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导读:福建平潭坛西大道南段综合管廊工程关注点:
管廊与管廊的相交(T字或十字相交)节点设计
附属构筑物节点(进料口、人员出入口、风亭、管线出线节点)设计
重力流管道入廊的技术要点
作者简介:曹益宁(1969- ),湖南益阳人,本科,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给排水、综合管廊、水环境工程等的设计及咨询工作。
1工程概况
坛西大道位于福建平潭综合实验区中部,由南到北纵贯平潭综合实验区海坛岛,以渔平立交为分界点,分为北段和南段。坛西大道南段南起于环岛路,北至渔平立交,路线全长6.98公里。主车道已建成通车,坛西大道综合管廊在扩建的辅道和人行道的基础上建设。目前综合管廊主体工程已完成,设备正在安装阶段。
1.1入廊管线及标准综合管廊断面
坛西大道南段综合管廊工程除了雨水管道未入廊外,其余规划的市政管线全部入廊。设计舱室断面净尺寸以及收纳的管线规模见表1。
表1 入廊管线
以是否有燃气管段将断面分为两舱和三舱,标准断面布置见图1。
图1 管廊标准断面图
1.2综合管廊路由设计
坛西大道南段综合管廊工程,由于道路主车道已实施通车,主辅间绿化带下敷设有服务主车道的雨水管道。所有沟体露出地面的构筑物躲开机动车道设置,综合考虑将管廊设置于非机动车道与辅道下,管廊的附属凸出地面的构筑物置于非机动车道与辅道间的绿化带内。
2关键节点设计
2.1管廊交叉节点设计
片区规划的综合管廊往往是成环网布置,因此管廊之间将存在T字或十字相交节点。综合管廊间相交节点需要解决管廊间内各种管线的衔接和工作人员通行两方面的问题。相交节点的设计应遵循几个原则:首先需要保证电力通信电缆足够的转弯半径和压力管道各种阀门安装操作空间;其次需要保证工作人员在管廊内的通行顺畅;最后是关于防火分区的划分,应将有孔洞连接且孔洞上无有效防火分隔的空间视为一个防火分区.
综合管廊的相交节点存在有单舱与单舱的相交、单舱与多舱的相交、多舱与多舱的相交三种情况。单舱与单舱节点和单舱与多舱节点相对比较简单。本文以坛西大道南段三舱综合管廊(A)与如意路三舱管廊(B)T字相交节点为例,对多舱与多舱管廊之间的相交节点的设计思路进行说明。节点平面图见图2。
图2 坛西大道(A)与如意路(B)管廊交叉节点平面图
本项目由于A管廊于相交节点附近需要下穿一处过水箱涵,此处管廊整体埋深较深,故考虑A管廊在B管廊下方穿行。首先A管廊的燃气舱只需与B管廊的燃气舱连通,廊内仅有一条管道需衔接,故只需对A、B管廊的燃气舱断面局部加宽1米的通道,以便设置通行孔和爬梯供工作人员上下通行。其次B管廊的综合舱有给水、中水、通信电缆、中压电缆需分别与A管廊的综合舱和电力舱发生关系,故舱室不仅需要加宽舱室通道,且需要在夹层综合舱与电力舱隔墙中设与综合管廊同等级防火门以保证防火分区的完整性(见图3)。最后电力舱与电力舱的相交,舱室的加宽需要考虑电缆的平面转弯半径,夹层的高度需要考虑电缆的竖向转弯半径。考虑到高压电力电缆的转弯半径较大,设置的夹层高度较高,为了减少管廊的整体覆土,充分利用A管廊下穿过水箱涵处的埋深,将电力舱的相交夹层设置于接近过水箱涵处,B管廊的电力舱提前与综合舱室分离,以便与A管廊的电力舱正相交。
图3 综合管廊交叉剖面图
2.2 附属构筑物节点
附属构筑物作为综合管廊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管廊内外的联络作用,综合管廊内的管道及附属配件运输、安装,人员进出、应急逃生等均需通过附属构筑物来完成,主要附属构筑物包括进料口、人员疏散口、风亭、集水坑和管线进出口等,其中凸出地面层的附属构筑物一般有进料口、人员疏散口、风亭。
