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9日,在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报告厅举行的清华大学工程博士高峰论坛——清华-中源创能聚焦有机垃圾处理研讨会上,北京环境卫生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亮的《垃圾分类的实践》报告阐述了我国垃圾分类历程,指出存在对垃圾概念的界定没有与时俱进、经济社会转型加速垃圾分类市场失灵、政府的

首页> 环卫> 企业> 正文

何亮:北京环卫集团垃圾分类处理实践与探索

2018-11-09 10:52 来源: JIEI创新实验室 作者: 何亮

2018年10月29日,在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报告厅举行的清华大学工程博士高峰论坛——清华-中源创能聚焦有机垃圾处理研讨会上,北京环境卫生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亮的《垃圾分类的实践》报告阐述了我国垃圾分类历程,指出存在对垃圾概念的界定没有与时俱进、经济社会转型加速垃圾分类市场失灵、政府的作用不够有力的问题。

北京环境卫生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副总经理 何亮

北京市的法规提出垃圾分类要进行分类投放、分类收集与分类处理,所以集团在实践上并不只是简单进行垃圾分类,实际上我们所研究的是收集处理问题,将其称之为构建分类处理体系实现混合所用,属于全口径部分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政府、学术界和工程领域对有机垃圾理解不一样,我们集团主要做的是固废的垃圾处理和收集。

我国垃圾分类历程

探索阶段

1957年北京开始进行垃圾分类,提出“城区将分类收集垃圾”的构想。

上世纪50年代-80年代,进入废旧物资有序回收阶段,垃圾分为能回收利用类和不能回收利用类,能回收利用的由供销社系统统一回收,称为废旧物资。

上世纪80年代-本世纪初,废旧物品倒买倒卖阶段。供销社统的网点逐渐失去优势,“拾荒者”出现,个体小商小贩开始 从事废旧物资买卖业务。垃圾分为能出售赚钱的一类和不能出售赚钱的一类,废旧物资完全成为商品。

2004年-2016年,垃圾分类体系初探阶段。北京、广州等地开始探索新的垃圾分类体系,涌现出厨余垃圾分散处理、干湿分开、垃圾不落地等模式,但效果均不理想,未能得到大范围推广。

2007年到2008年北京掀起垃圾分类收集高潮,主要出发点是奥运会人口奥运有几个指标跟环卫有关,其一是奥运村垃圾的分类率要达到百分之百,回收率达到百分之五十。当初的方案是将餐厨垃圾、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基本垃圾分三类。奥运结束以后北京总结奥运成果,起草北京垃圾管理条例,确定了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分类投放的处理过程。

新时期新阶段

2016年习总书记提出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之后,北京作为首都要坚决执行总书记的指示,北京的垃圾分类开始大规模进行试点工作以构造垃圾分类体系。

存在的问题

对垃圾概念的界定没有与时俱进

垃圾仅指生活垃圾,不包括废旧物资、电子垃圾、建筑垃圾、有害垃圾、医疗垃圾等。由政府主导、环卫部门承担的生活垃圾网只能覆盖到生活垃圾,其他的垃圾基本交由市场来调节,远远超出了市场资源配置能力。

经济社会转型加速垃圾分类市场失灵

废旧物资的商品属性逐渐消失,流通体系逐渐失效。环卫公共服务在前端进不了小区 ,居民分类投放与环卫部门分类运输之间无法顺畅衔接。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过度包装使得生活垃圾日产生量激增。

政府的作用不够有力

以法治思维推动垃圾分类力度不够, 政府与市场的边间不清晰, 政府职能需要转变。

全过程分类与全产业链布局

集团按照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全过程进行分类构建与全产业布局,实际上是把固体废物进行分类收集与分类运输,按照“大分流,细分类”的思路,对垃圾进行分类,实现全域固废综合管理。

大分流,主要针对广义的“生活垃圾”,从大的方向上对狭义的“生活垃圾”、大件垃圾、建筑垃圾、园林垃圾、餐饮垃圾、粪便等,建立的分流收运体系,分别进行收集、运输和处理。

小分类,主要针对狭义的“生活垃圾”,包括居民家庭垃圾和街道垃圾等,往往由居民在日常生活中直接排放产生。一般细分为可回收废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它垃圾等。

从暂存点到可回收的收集车,收集车是由集团自己制造的电动车,车上放置多个箱子,分为可回收与不可回收两类,集团现在将这个转运站转变为物流中心,处理场被称为综合处理场,这个处理场有可回收垃圾的处理设施,有餐厨垃圾的处理设施。

北京——“3+3+8+X”城市垃圾分类体系

我们将北京的居民社区称为“3+3”精细管理居住区。对于普通的住户家庭,按照“两桶一袋”进行家庭分类投放,实际上老百姓家里通常是厨房一个垃圾桶,卫生间一个垃圾桶,我们在厨房的垃圾筒与卫生间的垃圾桶外加一个袋子,构成“两桶一袋”式的分类处理方式。

在社区进行“三桶两站”式社区分类收集设施,对应的有两个大的垃圾桶,一个是可回收垃圾的垃圾桶,另外一个是厨余垃圾的垃圾桶,进行干湿分开处理,此外还有一个垃圾桶用于盛装其他垃圾。“两站”一个站可以进行大件上门收集,收集完先存放在社区站里,站内积累到一定数量后,将这些大件集中清理走,另外一个站是中件垃圾的储存站,例如进行装修时,建设公司和装修公司把中件垃圾放到中转站里,满了以后我们去清理。

