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安全保障及智慧水务技术交流会暨华衍水质论坛于2018年9月19日至9月21日在苏州市吴江区举办,会议由江苏省城镇供水安全保障中心、苏州市水利(水务)局、《中国给水排水》杂志社、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科院饮用水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华衍水务(中国)有限公司主办,吴江华衍水务有限公司、江苏华衍纯净水有限公司承办,苏州工业园区清源华衍水务有限公司、芜湖华衍水务有限公司、安徽省江北华衍水务有限公司、马鞍山华衍水务有限公司、华衍环境产业发展(苏州)有限公司、中新苏州工业园区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格兰富水泵(上海)有限公司、潍坊和创环保设备有限公司协办。
会议邀请到了来自政府、研究机构、水务公司等多个层面的约300位嘉宾共同参与,围绕“饮用水安全保障及智慧水务技术”的主题展开讨论。
江苏省住建厅副厅长陈浩东先生致辞,陈厅表示,饮用水安全健康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涉及千家万户,关乎社会和谐稳定,希望借助华衍水质论坛,分享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和智慧水务建设的先进技术、成功案例以及前端科研成果。从而进一步提升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水平,加快现代化水务建设。
吴江区委常委、吴江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张星先生到场致欢迎辞,张区长表示,由于水务管理的涉及范围广、时空跨度大、突发事件多、不确定因素难于控制等因素,要求水务行业利用科技手段统筹规划,实现水务投资、建设和运营一体化;运用信息化管理手段,提升水务工作效率、管理和服务水平,打造“智慧水务”。
港华集团高级副总裁孙云峰先生致辞,孙总表示,秉持“促进供水事业的提升与发展、推动供水企业的合作与双赢”的初衷,华衍水质论坛已经连续举办了8届。新时代下的水务公司,在坚守保障供水安全使命的同时,必须有不断改革和创新的发展理念,必须有新的作为,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
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州大学教授王复明分享《工程基础设施水灾害防治技术的发展与“工程医院”平台建设》。工程基础设施也像人一样,有生命,会老化,会得慢性病(影响使用寿命),也会出现险情(导致工程短命)。 因此,工程也需要体检,需要养护,有病要及时诊治,有险要尽快排除。
同济大学尹大强教授带来《饮用水消毒副产物研究展望》,为我们讲解消毒副产物的形成、风险和控制。为控制消毒副产物,华衍水务协助中德合作研究试验消毒副产物的综合处理。
中国疾控中心环境所水质安全监测室主任张岚分享《中国饮用水标准体系建设与发展》,关注从源头到龙头的饮用水安全,高规格严密修订《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结合最新科技和居民健康要求,用更严格的标准带来更干净的饮用水!
哈尔滨工业大学马军教授为我们带来《饮用水面临的问题与处理技术研究进展》的主题分享。当前,饮用水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多种污染物影响原水水质,必须全方位多途径地加强饮用水保护,提升饮用水水质,保障居民用水安全。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刚教授进行《复合锰氧化膜催化氧化去除地表水中氨氮/锰的研究》的研究报告,看新型水处理方法是怎样一步一步研究产生的。应对水源中氨氮和猛严重超标问题,开发使用活性猛氧化物的去除方式,经济环保又高效。
上海市供水调度监测中心陈国光教高分享《生物活性炭选择、使用及更换》。对微污染水源的有机物去除国内外主流工艺是采用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但要根据不同水源调整前臭氧加注量、后臭氧加注量、生物活性炭冲洗频率等,才能确保和提高供水水质。深度处理水厂要运行好,发挥深度处理工艺作用,不同水源需要制定不同的深度处理运行参数和作业指导书,使深度处理水厂运行更科学,水质得到有效保障。
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设计二所王海梅总工、教高深入分享了《复合沉淀池在给水处理工程中的应用》。王总工结合实际案例,从复合沉淀池的特点、运行、业绩和应用等方面,分享了目前几个大型给水厂复合沉淀池的应用,这些沉淀池经历了冬季原水低温低浊、夏季洪水高浊的考验,沉淀池运行良好,排泥通畅,水厂出水水质长期达到0.3NTU以下,实施效果稳定。
扬州市上善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郑全兴总工、高工带来了《扬州头桥水厂二期工程试运行中产生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扬州头桥水厂二期工程试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于2017年8月改造完成后,方便了生产管理,配水均匀,矾耗下降,平流式沉淀池、V型滤池出水浊度均有所下降,延长了反冲洗周期,节约了制水成本,运行情况良好,水厂出水水质指标均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要求。
吴江华衍水务有限公司华伟副总、教高阐释了《智慧水厂在吴江华衍的应用思考》。华总简述利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打造一个资产在线、员工在线、成本在线、协同在线的智慧水厂生产模式,实现“从源头到龙头的物联,从龙头到用户的互联”的阶段性目标。
