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极星环保网获悉,《湖北省“十三五”产业创新能力发展和建设规划》已经印发。根据规划,武汉将发展以环保装备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环保装备将发展水污染治理关键技术和装备、大气污染治理关键技术和装备、固体废弃物处理关键技术和装备、废旧汽车拆分及废钢加工技术和装备、碳捕捉技术和设备、湖泊景观污水处理技术与装备等。重点在武汉、宜昌、襄阳、黄石、荆州、荆门等地布局环保装备制造。全文如下:
湖北省“十三五”产业创新能力发展和建设规划
产业创新能力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综合体现,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重要抓手,也是实现重大关键技术突破,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培育壮大经济新动能的迫切任务。为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等各项任务,依据省人民政府关于专项规划的部署要求,制定本专项规划。
一、发展现状与面临形势
“十二五”以来,湖北以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为核心,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加强产业创新平台建设,培育壮大产业创新主体,推进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营造技术创新良好生态环境,全省技术创新能力得到快速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一)发展成效
1.产业技术创新成果大量涌现
“十二五”期间,全省围绕移动互联网、智能制造装备、生物医药、生物育种、新材料、卫星导航等领域,加大项目策划和投入力度,组织实施了信息技术、生物、工业机器人、北斗卫星导航、新能源汽车等一批重大专项。烽火通信刷新了光传输世界纪录,一根每秒传输560Tb的光纤可供135亿人同时通话;武汉锐科研制的大功率光纤激光器用特种光纤,突破了国际特种光纤产业垄断格局;华中科技大学研发的“智能微铸锻”金属3D打印技术,成功制造出世界首批3D打印锻件,改变了长期以来由西方引领的“铸锻铣分离”的制造历史;扬子江汽车集团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合作研制的全球首款以液态氢为驱动能源的客车“泰歌号”成功下线,将极大地推动氢能在汽车领域的产业化应用进程;铁四院研发的高速动车组安全运行保障技术成功运用于武汉动车段,全面提升了我国高铁动车组运维保障高端装备设计制造水平。
2.创新支撑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十二五”期间,围绕科技成果工程化和产业化,我省鼓励和引导骨干企业组建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等企业技术研发平台,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截至2015年底,全省共有国家工程研究中心4个,国家工程实验室3个。全省规模以上企业自建研发机构比例呈明显上升态势,省级及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共达502个,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46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56个。全省共有11家产业技术研究院、42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创新创业平台建设不断推进,有力推动了全省创新创业的发展。
3.研发费用投入强度明显加大
“十二五”以来,湖北的研发投入逐步加大,2015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为1.9%,比2014年增加0.03个百分点。政府持续为产业技术创新提供财政支持,2015年,省财政科学技术支出占当年财政支出的比重为2.5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0.94%,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的3/4。
4.产业创新效益不断提升
“十二五”期间,我省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创新效益和竞争力不断提高。2015年,实现新产品销售收入5676.92亿元,比上年增长7.63%,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为13.15%。技术市场成交合同数为22532项,比上年增长4.77%,位居全国第三位;技术成交额为789.34亿元,比上年增长35.94%,位居全国第二位。电子信息、机械、石油化工、有色金属、钢铁、食品、汽车和纺织等八大行业发明专利授权总量达到7119件,比上年同比增长了24.09%。
5.产业创新环境日益优化
我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相继出台了《湖北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纲要》、《中国制造2025湖北行动纲要》、《关于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政策文件,设立了长江经济带产业基金、湖北省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湖北省股权投资引导基金,建立省级发展专项基金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汽车、装备等重点产业发展。启动实施了工业强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智能制造、制造业国际化、服务型制造等工程,深入推进服务业提速升级行动计划,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新体系。引导技术、成果、人才、平台和资金等资源向创新创业一线聚集,技术创新生态环境正日益完善。
尽管“十二五”时期我省产业发展成效显著,但也必须清醒认识到我省产业创新能力发展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成果转化机制不灵活,科技对产业的贡献率较低,许多研发成果停留在实验室阶段或中试阶段;创新平台建设分散重复,功能定位不明晰,在若干新兴、交叉和战略性领域布局较薄弱;产业创新基础设施能力建设相对不足,对产业创新的支撑作用有待加强;创新资源缺乏有效整合,协同创新能力不足,创新创业支撑服务体系不完善。
(二)面临的形势
