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污水治理近两年来被业界视为环保产业的“新”蓝海,不少业内人士都对这一新兴水务市场的发展前景较为乐观。农村污水由于地区分散,人口数量较大,收集难等原因造成农村污水成为水污染的主要组成因素。本文从治理现状、主流技术、政策管理、经验启示四个方面对比中、外农村污水处理的异同,希望通过借鉴发达国家的农村污水处理体系,结合中国国情更好的发展我国农村污水治理体系。
治理现状
国内
全国有近60万个行政村和260多万个自然村,农村在我国社会经济结构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长期以来,村庄排水和污水处理设施严重不足,总体上污水处理率低。近年来,随着对农村环境治理力度的加大,各级政府一直大力推进农村污水治理,全国处理生活污水的行政村比例逐年增加。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农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村污水治理受到重视。尽管与城市污水处理率相比总的比例还较低,但年增幅较快。
国外
美国:
美国城镇化率高,农、林、渔业人口只占美国总人口的约0.7%,农村很少,但分散的小型社区较多。
欧盟与德国:
欧盟各成员国的条件差异较大,对于水质和污水处理的要求也不完全相同。
欧洲平均人口密度为103人/平方千米。
德国:70%以上的居民生活在10万人口以下的“城市”,多数居住在1000-2000人规模的村镇。
日本:
日本的污水治理基本上可划分成三个部分:
城市化区域为下水道;
城市化区域以外的农业振兴地区为农业村落排水设施;
城市化区域以外的无村落的地区以及下水道建设滞后的区域使用净化槽。
主流技术
国内
技术模式1--分户原位处理:
单户/联户污水原地处理,通常采用小型污水处理设备或自然生态处理等形式。
技术模式2--村落集中就近处理:
通过管网收集村落内住户污水,并集中到村污水处理站统一处理,通常根据污水处理要求采用生物与生态组合工艺等形式。
技术模式3—纳管区域集中处理:
主要是城镇近郊区的村庄,通过管网将污水输送至城镇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
生物处理工艺:活性污泥法(传统法、SBR)、生物接触氧化、膜生物反应器、自然曝气生物膜法
生态处理工艺:人工湿地、稳定塘、土地处理、生态河道
国外
美国:以生物接触氧化为主,辅以SBR活性污泥法、传统法活性污泥法
日本:目前以生物接触氧化为主,SBR活性污泥法正在快速增加
德国:以SBR活性污泥法为主,膜生物反应器逐步增加
这些国家采用以上技术的背景是总体数量不多。
政策管理
国内
2015年国务院发布《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以县级行政区域为单元,实行农村污水处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有条件的地区积极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和服务向农村延伸”。
2016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要求“采取城镇管网延伸、集中处理和分散处理等多种方式,加快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改厕”。
国外
美国:
法规体系:
联邦政府:《清洁水法案》、《安全饮用水法案》、《水质量法案》
EPA:《分散处理系统手册》、《分散处理系统管理指南》
州和民族地区立法
财政补助制度:
国家环保局、农业部、房屋和城市发展部、各州政府项目资助;
州清洁水滚动基金。
德国:
法规与标准体系:
每个州都有自己的“水法”,与欧洲大致相似,主要是消减负荷、保护环境。
针对不同的排放要求和设施的规模,设定处理目标。
日本:
相关法律与责任管理体系:
经验启示
我国农村分布面广,地域差异大,为实现农村污水的有效治理,需要:
健全农村污染治理的有效的组织与管理体系和法规与标准体系;
建立因地制宜优选技术的科学决策与质量保障机制、资金保障机制、长效运营与有效监督机制;
发达国家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乡村污水治理体系,对我国具有借鉴意义,但需要结合中国国情发展我国的农村污水治理体系。
原标题:农村污水治理中外大不同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