,在建设过程中,注重了科学施工,保障了野生动物的自由迁徙,以及生态景观的连通性与河流水系的管理性。

三、《全球大宗粮油作物生产形势》的主要内容:

该专题围绕小麦、水稻、玉米和大豆四种全球大宗粮油作物的生产形势,对全球农业气象条件进行监测分析,独立客观地反应了2017年1月-2018年6月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大宗粮油作物生产状况,可为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提供粮油信息服务。

这个报告的主要结论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第一点,2017年全球大宗粮油作物产量约28.35亿吨,较2016年增产1.8%,2018年全球小麦产量为7.02亿吨,同比减产2.4%,2018年全球玉米同比减产0.1%,大豆预计同比减产1.0%,水稻预计减产约1.7%。

第二点,2017年全球大宗粮油作物供应形式稳中有增。其中全球小麦供应量较2016年小幅度增长,玉米供应量达到历史最高,为7.79亿吨,大豆供应量较2009年增加约42%,达到2.63亿吨,全球水稻供应量与2016年基本持平,为4.28亿吨。

第三点,2017年中国大宗粮油作物的产量约为5.30亿吨,同比减产1.8%,2018年中国夏粮约1.26亿吨,与2017年持平,秋粮预计约为4.17亿吨,同比下降约0.4%。

第四点,2018年我国大宗粮油作物的品种进口有增加的趋势,其中小麦进口量将略增,受供需形势宽松且养殖业需求旺盛等因素的影响,预计2018年玉米进口将稳步增长。由于国内外价格差与中国东盟自贸区协定的影响,稻谷进口将保持略增势头,受国家种植结构调整政策实施及国际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预计大豆进口也将会有影响,这是以上三个报告的主要内容和结论。

女士们、先生们,2018年报告和相关数据产品集均在国家遥感中心门户网站和国家综合地球观测数据共享平台同步公开,欢迎大家访问、下载和使用,同时我们还将在新华网专门安排专家访谈,就今年的报告内容邀请直接参与报告编制的专家进行详细解读,也敬请大家继续给予关注,希望更多的人共享年度报告和数据产品。

编制并发布《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度报告》,是国家遥感中心的一项重要工作,这项工作得到了科技部办公厅,科技部资源配置与管理司、高新技术司、国际合作司等相关司局的大力支持,国务院办公厅、财政部也分别在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此外,开展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一直是中国参加地球观测组织(GEO)工作部际协调机制框架下的一项重要工作。

中国科学院、教育部、自然资源部、中国气象局、国防科工局、生态环境部等部际协调小组成员单位,从数据支撑、人员队伍、成果共享等方方面面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在此,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女士们、先生们,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度报告工作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今后,年度报告工作将积极面向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积极落实十九大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深度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的要求,以全球视野,进一步推动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度报告工作,在国内,充分发挥中国参加GEO工作部际协调小组机制作用,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协同更多领域和部门共同参与,吸纳更多的优势团队的参加,进一步加大我国TanSat、气象、海洋、资源、环境和高分等卫星数据的综合应用比例,对更多的全球生态环境因子进行监测和数据发布。

在国际上,将借助地球观测组织(GEO)合作平台,不断深化以此工作为基础的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分析合作,进一步扩大该工作的国际影响,让更多的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为全球生态环境和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中国的智慧和力量。

谢谢大家。

主持人(吕静):谢谢王琦安先生,刚才王琦安先生对三个专题报告编制的主要内容和一些基本结论给大家做了一个比较详尽的介绍,应该说生态环境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也是需要共同面对的重大挑战,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在这方面持之以恒的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看看各位新闻媒体的朋友们有没有什么关心的问题,可以开始提问,提问前请通报下所代表的新闻机构。

科技日报记者:谢谢主持人,今年报告里,有“碳源汇”新专题的加入,请问报告在这个专题遴选上,遵循了什么原则?另外年报以后的工作,会在哪些方面加入一些新的方向?

