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物柴油生产技术国际领先,国家标准也已与国际接轨,但由于推广应用不力,导致目前国内生物柴油产量呈逐年下滑态势,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内生物柴油使用规模不仅远不及欧美等国,与拉丁美洲国家如阿根廷相比也有相当大的差距。”8月1日,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蔺建民在北京清洁燃料行业协会生物柴油分会成立大会上说。
据蔺建民介绍,我国现行的生物柴油国家标准《B5柴油GB25199—2017》已于2017年9月发布实施,该标准将之前的《生物柴油调合燃料B5》和《柴油机燃料调合用生物柴油BD100》两项国家标准合并,并进一步优化升级。新标准由之前的推荐性标准升级为强制性标准。同时增加了B5车用柴油(Ⅵ),即第六阶段《B5车用柴油》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与车用柴油(Ⅵ)国家标准保持一致,也与欧盟第六阶段的生物柴油标准保持一致,并超过美国的ASTM标准。
近两年,生物柴油在国际上的发展势头不减。根据公开报道,2017年,全球生物柴油产量达到3600万吨历史新高,2018年有望再创新高,达到创纪录的3840万吨。其中位居前两位的欧盟、美国二者产量合计已超过2000万吨。此外东南亚国家以及巴西、阿根廷等国发展势头也很好,其中阿根廷在2017年生物柴油产量达到约300万吨。
据上述与会专家介绍,与国际相反,近年来我国生物柴油产量却一直呈递减态势。据有关机构统计,2015年,我国生物柴油产能达到250万吨/年,实际年产量只有80万吨,由于推广使用困难,目前年产量已进一步下降到50—60万吨规模。
生物柴油具有资源可再生的特性,有助于降低颗粒物与温室气体排放,以及“变废为宝”促进地沟油等废弃油脂合理利用,且因闪点高、十六烷值高使用起来也很安全。根据美国环保局调研,在美国,生物柴油贡献了该国近50%的颗粒物减排量。
蔺建民指出,原料适应性范围更广的第二代生物柴油,包括加氢植物油(HVO)和生物质费托合成柴油(FT-BTL),在颗粒物、NOX、CO、总烃的指标上都会有大幅下降,而用废弃油脂作为原料生产的第二代生物柴油可望比化石柴油减少91%的碳排放。
业内普遍认为,在我国,生物柴油的推广使用最大好处就是解决“地沟油”回流餐桌的食品安全问题。实际上,“中国的生物柴油生产工艺已处于世界前列,中国用最差的原料(地沟油)可以生产世界上最好的生物柴油。调查发现,我国每年有300万吨地沟油被食用,即人均约有10%的机率在食用由地沟油制取的食用油。从这个角度讲,国内推广生物柴油,比欧洲与美国的紧迫性要更大,也比目前国家大力支持、致力于解决陈化粮问题的乙醇汽油推广更具紧迫性。”他说。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我国生物柴油生产企业高峰时期有上百家,但近年来数量锐减。我国各地如海南、安徽、云南等地试点推广生物柴油均因难以进入成品油市场以失败告终。上海从去年开始在公交系统内推广应用生物柴油,是国内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成功应用生物柴油的地区,但仍未大面积应用。北京环保局预组织公交公司试用生物柴油,目前也还没有开始。因此“从严格意义讲,生物柴油在我国还未正式使用。”蔺建民说。
蔺建民进一步指出,“根据我们的研究,生物柴油按照10%以内的比例添加到石化柴油在国三、国四阶段是完全可行的,也是安全的。第二代生物柴油十六烷值有可能达到100,从安全角度考虑,其添加比例可达到30%以上,甚至100%。”
但遗憾的是,由于国家相关主管部门分工职责不明确,虽然出台了一些鼓励生物柴油发展的法律、法规、补贴政策,以及税收优惠等,但实际执行仍缺乏配套细则。在石化行业、汽车行业、环保部门、食品安全部门之间还缺乏统一的行动协调与配合,各部门各自为政,导致文件只停留在发布阶段,难以落地实施,也难以起到实质性推广应用生物柴油的作用。
蔺建民认为,目前,只依靠大量用于低端燃料与出口欧盟,虽然能消化一部分现有生物柴油产能,但绝非长久之计。与乙醇汽油相比,生物柴油与柴油的调和难度更小,当务之急为改善环境、保证食品安全,推广应用生物柴油比乙醇汽油更现实,且通过使用生物柴油改善燃油品质还可减少使用添加剂的成本支出。
原标题:生物柴油推广乏力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