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的臭氧浓度呈现显著上升趋势。大气污染问题不是单一成分的污染,而是以PM2.5和O3为主的复合型污染。解决这类大气污染问题,主要是通过源头控制+末端治理的减排手段,但减排工作涉及面广,牵一发而动全身。为推动区域空气环境质量改善与城市规划、城市建设相结合,改善城市综合环境

首页> 大气治理> 综合> 评论> 正文

开放空间大气修复前景广阔 为打赢蓝天保卫战助一臂之力

2018-07-31 08:24 来源: 中国环境报 作者: 邓杰帆

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的臭氧浓度呈现显著上升趋势。大气污染问题不是单一成分的污染,而是以PM2.5和O3为主的复合型污染。解决这类大气污染问题,主要是通过“源头控制+末端治理”的减排手段,但减排工作涉及面广,牵一发而动全身。

为推动区域空气环境质量改善与城市规划、城市建设相结合,改善城市综合环境质量,笔者建议开展开放空间大气修复研究。

以广东省东莞市茶山镇孙屋村为例,孙屋村临近茶山工业区是典型的工业区和住宅区混合规划区域。此前,工厂排放的废气时常随风飘至下风向的居民区,引来附近居民投诉,空气质量不容乐观。为此,东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启动开放空间大气修复研究,在茶山镇孙屋村建设研究示范点。

经过一年多的设计施工建设,2017年初,开放空间大气修复试点在东莞茶山镇启用。试点项目应用了“以超同化植物修复为主,喷淋修复、催化分解修复和微生物分解修复为辅”的综合技术开展大气污染修复,通过技术组合,实现PM10、PM2.5、NOx、O3、VOCs等大气污染物的有效净化。经过一年多运行、监测,此试点案例在投入使用后,对周边区域性空气净化起到了较为明显的作用,PM2.5、PM10等主要污染物去除率最高分别达到48.4%、58.8%。

与此同时,大气修复还融入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区域分种植区和集水区,采用细叶榕、竹节树等超同化植物进行吸收,铺设矿物颗粒、喷洒微生物和酶制剂作为辅助措施。喷淋的水都来自旁边的集雨池,遇到下雨天,这一区域的雨水会利用坡度设计引流到池子里,当监测系统发现空气质量显著变化时,及时启动喷淋系统,在吸收净化的同时,也通过雨水循环设计降低了运营成本。

试点区域原本是闲置空地,长期被人租用堆放吊塔、工业垃圾。现在重新利用起来作大气修复试点,不仅改善了村里面的空气质量,而且与美丽乡村工程建设相结合,美化了村居环境,可谓一举两得。在试点区域旁边,孙屋村正在打造独具特色的生态农场,目前已投用并对外开放,发展休闲旅游的绿色经济将有望迎来新的增长点。

目前,类似孙屋村这样的情况在东莞乃至全国城镇建成区较为普遍,由于规划滞后等历史原因,居民区和工业区毗邻,大气污染成为群众投诉举报热点。开放空间大气修复对于解决这类问题具有重要的探索价值。试点经验表明,大气修复对资金投入、空间要求等并不高,可以成为全国的示范样板,各地可以结合城市规划建设,在建成区域尝试见缝插针建设,逐渐形成一个个带状绿色屏障,让大气污染物被就近吸收净化,助力大气质量持续改善,早日打赢蓝天保卫战。

原标题:开放空间大气修复前景广阔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