综合管廊工程一般随市政道路平行敷设,放置于市政道路之下,故凸出地面的附属构筑物一般选择放置于道路绿化带下,以免影响行车。对于多舱室的管廊进料口很难做到每个舱室正上方的进料口对准绿化带,故一般在需要设计进料口处的管廊顶做夹层,作为一个转换功能。同理,人员出入口和风亭的设置常需做转换层。
坛西大道综合管廊进料口按照不大于400m设置,为了使构筑物突出部分不影响行车,构筑物突出路面部分主要放置在侧绿化带下,由侧绿化宽度有限,设计采用电力舱和综合舱共用一个进料口,进料口下方设转换层,夹层净高2.5m,通过夹层上方设置的工字钢轨道和电动葫芦转换运送材料,设置的常开特级防火卷帘门将舱室防火分区给隔离。进料口的净尺寸需根据廊内设计最大的硬性管道的规格来设置,本工程最大的硬性管道为综合舱内的DN1200给水管,管道每节管长为6m,进料口大小设置为6.5m*1.6m,沿管廊长方向布置。具体见图4。同理,人员疏散口和风亭的结构设计原理同进料口,采用转换夹层来联通地面与管廊各舱室。
图4 进料口剖面示意图
3重力流污水管入廊设计
坛西大道南段入廊污水管道管径为DN300~DN400,根据规范,检查井的最大设计间距为40米,若沿综合管廊每40米设置通往地面的检查井,这样检查井设置过于频繁,影响了管廊的整体性,也弱化了污水入廊的意义。设计时为满足机械清通的要求,每隔120米设置伸顶检查井,清通设备可通过伸顶井进入管道内,该伸顶井也是支管接入井。在伸顶井上设置通气立管至地面,改善污水管内有害气体的积存情况。两个检查井之间每隔40米设置设置正三通法兰盖板清扫口,可以满足室外排水规范对检查井间距的要求。清扫口在污水管道内水位较低时,在加强廊内通风的情况下,可以对管道进行一些简单维护,但主要的维护工作还是要通过伸顶井用机械进行。检查口布置见图5。污水检查井筒与正三通法兰盖板检修口实体图见图6。
图5 污水管道检查口布置图
图6 污水检查井筒与正三通法兰盖板检修口实体图
坛西大道南段综合管廊是在扩建的道路上实施,考虑到减少管廊标准断面宽度有利于减少综合管廊施工对现状主车路面的破坏,故经技术、经济综合比较后将污水管放置于综合舱内。而污水管与其他管道共舱也存在一定的弊端。污水管道产生的有害气体可能产生泄漏,影响综合舱室人员巡检;污水渗漏会对共舱的给水管道产生影响。这就需要对整个廊内污水系统的密闭性提出很高的要求。我们在管材选用,接口处理及检查井形式上都做给出了解决方案(见图7)。
图7 污水支管入廊示意图
具体体现在以下4点:
(1)污水支管接入及变坡点处均设伸顶直筒井并设置通气孔,通气孔引至廊外绿化带以上50cm,伸顶井间距不大于120m。同时要求综合舱室在有人巡检的情况下正通风次数不应少于6次/h,其他时候不小于2次/h,并沿污水管道加密了有毒气体气体检测点布置。
(2)污水伸顶井筒廊内段采用衬塑钢筒,直径不小于φ1000。廊顶处井筒顶部与顶板一同浇筑,伸顶井与廊体衔接处浇筑一圈混凝土流槽并设两道止水翼环;井筒底部采用法兰盲板焊死封堵;井筒与管道以法兰连接并加设伸缩节和固定支墩。从筒体材料的选用到细节处理均考虑减少污水渗漏风险。
(3)污水管进出廊设有混凝土超深井,井底与管廊体同底板,以防止不均匀沉降。
(4)为最大限度的防止渗漏,并保证污水管道强度,廊内污水主管一般段管材采用通常用于压力管道的钢骨架聚乙烯塑料复合管(1.0MPa压力等级),电熔套筒对接。管廊纵坡较大,污水管道流速超过5m/s的路段,或者管径大于DN800的污水管材可采用衬塑钢管。
原标题:案例 | 两条综合管廊交叉相遇怎么破?设计师妙手化解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