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围城”,是世界各国在城市化过程中碰到的难题。在湖南省,城镇生活垃圾的数量每年以5%-8%的速度在增长,也面临着城市被垃圾包围的困境。传统的垃圾填埋方式不仅大量占用土地,而且形成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的风险。面对垃圾“围城”,湖南正在进行哪些探索,需要解决哪些难题,未来有什么规划?从今天起,本台推出系列报道《破解垃圾“围城”》。今天我们首先来到益阳,去看看那里的垃圾是如何用来发电的。
破解垃圾“围城”:益阳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每天“吞掉”800多吨垃圾
记者 孟凡惠:当我们在家里扔垃圾的时候,会感觉垃圾很渺小。可是当我们来到垃圾填埋场时,面对这相当于50个足球场面积的垃圾场,我们会感觉人很渺小,我们被自己扔掉的垃圾包围着,无处不在的垃圾,是城市和农村的强大对手。
2014年时,益阳中心城区每天产生600吨垃圾,2005年新建的垃圾填埋场投入使用,设计使用年限是20年,但只用了10来年就告急。而在整个湖南省,县以上城镇,共有108座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设计总库容2.72亿立方米,但现在,垃圾早已敲响了围城的警钟,库容已经不足60%。
益阳市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办公室主任 赵建军:不到三年时间,(垃圾场)马上就要填满了,垃圾填埋的工艺,是个落后的工艺了,要向垃圾焚烧发电资源化处理进行迈进。
垃圾填埋,成本虽然低,但存在二次污染,不仅臭气熏天,还会污染土壤和地下水。而垃圾焚烧发电,则可以实现垃圾资源化和减量化,是国际上比较理想的生活垃圾处理工艺。
益阳˙高新区青山村
2016年5月,益阳市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建成投产,项目占地90亩,投资5亿元,离益阳市区不到10公里,每天能“吞掉”益阳城区、桃江县、南县的800多吨生活垃圾。
益阳市高新区青山村村民 鲁卫东:我鼻子很灵的,没什么气味,隔着这一扇玻璃,在这里吃饭都可以。
夏季的垃圾,并不是那么好对付,柴、米、油、盐、瓜皮、蔬菜样样都有,特别垃圾含水量,要从冬天时的10%提高到30%。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垃圾在焚烧前,要先在这里住上5天,让渗滤液自然流出。
光大环保能源益阳公司总经理 袁泉:那个温度我们一般控制在950度到1000度左右,把可烧的,因为自己家的垃圾,无非是一些塑料袋啊、一些瓜果皮啊,一般在这个温度下,会全部烧掉。
每个小时,这里就能发电1.5万度,但是环保标准却异常严苛,政府和企业做出了五点承诺:没有异味、污水不外排、烟囱不冒烟、村里能穿白衬衣、垃圾焚烧的温度控制在850度以上。
益阳市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办公室主任 赵建军:厂内可以穿白衬衣,保证我在焚烧期间,这个粉尘100%进行收集,灰尘不向外排。
垃圾焚烧产生的废渣,被用作地砖的原材料。如今,这里正在申报湖南省工业旅游基地,垃圾焚烧厂今后也将变身成为景区。
目前,湖南已建成10个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每天能处理垃圾1.2万吨,全省生活垃圾焚烧比例37%,同时,还有5个项目正在建设。到2020年,全省还将规划建设33个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从根本上解决湖南“垃圾围城”的问题。
胡湘平:垃圾处理好 民生更幸福
垃圾问题,看似小事情,实际上关乎大民生,选择科学方式将垃圾处理好,建设美丽家园才无后顾之忧。垃圾“围城”,是世界性的难题,目前,以益阳为代表的垃圾焚烧发电处理模式,已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益阳垃圾焚烧发电成功的经验,是在项目选址建设和营运过程中,解决好“邻避效应”,借助科技的力量做好群众工作,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为生活垃圾找好出路,我们回归美丽家园才不会迷路,益阳的经验值得复制推广。
原标题:湖南城镇生活垃圾数量每年增速5%-8% 垃圾“围城”亟需破解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