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发电是把各种垃圾收集后,进行分类处理。其中:一是对燃烧值较高的进行高温焚烧(也彻底消灭了病源性生物和腐蚀性有机要物),在高温焚烧(产生的烟雾经过处理)中产生的热能转化为高温蒸气,推动汽轮机转动,使发电机产生电能。二是对不能燃烧的有机物进行发酵、厌氧处理,最后干燥脱硫,产生一种

首页> 固废处理> 垃圾处理> 市场> 正文

垃圾发电行业现状分析 垃圾发电量已突破350亿千瓦时

2018-03-08 15:56 来源: 前瞻产业研究院 作者: 陆澜清

垃圾发电是把各种垃圾收集后,进行分类处理。其中:一是对燃烧值较高的进行高温焚烧(也彻底消灭了病源性生物和腐蚀性有机要物),在高温焚烧(产生的烟雾经过处理)中产生的热能转化为高温蒸气,推动汽轮机转动,使发电机产生电能。二是对不能燃烧的有机物进行发酵、厌氧处理,最后干燥脱硫,产生一种气体叫甲烷,也叫沼气。再经燃烧,把热能转化为蒸气,推动汽轮机转动,带动发电机产生电能。

垃圾焚烧发电是人口较多的城镇(县城及以上行政区)生活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是城镇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面向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需在新时代新起点上明确新的发展战略,开启新的历史征程。我国生活垃圾焚烧发电装机规模和垃圾处理量居于世界首位。截至2016年底,全国投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273个。截至2017年上半年,垃圾发电投产项目为296个。

生活垃圾清运量逐年攀升,焚烧处理占比高达40%

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的不断增加是我国垃圾发电市场保持增长的基础。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镇化的高速推进,我国生活垃圾产生量逐年增加,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率也在逐年提高。2016全国生活垃圾清运量约为21500.5万吨。预计2017年全年我国城市垃圾清运量仍将保持增长,规模大约在23597万吨左右。

图表1:2010-2017年中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变化趋势图(单位:万吨,%)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在城市生活垃圾不断增加的同时,我国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率也显著提升,2016年全年大中城市的无害化处理率高达99%左右,有数十城市的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甚至达到100%的水平。而在无害化处理中,垃圾焚烧处理方式使用率也逐年提升,从2010年的18%左右提升至2016年的35%左右,垃圾焚烧量也从2973万吨提升至7547万吨左右,预计2017年全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率在40%左右,焚烧处理量约在9468万吨左右,较2016年有明显上升。

图表2:2010-2017年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量变化趋势图(单位:万吨,%)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垃圾发电项目投产火热,2017年垃圾发电量已超350亿千瓦时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垃圾发电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全国投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273个,分布在除青海、西藏、新疆以外的28个省(区、市)的23个省会城市、113个地级城市、74个县城,并网装机容量543万千瓦,年发电量约298亿千瓦时,年垃圾处理量超过8000万吨,占全国城镇(县城及以上,不含农村)生活垃圾清运量的比重超过30%;截至2017年6月份,合计投产项目296个,装机容量624.8万千瓦,预计到2017年底,装机容量将达到680万千瓦,年发电量超过350亿千瓦时,年垃圾处理量超过1.05亿吨,占全国城镇垃圾清运量的比重超过35%。

图表3:2016-2017年中国垃圾发电投产项目情况(单位:个)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图表4:2016-2017年中国垃圾发电投产项目情况(单位:个)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垃圾发电区域集中度高,东部地区占比高达68.1%

目前垃圾焚烧发电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即京、津、沪、鲁、苏、浙、粤、闽、琼9省(区、市),该地区人口集中、GDP较高、地方财政状况较好。2016年东部地区装机容量369.6万千瓦,占全国的68.1%,发电量218亿千瓦时,垃圾处理量约5850万吨。浙江、江苏、广东、山东、福建五省位居前五,浙江最多,为99万千瓦;

中部地区包括黑、吉、辽、晋、冀、鄂、豫、皖、湘、赣10省,装机容量111万千瓦,占全国的20.4%,发电量50亿千瓦时,垃圾处理量约1340万吨。其中,安徽省最多,为28.6万千瓦。

西部地区包括蒙、云、贵、川、渝、桂、甘、陕、宁等12省(区、市),装机容量62.4万千瓦,占全国的11.5%,发电量30亿千瓦时,垃圾处理量约810万吨,青海、西藏、新疆3省区没有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图表5:2009-2020年中国智能电网投资规模现状与规划情况(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原标题:垃圾发电行业现状分析 垃圾发电量已突破350亿千瓦时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