“3+3”模式实际上在社区里面分成五类垃圾——湿垃圾也就是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家具和大件垃圾、装修垃圾,后来又分出了有害垃圾,但是有害垃圾界定困难而且较难收集,综合来看实用性不大,比如手机丢弃后电池属于有害垃圾,但是手机并不是有害的;灯管本来是用品不存在危害,灯管损坏以后汞是有害的,有人把灯管破碎以后进行单独收集,其实就是对汞的集中收集,由于汞是挥发的,在收集运输过程中更容易挥发,但国内如江苏省、山东省明确提出要把有害垃圾列为垃圾的单独一类。实际上居民家中理论上用品都是无害的,只有其出现破碎、损坏、丢弃的时候部分成分进入到环境里才是有害的。

但我国已经定了有害垃圾的标准,所以我们把有害垃圾加在了实践中,我们目前在北京有将近五百多万人口试点的范围,有害垃圾还没有真正收集起来,收集起来以后的处理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可以实现,但是分类处理还没有构建起来,因此实现起来较有难度。以上的这个分类方法是我们2007年在朝阳区进行垃圾分类试验的方法。

另外由于集团负责的不仅仅是生活垃圾的分类,建筑垃圾、园林垃圾、医疗垃圾等也要分类收集与分类运输,但是这些垃圾在实际生活中并不是真正分开的,将这些垃圾进行分类实际上遇到的难度较大。

医院里的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也很难分,“非典”期间生活垃圾与建筑垃圾都混杂在一起,在北京进行了长期大量的分类工作,看起来似乎将建筑垃圾分拣比较简单,而且把装修垃圾和生活垃圾分开是有法律法规与政策支撑的。但是,在全国范围内,能够把这些垃圾进行分类并真正实现分类的并不多,北京现在只是进行部分分类,实际上还没有做到完全分开。我们集团的公园垃圾已经实现完全分类。

延伸阅读:

江苏扬州“互联网+垃圾分类”数据平台上线

市政工作也需要进行垃圾分类,本世纪初国内对于污泥的处理只是简单进入垃圾处理厂,但是几年之后发现这样的处理方式存在弊端,应该将污泥与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我们集团在大范围内将垃圾分成八类废物,现在也在一点点在拓展垃圾分类的范围,下图是我们现在的物流中心,也被称为收运综合体,它是在转运站的基础上扩大而成的,原来的主要功能是验收,而现在对于运入的垃圾还有分拣的功能,可能进去只有三种垃圾,出来后就被分成了八种,居民垃圾在收运综合体中进行精细分类。

合肥——深入社区 互联网+

目前北京的16个区中我们已经在8个区中开展了工作,除此之外,2017年1月,中标合肥市包河区生活垃圾分类项目,该项目主要服务包河区10万户的居民垃圾分类服务工作。付费机制是政府购买服务,按户进行收费,每户280块钱。还有一套考核机制,根据居民注册使用率、居民回馈额、活动组织数、垃圾减量率进行考核与反馈。

此外我们实行收购一体的模式,即居民的废纸、废旧矿泉水瓶等都进行付费收购。全国首创区域级按户付费垃圾分类政府采购服务模式2017年推广总户数为3万户, 2018年增加3万户, 2019年再增加4万户,2020年进一步巩固提升。

合肥包河区垃圾智慧分类项目已覆盖47个小区,服务总户数达60831户,居民知晓率实现100%,居民源头参与率达67.8%,个别小区达88.13%,随着宣传持续开展,数字呈上升趋势,当前已覆盖合肥全市公共机构再生资源收集点1200多个。

下图是在合肥投放的智能回收箱,这个回收箱可以积分,也可以换东西,也可以换成钱。此外我们还建立了垃圾分类体验中心与分拣中心,规模比较小,主要是几个社区的试验。

目前,该模式已成功复制到武汉。2018年5月,中标湖北省委省政府所在地,武昌区水果湖街生活垃圾分类试点项目,该项目主要服务水果湖街2704户的居民垃圾分类服务工作。武昌区水果湖街垃圾智慧分类项目已覆盖3个社区, 6个小区服务总户数达2704户,试点范围内小区居民已经全部入户上门,知晓率达100%,居民参与率达70.34%。

但是上述两个试点我们只是试验了分类投放、分类收集与分类运输,分类处理体系还没有建起来。

盘锦——城乡一体化分类 桶对车运输

盘锦试点相对来说更加完善,可借鉴的地方是垃圾分类一体化,盘锦的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都建成了,真正打造成了一个完备的体系。

宿迁——规划先行 依托焚烧设施三分类

宿迁的焚烧厂已经建成,江苏省的政策就是以焚烧厂为中心的建设,焚烧厂不减量,不往外分厨余垃圾,所以我们预先把厨余垃圾分拣出来。我们在宿迁试图围绕焚烧厂作为地区的政策,然后再去思考如何分类。现在来看分类效果很好。

下面是我们对于这个分类的宣传,对公众,包括对学生,对中小学提供的分类体验,分类收集,分类投放。这一步主要是教育公众分类投放,因为公众真正的教育只能解决分类投放问题,分类收集还有分类处理,分类运输都是靠专业公司解决,不可能依靠公众教育解决这个问题。

(文章根据会议录音整理,未经主讲人审核)

延伸阅读:

江苏扬州“互联网+垃圾分类”数据平台上线


原标题:JIEI | 何亮:北京环卫集团垃圾分类处理实践与探索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