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探三把“扫帚”编者按乡村振兴战略,是时代的呼唤、发展的必然、人民的期盼。而全面塑造淳朴文明的良好乡风,倡导现代文明理念和生活方式,是内嵌于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的重要内容。为巩固聊城市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成果,深化殡葬改革,推进移风易俗,以乡村文明助力乡村振兴,近日,市文明办联合市级

首页> 环卫> 评论> 正文

运行良好机制 聊城城乡环卫一体化上升到新水平

2018-10-30 16:05 来源: 聊城日报 作者: 于伯平

再探三把“扫帚”

编者按 乡村振兴战略,是时代的呼唤、发展的必然、人民的期盼。而全面塑造淳朴文明的良好乡风,倡导现代文明理念和生活方式,是内嵌于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的重要内容。

为巩固聊城市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成果,深化殡葬改革,推进移风易俗,以乡村文明助力乡村振兴,近日,市文明办联合市级主要媒体成立督导组,分赴8个县 (市、区)、3个市属开发区对城乡环卫一体化、移风易俗、村风民风等工作进行督导,推动乡村文明行动各项任务目标落到实处。

本报结合本次督导工作推出系列稿件,全面展现聊城市各地乡村文明建设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和不足,敬请广大读者关注。

以“木扫帚”洁村、以“铁扫帚”规制、以“软扫帚”净心。在聊城市启动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之初,曾经有人形象地将一系列措施形容为三把“扫帚”。

凭借着良好机制的建立和运行,聊城市城乡环卫一体化也上升到了新水平、迈入了新境界。美丽乡村的梦想触手可及。

自2014年全市开展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已过4年。全市上下能否驰而不息、久久为功,让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走上常态长效的轨道,走出环境卫生容易反弹的怪圈……近日,记者跟随市农村综合环境督导检查一组奔赴部分县(市、区)对聊城市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进行抽样调查,再探曾经的三把“扫帚”。

“木扫帚”洁村——精雕细磨打造美丽乡村

平坦整洁的道路、粉刷一新的墙壁……10月12日,记者走进度假区朱老庄镇茄子李村,映入眼帘的是整洁的村容村貌。“现在,村里的路都变成了水泥路,路边也没有了草堆、柴堆,环境越来越好了。”村民杨玉英说。

乡村面貌的巨变,得益于聊城“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城乡环卫体系。聊城市按照每10-15户配置1个垃圾桶的标准统一配置、合理布局,方便村民投放,彻底取缔露天非密闭式垃圾存放设施,各县(市、区)全部应用密闭式垃圾运输专用车。聊城市各县(市、区)按服务人口2-3‰的标准配备保洁员,组建起了一支覆盖城乡、延伸村(居)的环卫管理作业队伍。全市135个乡镇或联合、或单独与保洁公司签订了垃圾清运合同。每个县(市、区)都建有无害化垃圾处理场,推进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进程。在检查中发现,自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以来,聊城市乡村从村内到村外、从主干道路到胡同小巷、从地面到坑塘和沟壕、从道路到村民的院内院外和房前屋后,通过全面整治,彻底清扫,整体环境面貌焕然一新。“垃圾每天一早就被运走,我们的环境变得更整洁了!”这是群众在采访中普遍流露出的喜悦和满意。

由于季节和各种客观因素,部分县(市、区)的农村环境卫生呈现出了反弹的趋势。但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开展实实在在地推动了农村环境的问题改善,打造宜居环境,进而广泛惠及全市群众。

“铁扫帚”规制——幸福背后的为民情怀

“目前,度假区建立‘桑德云平台’信息化管理模式,利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相关技术,形成信息互通的物联网络。”旅游度假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度假区通过“互联网+环卫”的模式取代了传统环卫系统。并将互联网业务进行延伸,依托“环卫+物流”、“环卫+再生资源”、“环卫+广告”模式,将环卫产业链横向拓展。

城乡环卫一体化贵在常态长效,否则难以走出“治理—反弹—再治理—再反弹”的怪圈。为此,聊城市通过健全完善长效机制,不仅巩固提升了整治成果,更逐步实现环卫工作的良性循环。实行农村家庭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在补贴环卫经费的同时增强了村民的卫生意识,让村民主动监督环卫工作。聊城市鼓励各县(市、区)根据当地实际采取不同路径,实行公司化、市场化运营。其中,冠县在资源化利用方面与垃圾桶供应商达成协议,确定8个破损不能使用垃圾桶置换1个新垃圾桶。上半年全县共收集、转运、处理农村生活垃圾7万余吨。2017年,冠县被住建部确定为“全国首批百个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高唐县梁村镇和睦王村由党员分包胡同明确了责任主体,有效推动了工作开展。

随着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理体系日益完善,聊城市走出了一条管理一杆到底、操作简单快捷、垃圾总量减少、资源再生利用、社会效益显著的新路子。科学高效的环卫运行机制,为聊城市城乡环卫一体化常态运行提供了保障。

“软扫帚”净心——开启乡村新风尚

“人家这么辛苦地打扫卫生,咱要是再随地扔垃圾就太不对了。”莘县燕店镇葛楼村村民葛序发说。如今,遍布聊城市各村镇的“乡村美容师”们,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使村里人的观念逐渐发生了转变,“比卫生、比整洁”成为乡村的新风尚。

农村环境保护的主体是广大农民,只有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使其主动作为、广泛参与,才能实现农村环境治理的良性循环,才能使得乡村既有绿水青山的“颜值”,又有“金山银山”的价值。

为避免城乡环境卫生出现“橡皮筋”现象,聊城市将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纳入各县(市、区)科学发展综合考核指标,部分县市区建立了“管干分离”的农村垃圾收运、保洁监管考核机制,形成政府“裁判员”、企业“运动员”的协作机制。“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提升农村环境卫生水平,主要从加大监督考核力度入手。”莘县住建局负责人介绍说,为让道路保洁、垃圾清运工作全部实现规范化、专业化、长效化,莘县成立了专门的大督查指挥部,两个月进行一次观摩评比,排名在后两名的乡镇将被挂上黑旗,乡镇书记将被约谈。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各县(市、区)村庄周边水沟、河道存在漂浮垃圾;垃圾桶损毁严重等现象依然存在。究其原因,依然是少数村民环保意识较为淡薄。城乡环卫一体化堪称是一场历史性变革,绝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如何以良好机制的建立和运行为根本保障,让聊城市城乡环卫一体化上升到新水平、迈入新境界,道阻且长。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我们坚信,随着全市城乡环卫一体化的持续深入推进,未来聊城乡村的美丽新图景将会更加瑰丽夺目!


原标题:运行良好机制 聊城城乡环卫一体化上升到新水平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