卢乃锰:碳排放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实际上最早它是一个科学问题,后来上升到国际环境和外交的问题。

那么从编制这个报告的角度来说,我们实际上是兼顾了科学和环境以及外交的综合考虑。比如说科学,我们希望能够知道整个全球碳的分布状态是什么样子,现在信息获取的能力,比如中国发射的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试验卫星数据,在这个报告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接下来我们还希望知道碳整个的浓度分布,到底哪些地方产生二氧化碳,哪些地方吸收二氧化碳,于是我们就按照这个思路来介绍二氧化碳到底源汇怎么分布,然后进一步剖析。因为二氧化碳的全球分布,不是简单的自然分布,是和行政区划、国家、各大州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我们就必须要把自然的物理状态信息和人文、国家的信息一起来分析。不同的区域,它的排放是怎么样的,这样才有第四章的内容,来展开说明整个碳源汇怎么样产生,哪些地方、哪些国家做了贡献,哪些贡献比较小,这就是整体的想法。

未来,随着我们国家碳观测能力的提高,特别是在碳研究方面科学进一步的深入,我们会把这几个方面的内容,进一步细化,力求在未来的国家报告中,能够更加充分地展示出碳整个循环过程,以及循环过程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国家发展战略之间的关系,谢谢。

中国报道记者:谢谢主持人,我有两个小问题,第一个我们知道今年因为是第三次发布《“一带一路”生态环境状况及态势》,今年的报告重点是什么,与往年比有哪些变化?第二个问题,今年的报告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又有哪些支撑?谢谢

廖小罕:谢谢媒体记者,关于“一带一路”上生态环境的遥感监测报告,确实如刚才媒体记者说的,总共也是发布了三次,2015年发布了一次,2017年发布了一次,前两次主要是从大区域、大海域、大地区,包括大概陆地上有七大区域,12个海域,六大经济走廊,包括“一带一路”沿线26个重要节点城市,总的来说解决了面上的普查,包括综合全要素的,这个也是配合国家“一带一路”的倡议实施,前两个报告应该是摸底和掌握一些面上综合的信息。

延伸阅读:

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18年度报告发布

今年发布的报告,因为现在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提到了绿色“一带一路”这一块,聚焦到生态环境的脆弱区,还有自然保护区。这里面主要集中到农牧交错带,典型海岸带这一块,另外还有自然保护区,所以这一次和前两次比较大的区别在于这次更加集中到高敏感区的生态环境情况,做了相关的分析。

刚才讲的可能的贡献,其中一个比较突出的就是选择了我国对外投资或承建的工程,我们选了一些已建或在建的工程,进行了生态环境的一些评估,总体来说,无论是我们自己的“走出去”,还是对所在国家的生态环境建设、经济发展,都提供了一些重要的帮助,从我们的结果来说,分析了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对目标的达成还是很有帮助的。确实看到了整个施工过程当中,通过卫星遥感影像看到,施工过程中做了非常及时的生态环境修复、重建等工作,包括人工种植等;在路线选址设计时,工程尽量避绕国家公园或保护区,仅从其外围通过。在保护动物方面,我们建设了大量的桥涵洞或野生动物专用通道等设施以供动物通过。在保护水系方面,尽量也不要破坏水系,保证水系的完整性。还有地表植被,通过穿山隧道减少植被破坏。从遥感影像上测量,我们可以看到整个施工范围基本上都控制在60米左右,也就不再扩大了,尽可能减小破坏环境的程度。

所以这些保护,对我们“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于我们“走出去”,都提供了很重要的生态环境保护信息。

中国日报记者:各位专家领导您好,中国日报的记者提问,我们报告如何发挥遥感技术在全球生态环境变化监测的优势?我们遥感技术在全球属于什么样的水平地位?开展这项工作在支持我国参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带动我国科技技术发展的方面,具有哪些重要的意义?最后一个小问题是关于报告里面提到的,单位GDP碳排放强度,单位GDP是以美元结算的,想确认一下?

郭华东:我来回答一下你刚才提到的前面三个问题,第一个有什么优势,我们做的全球生态环境的监测,全球生态环境这六个字里面可以看出来,第一是全球,全球就是比较大尺度,然后生态环境一般来讲它是地表的现象,比较独特的,紧接着就是变化,实际上看到这几个关键词以后,全球生态环境的变化,我们要监测它的演进,要做出一些很有规律的东西,然后在这个基础之上进行决策支持。

问题就来了,用什么样的理论方法技术最好呢?当你仔细分析了目前国际上所有的这些技术以后,你不得不认为目前的空间对地观测技术或者刚才讲的遥感技术,恐怕是最佳的选择,为什么最佳的选择呢?首先大尺度的,我们的极轨、高轨、中轨卫星,可以适应这个需求,另外变化,我们卫星在地球轨道运转着,有十几天的,有几天的,甚至有几个小时的,可以获取地球表面数据的这些技术,那么他们大部分都能获取地表的信息,有的还能获取次地表,或者地下的信息。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空间对地观测的技术或者遥感技术是进行全球生态环境变化研究最重要的手段。