格兰富水泵(上海)有限公司高级方案专家张晓乐围绕《二供整体预制泵房中数字化及新技术的应用》进行阐述。利用BIM设计及数据应用优势、工厂化预制整体泵房、应用数字化智能供水设备以及二次供水系统的预防护措施,来保证保障二供泵房安全性、高质量和数字化。
苏州市自来水有限公司蒋福春总工带来《中德清洁项目-管网冲洗及水质管理》的主题分享。苏州市自来水有限公司通过生物稳定性评价指标研究、管网水质稳定评价和用户对供水问题的反馈,结合同济大学研究成果,进行自来水深度处理改造,以提高出厂水水质。并通过改造管网结构、阀门类型等方式对管网进行改善,降低水龄。同时与德国合作,使用声纳探测沉积物,发现水垢,并通过气水混冲的方式进行沉管处理,对小区管道进行主动冲洗。通过以上措施,2012年到2016年,获得了水质显著提升的成果。
江苏省城镇供水安全保障中心郭杨博士带来了《江苏省水质标准的编制与实践》专题分享。从编制背景、编制过程及标准内容全面解读了《江苏省城市自来水厂关键水质指标控制标准》,希望通过本标准的贯彻实施,推动全省县级及以上城市自来水厂规范全工艺过程的水质质量管理,保障供水水质安全。
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环境风险与应急研究中心林朋飞副主任分享了《应对突发水污染的应急处理技术和预测模型》。研究并建立各类污染物的应急处理技术体系、建立污染物应急处理技术与预测模型,通过“研究开发+应急支持+产业培育”的模式,为用户提供科学、高效、专业的应急服务。
河海大学陶辉副教授分享《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中活性炭失效判定、更换及应用实例》。陶教授分别从活性炭的使用功效、再生炭的技术环节,阐述了新炭、旧炭、再生炭以及换炭的不同比例对水处理效果的研究,为江苏省供水企业的活性炭失效判定、更换提供了技术依据,为水司降低供水成本提供了技术支撑。
北京市自来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技术研究院韩梅博士带来了《大型水厂活性炭滤池/炭砂滤池运行特性及生物安全性研究》的分享。炭砂滤池对有机物的控制效果弱于活性炭滤池,夏季前端臭氧接触池对炭砂滤池有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对出水的生物安全。活性炭滤池中致病菌属主要以军团菌和曲霉菌为主,炭砂滤池出水生物安全性高于炭滤池。冬季出水生物安全性明显高于夏季,因而冬季应延长炭砂滤池反洗周期,夏季缩短炭滤池反洗周期。
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刘前军先生带来了《超滤膜净水工艺设计案例分析》的专题演讲。通过超滤膜车间和传统滤池的对比,形象直观的介绍了膜系统组合工艺,浸没式膜系统模块化,压力式膜组件更换更灵活,通用性更强,膜元件制造成本也更低。
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于海宽博士就《大型浸没式超滤水厂中膜的运行维护管理——东营南郊水厂运行经验总结》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分享。南郊水厂作为我国首家集水厂改造工程与新建工程,采用大型超滤膜处理,针对特定的水源,将两种不同形式的超滤膜组合工艺引入生产实践,为老水厂的改造及新水厂的建设提供了实践经验与工程示范。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西安分院总工程师王静女士围绕《双膜法在西安渭北工业区湾子水厂的应用》阐述观点。王工结合实际案例,分享了超滤膜与纳滤膜组合模式在渭北工业区湾子水厂的应用经验和研究成果,通过双膜法中试试验、工艺设计,解决水中硬度、硫酸盐相关的水质问题。
华衍水务(中国)有限公司IT总监张寿龙先生分享了《华衍水务智慧水务规划及应用》。华衍水务经过多年努力,打造了水厂及泵房运行、用户用水状态、管网运行状态、管网地理信息、工程管理及施工现场、流程审批及执行状态的全面感知系统,实现节能降耗、水质保障、客户服务、工程管理的的广泛协同,实现控制数字化、管理协同化、决策科学化、服务主动化。
哈尔滨工业大学江进教授发表《强化锰氧化预处理与臭氧氧化深度处理:方法与原理》的主题演讲。通过Mn(VII)氧化动力学规律与模拟、观察Mn(VII)氧化产物与反应路径,研究Mn(VII)氧化除污染新方法,采用臭氧高级氧化深度处理工艺,以应对低温条件下农药化工有机微污染的水质问题。
宁波市供排水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师刘志刚先生深入浅析了《台风季节饮用水源地水质突变分析及应对措施》。台风带来的强降雨主要影响原水的色度、浑浊度、氨氮、耗氧量、铁、锰、微生物指标,其中浊度是较难控制的指标,受台风影响期间,原水浊度的变化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即先急剧增加后急剧降低再缓慢降低。强化混凝可以有效保障出厂水水质,及时对历史数据做好总结与分析、充分认识混凝规律与设备性能、完善水质预警机制等可以为强化混凝提供有力支撑。
2018年华衍水质论坛#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于建伟先生探讨了《湖库水源嗅味问题:产嗅原因解析与调控新思路》。通过对比生态修复、药剂投加、物理方法、内源消减等水源藻类控制方法,寻求最优方案,并利用多种方式加强对湖库水源产嗅藻的鉴定,为加强水库运行管理、优化水库设计规范提供参考。
上海市政总院第二设计院副院长沈小红先生分享了《高海拔地区地表水厂关键技术分析》的主题演讲。沈院长结合拉萨地区气候、地址、水文等自然环境和物理学原理,分析材料供应条件,从合适的系统工艺、合理的构筑物型式、可行的施工方案、可靠的设备选型、因地制宜的运行方案等角度,全面解读了高海拔地区地表水厂关键技术。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