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人:赫喜华
内容:
近年来,东莞市大气污染防控工作成效显著,空气总体质量逐步改善,PM10、PM2.5治理效果显著,灰霾天数从104天下降到45天,在我们为东莞蓝喝彩的同时,看不见的臭氧污染问题却很突出,连续6年均超出国家二级标准,并取代PM2.5成为东莞市的首要超标污染物,在2016年全市47天超标中,有40天是臭氧超标,臭氧8小时90百分位浓度为166μg/m3,超出国家日均值二级标准160μg/m3,为全省最高,部分月份为全国最高。高浓度臭氧导致大气氧化性增强,大气化学反应强度提高,有利于SO2、NO2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气态污染物转换为硫酸盐、硝酸盐和有机细颗粒物,会促使PM2.5浓度升高,使得大气复合型污染更严重,同时会诱发皮肤、心肺、呼吸道等疾病,对人体健康产生较大的危害。因此,国家将其列入环境空气质量评价的6项主要大气污染物之一。分析东莞市臭氧浓度生成较高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量大、强度高。东莞市VOCs的51.2%来源于工业有机溶剂使用,30.1%来源于道路移动源(机动车排放,建筑涂料使用,餐饮业油烟排放)。东莞涉及VOCs排放的行业主要包括家具制造、制鞋、电子、塑胶、印刷、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表面涂装、集装箱制造、人造板制造、纺织印染等,其中以电子、家具制造、制鞋行业、塑胶使用有机溶剂占比最大。有机溶剂使用过程中释放出大量活性高的甲苯和甲醇,而根据东莞的短期观测结果,甲苯、乙醛和甲醇正是东莞臭氧生成潜势最大的三项VOCs物种。二是氮氧化物(NOx)排放量大。东莞火电、造纸、漂染等大型耗煤企业较多,煤炭消耗量大,2015年规模以上煤炭消耗总量为1812万吨,机动车保有量已达到188.2万辆,全市氮氧化物排放总量为13.2万吨,位居全省第一。根据最新统计数据,东莞市氮氧化物单位面积排放强度为49.7吨/平方公里,远高于珠三角平均水平(22.4吨/平方公里)。三是气象条件和污染源区域分布促进臭氧高值生成。夏季是东莞主导风向为偏南风,位于市区上风向的厚街、大岭山、长安、寮步等区域恰是家具制造、制鞋、印刷等制造业发达,VOCs排放量最大的区域,该区域输送的VOCs为市区臭氧的形成提供了大量的前体物。而东莞氮氧化物排放量最大的区域,也是位于上风向的虎门镇(年排放量约为5万吨,其中沙角电厂群4.5万吨,占了全市工业氮氧化物排放量的52.9%),其排放的氮氧化物随着大气输送经过30公里左右的反应距离后,与厚街、大岭山、长安、寮步等镇街产生的VOCs起到双重叠加作用,进一步推高市区臭氧浓度。
目前,东莞市VOCs排放源具有量大面广的特点。以2016年统计数据为例,东莞市VOCs单位面积排放强度为22.3吨/平方公里,远高于珠三角平均水平(19.8吨/平方公里)。臭氧污染已经严重制约了东莞,而广东省的PID在线监测地方标准刚刚出台,此前东莞强制企业减排降污缺少政策依据,二是东莞缺少治理VOCs污染的智力支持,已开展的排放摸查只是治理的前期工作,与有效治理VOCs尚有距离;三是缺少大数据监测手段。四是缺乏政府、企业、有资质环保产业企业和社会资本共同治理的机制。
建议:
1.抓紧落实广东省PID在线监测地方标准,并以此为契机在全市营造治理VOCs舆论氛围和减排的态势,尽快制定VOCs总体治理规划。
2.落实广东省委要求东莞率先实现小康社会的要求,争取创建VOCs治理示范城市,为大气环境治理树立典范。
3.尽快引进“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落户东莞(国家工程实验室设定了源头过程控制技术、核心材料技术、基础材料与零部件技术工艺集成与装备技术和在线监测与系统应用五大技术突破方向。与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区别在于对技术和装备有更多的研究,和工业界有更多的联系,缩短了从技术研发到产业化的过程),充分发挥国家重点实验室强大的专业研发和技术团队为东莞在两年内实现VOCs治理达标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持。通过引进将污染治理技术和设备研发技术转换为生产力,大力培育东莞的重点环保企业,促进整个环保产业链的发展。
4.政府建立建设VOCs实时监测大数据平台,职能管理部门能对7681家重点排污企业进行实时监测,做到有据可查有法可依。
5.构建政府、企业、社会资本和技术力量共同治理VOCs污染的格局,采用政府补贴、以奖促治,金融支持、设备租赁等多种形式解决资金问题。
6.以重点产业重点区域为试点,尽快铺开局部治理,取得成效后,迅速开展全市范围的治理。
原标题:关于加快推进我市VOCs治理的建议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