第二个讲到我们国家遥感是一个什么样的水平?我觉得进入新世纪以来,大概有18年了,其实经常有人包括记者朋友来问这些问题,随着咱们国家的科技发展,随着遥感技术进步,我们国家的遥感技术也在不断地进步着,如果用一句话来表述,我们国家的遥感技术到底是一个什么水平?咱们国家在整个领域都用了一个大国和强国的概念,同样遥感技术也是适用于这么一个规律,咱们国家确确实实是一个遥感大国。同时,是不是一个遥感强国的问题?这是我们奋斗的目标,大概是这么一个水准之上。我认为中国的遥感总体上来讲,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当然还不具备一个总体的应用水平,还不是一个国际领先水平的遥感国家。

比如我们在传感器的研制,卫星的发射,甚至包括一些应用上都有优势,我举几个例子,比如刚才讲到的碳卫星,就有一个中国科学院的团队和美国NASA团队合作的关于碳卫星的项目,是美国国会批准NASA唯一一个和中国的合作项目,做了五年,五年中间,他们的前局长底下的一个地球科学部的主任,曾跟我谈“我们能不能和你们中国的碳卫星合作?”,他们想做什么呢?希望中国的碳卫星和美国组网的卫星一起进入一个卫星网络,一起来进行对地观测。如果我们的技术落后的话,他不会协同你这些技术进去的。

再比如两年前发射的“高分三号”,“高分三号”是一个雷达卫星,这个雷达卫星12种模式,具备全球化的能力,12种模式在全球是第一的,全球化的模式包括它的空间分辨率也是独特的,那么这也彰显了咱们国家这样的水平。

从卫星整体的水平上来讲,比如说气象卫星,咱们国家气象卫星、海洋卫星、资源卫星等等。其实咱们国家气象卫星系列这几年在国际舞台上和西方发展大国,都是同呼吸共命运,也就是和他们在一个水平,一起在向前发展,尽管我们还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是在总体上来讲,在国际上是一个非常受欢迎的技术。

另外,比如说在应用上,今天我们这个发布会,全球的生态环境监测,这件事情国际上没有几个国家能做到,包括一些发达国家,国家的力量,整体的技术实力,包括技术等等,在这样的应用上,中国也是非常有特色的,一些应用领域综合应用也达到国际的先进水平,但是我们必须得看到,我们国家整个科技基础的态势,我们整个原材料,我们的一些关键元器件等等,我们中国还缺乏一定的能力,当前最基础的东西,包括原材料都没有的时候,你想一步走上国际领先,那也是很困难的。

总而言之,大家喜欢说一句话,我们在发展中国家是No.1,这句话是没错的,在发展中国家中国遥感绝对是第一流的,在国际上来讲,我个人认为也是国际先进水平,我经常讲这句话,总体来说,这个水平有时候我们像马拉松一样跑到第一方队,有时候处于第二方队,但是总体上来讲,中国的遥感在国际上是第二方队前列,这点是可以肯定的。

第三个问题,我们做生态环境监测有什么意义。这个意义确实非常大,因为首先看国内的需求,国内无论我们的十八大,十九大,我们提生态文明建设,我们习主席提“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个理念,“构建美丽中国”、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等等,其实很多都涉及到生态环境问题,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这个怎么来做呢?需要我们遥感技术来做。另外从国际上来看,我们现在做全球生态环境的发布,为什么要做全球?因为生态环境光做中国的,在支撑国际全球化的环境之中,需要做全球的,同时全球有更多的需求,比如说我们联合国组织,提出三大战略:

第一大战略面向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这个中间17个大的目标里面,很多都涉及到生态环境;第二个巴黎气候协定,全球变化本质上很多都是环境问题;第三个仙台减灾框架,减灾问题,灾害和生态环境也密切相连的。涉及到联合国组织关注的大的问题,其实向中国也提出了挑战或者呼唤,这个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做这个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同时,如果说有什么意义,站在搞遥感、搞地理观测的科技群体的角度来讲,促进我国遥感技术对地观测技术的发展也非常有用,我们发卫星不是目的,目的是拿数据,拿数据也不是目的,拿来数据其实是为了变成支持,进行决策支持,但是最终还是提升国家的整体实力。在做的过程中间,也通过全球性对比观测的应用,反过来促进遥感技术的发展,发射什么样的卫星,研究什么样的传感器,做什么样的技术研究,对中国做遥感更有力,对中国的全球对地观测技术的贡献更有力。从技术的角度来讲,做这样的工作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个方面。

卢乃锰:刚才记者还提到关于单位GDP的定义,实际上你如果看一下《全球碳源汇时空分布状况》,在45页有一个概念,他是“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这么一个概念,可以看一下这个说明。

主持人(吕静):我觉得刚才这位记者问了一个特别好的问题,也是大家都特别关心的问题,一个是中国的遥感技术,听上去特别高大上,到底有什么用呢?在国家发展,在经济建设中到底发挥了什么作用?第二个中国的遥感技术水平在世界上居于什么样的地位,刚才郭院士的回答非常好,举了很多生动的例子,发碳卫星,发高分三号,这些看起来非常高大上,这些科学研究的工作,实际上在这种基础数据的收集方面,为我们的防灾减灾,为我们生态环境的保护,为我们的“一带一路”建设,甚至包括我们的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在国际上谈判方面,都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可能作为科技部来说,我们发展科学技术应用,既有探索科学前沿的工作在里头,但更重要的可能是要为国家的经济建设,为提高人民的福祉做出更大的贡献。所以感谢你提了一个这么好的问题。

光明日报记者:谢谢主持人,光明日报的记者提问。这个报告上说,研究团队分析了全球大气二氧化碳的时空分布格局,还生成了首套TanSat全球叶绿素荧光产品。请问叶绿素荧光产品是什么样的?以什么样的形态存在?它能做什么?它的市场需求是什么?

卢乃锰:我来说一下这个问题,分析整个碳源汇的格局,是特别新鲜的事情。这些年来,很多科学家都在这方面开展工作。报告编写研究团队用现在最新的数据源,就是中国、美国、日本三颗碳监测卫星以及地面观测数据,在现阶段而言,这些资料和信息源的掌握应该是最充分的,并采用了最先进的算法和技术来对全球的碳进行分析。

这个报告执笔人当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科学家,在国际顶尖期刊《Science》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了五篇文章。这样的团队执笔这样的报告,可想而知所用的方法应该是国际上最先进的。

那什么是特别新鲜呢?就是刚才你说的,叶绿素荧光产品,因为在碳卫星上,有一个氧A探测通道,这个探测通道原本是为了准确地反演二氧化碳浓度而设计的,但是有极高的分辨率,能够对植被伴随光合作用产生的叶绿素荧光进行反演。我们当时并没有想到用这个数据反演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中科院遥感所的专家用这个数据做反演之后,他的结果出乎我们的意料。这个反演结果,有着非常严谨逻辑的分析和数据的推导,并进行了数据验证。结果表明,用碳卫星的氧A通道反演的叶绿素荧光,其准确度居然超过了现在国际上常用的MODIS数据。反演精度超过多少呢?超过将近一个量级,这件事情是我们始料不及的,也可以说是报告当中的亮点。谢谢。

光明网记者:谢谢主持人,谢谢各位专家,来自光明网的记者提问。想问一个关于碳排放的问题,中国的碳排放在世界上还是非常高的,按照巴黎气候大会的承诺,中国在2030年左右是否能够达到碳排放的峰值?为减少碳排放中国做了哪些工作?谢谢。

卢乃锰:今天我的问题特别多,大家很关心气候变化,很关心碳排放,这个我们可以理解的。

确实,你把握住一个非常关键的点。我们做了非常多的工作,我们为什么做这个工作,我们这些国家的报告要指导国家的大政方针的政策制定,要履行我们国际承诺,那么从现在来看,中国的碳排放,我们本底非常强,但是近些年是快速刹车,刹到什么程度?到2013年中国碳排放的增速就已经不再增速了,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这是一个非常了不得的事。

那么不仅如此,我们现在的单位GDP碳排放下降了多少呢?比起2005年来说,下降了46%。而我们在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的承诺,在这个指标上,是要在2020年能够下降到40-45%,换句话说,我们已经提前了三年达到了这项指标。

另一个很关键的指标,就是我们能不能够在2030年达到排放的峰值呢?通过我们现在的分析,我们觉得还是有相当的把握,当然我们必须要进行持续的艰苦卓绝的努力,才能够达到。

我们为什么取得了现在排放的成绩,以及我们为什么可以比较自信地认为我们在2030年能够达到这个目标呢?我想原因可能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第一先是我们能源结构的调整。在整个能源的排放当中,火电的排放是非常非常大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到什么程度?如果和水利发电、风力发电来比较的话,他的碳排放系数比那些平均来说,高出将近一个量级,高出将近十倍,所以是非常多的碳排放量。我们在2010-2017年间,我们国家的火力发电量,相对的比例下降9.9%,大约是10%。这么一个大头,我们给它砍下去了10%。可想而知,他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还有刚才我说单位GDP碳排放量下降46%的指标,这个排放强度,我们下降了这么多。

二氧化碳排放是往大气中添加二氧化碳。另外一个方面还有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就是植物二氧化碳吸收作用。咱们再来看看减的地方。实际上,我们国家在生态的保护这些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我们也做了统计。比如说我们通过六个主要生态工程实施区来做研究分析。我们这六个生态工程的实施区,实施和不实施,产生了什么效果呢?结果表明,实施的地方对碳汇提升了56%。这也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如果我们持续做生态的保护,这个数字还会继续大。

看我们国家的国策,两个非常纲领性的文件会指导往后的工作,一个是2014年发改委发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规划》,这里头的话,会进一步地减小我们二氧化碳的排放;另一个也是国家在生态修复工程方面的一些战略部署。这些战略部署会使我们国家的生态,特别是包括植被的生态进行更好的恢复,也同时固碳效果也能够进一步提高。这些国家战略的实施,会使我们比较有把握在2030年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这一个预期的目标。谢谢。

人民网记者:谢谢各位专家,谢谢主持人,我是来自人民网的记者,有两个问题,第一个是过去的年度报告中,一直致力于对国产数据的应用,并且比例一直处于上升,请问今年的年度报告对国产数据的应用是如何的?第二个问题是今年是报告持续发布的第七年,各机构间的合作对年报的编制是否已经进入一个成熟的阶段?下一步的监测部署会将重点放在哪里?谢谢。

郭华东:我来回答第一个问题,用遥感技术开展生态环境的监测,其实从一开始我们就注重了国产卫星数据的应用,因为利用自主的技术做出我们的成果,在国际上发声更有强力性。所以这些年来国产数据的使用一直作为一个重要的原则来推进,可以说从第一次发布到现在发布,逐年地在提升。那么今年2018年,现在发布的这三个报告的国产卫星数据的使用率已经达到57%,一半多是中国的卫星数据,这点对像我这个年龄的人来讲,是一个非常激动人心的事情,因为多少年之前,动不动都是美国的数据和欧洲的数据。

2012年第一次发布的时候,当时国产数量的使用量是17%,一年以后2013年达到了25%,2014年达到了43%,2015年达到了48%,两年前2016年突破了一半达到了51%,去年53%,今年达到了57%,所以是增长的,我们还是有信心相信,将来我们生态环境全球发布的工作,国产卫星使用率会越来越高,从另一方面也证明了中国的遥感水平,中国的遥感水平肯定会越来越高,不然我们不会用这么多的国产卫星数据,做出这么好的成果出来,谢谢你。

王琦安:谢谢这位媒体朋友,我把刚才你说的第二个问题再简单补充一下,今年的话,是遥感中心连续第七年发布《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度报告》,从选题的主要方向来看,这几年总体来讲是几个原则,一个的话按照联合国三大事项,比如说气候变化,减灾防灾和可持续发展,以及中国面临的实际情况,我们国家生态环境变化的特点,以及国家发展战略的要求,比如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重点区域和热点问题。总体来讲,这几年都是坚持这样一个原则。

今年重点针对粮食安全问题以及气候变化的特点,重点选择分析了研究大宗粮油作物的生产形势,以及碳源汇时空分布状况,又加上一个“一带一路”专题,今年是第三次把“一带一路”专题作为我们的重点,这是今年的情况。今后发展的总体趋向,依然保持这样的态势,谢谢。

主持人(吕静):谢谢各位媒体朋友的提问和各位专家的详细解答,因为时间关系,我们今天的提问环节就到此结束了,但是今天的发布会,我们还邀请了我国参与地球观测组织,也就是GEO工作的相关单位代表,科技部相关司局的领导,以及参与年度报告工作的有关专家都来到了现场,如果各位媒体朋友们还希望继续深入了解,可以在会后跟他们进行交流,他们也非常愿意向大家介绍相关的一些工作情况,回答大家所关心的一些问题。

应该说今天我们在这里讨论的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因为它从核心上来说,是我们国家的高新技术,在全球生态环境领域保护当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典型,但同时,它也是一个非常专业性的话题,从各位院士、专家们的介绍中也提到,需要有一定的领域方面的专业知识。

所以我们也希望辛苦各位媒体界的朋友们,希望通过大家的手,通过大家的笔,向专业人员和社会介绍好我们报告的内容,向公众普及好遥感科技知识,让全社会了解中国的遥感技术在应对全球变化、保护生态环境和参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所做的基础性工作。

最后,我再次对大家长期以来对科技部新闻宣传工作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如果大家有什么需要帮助的一些问题,可随时与我们科技部新闻办联系。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延伸阅读:

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18年度报告发布

原标题:文字实录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