1.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交汇融合,对产业创新能力发展提出新挑战。当前,世界范围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一些重要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呈现革命性突破先兆。信息网络、生物科技、清洁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等技术领域交叉融合,群体性突破和颠覆性创新不断加快,科技与产业向“智能、泛在、互联、绿色、健康”方向融合发展。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创新方式更加多样化,技术创新周期缩短。创新要素在全球范围加速流动重组,价值链面临重构,多节点、多中心、多层级的全球创新网络正在形成,主要国家纷纷推出创新战略,谋求和巩固在全球价值链中的有利地位。我国既面临着赶超跨越的历史机遇,也面临被拉大差距的严峻挑战。
2.新时代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对产业创新能力发展提出新要求。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只有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打造发展新引擎、开辟发展新空间,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和产业转型升级,才能实现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的目标。
3.创新平台已经成为科技创新竞争的新焦点和政府优先支持的重要环节。产业创新平台近年来发展迅速,在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集聚高水平科技人才等方面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创新平台作为自主创新的有力载体,是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创新平台建设不仅可以集聚各类创新资源和人才,增加专业化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提升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的能级和水平,还能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资源的使用效率,充分发挥科技的支撑引领作用,增强可持续创新发展动力,提升产业创新能力。
4.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的新要求,为产业创新能力发展树立新目标。推动产业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是我省抓住发展机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突破自身发展瓶颈、重构发展动力的必然选择。湖北作为国家老工业基地,又是长江经济带与“一带一路”两大战略落地的重要节点,要抢抓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按照“在创新发展和动能转换上走在前列”、“挺起长江经济带脊梁”、“打造内陆地区新一轮改革开放新高地”的“三个定位”,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转型升级,激活产业发展新动能,构建产业发展新体系,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之路,推动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把创新能力发展作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经济新体系的重要任务,以突破重点领域前沿引领性技术、关键共性技术、现代工程化技术为导向,以产业创新平台和双创示范基地建设为抓手,整合行业优势资源和多元化创新资源,着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贯通创新链、产业链和服务链,构建产业创新生态网络,培育壮大产业发展新动能,打造“创新湖北”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
(二)基本原则
1.顶层设计,优化布局。以提升我省产业创新能力为主线,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布局,突出重大需求和问题导向,明晰关键共性技术创新方向和产业平台培育方向,着重加强在新兴产业领域的布局。
2.企业主体,市场主导。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决策主体、研发投入主体、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中的主体;强化市场需求侧政策引导,加快推进新产品、新服务的应用示范,将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供给,以消费升级带动产业升级。
3.集聚资源,重点突破。发挥产学研协同创新效应,把创新贯穿产业发展的全过程,引导创新资源、公共服务平台、重点企业等集中布局,选择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具备比较优势的重点产业领域和优势产业的关键环节作为突破口,集中力量实现率先发展。
4.创新机制,规范运行。推动管理机制体制和制度创新,强化公共服务、监管评估等责任,进一步创新管理方式。统筹规范产业平台建设,激励原创突破和成果转化,形成充满活力的管理和运行机制,为创新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三)建设目标
1.创新投入进一步提高
到2020年,全省产业创新投入强度进一步增强,全社会R&D支出达到1000亿元左右,全社会R&D支出占GDP的比重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政府支持产业创新能力提升的投入力度继续加大。
2.创新产出持续增加
到2020年,全省产业创新产出显著增加,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在全省GDP中的比重持续增加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达到17%左右,发明专利拥有量明显提升达到每万人均10件左右,创新成果转化效率明显提升,创新成果对产业的贡献能力进一步凸显。
3.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布局更加合理
到2020年,全省产业创新平台布局进一步优化,建成一批分布重点领域的产业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多层次技术创新平台,布局总量和运行效率都得到明显提升,创新平台对产业创新能力的支撑作用得到明显增强。
4.创新主体发展能力明显提升
到2020年,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全省大中型企业普遍建立研发机构,创新主体的各类创新能力指标得到明显改善,成长起一批领先的创新型企业、品牌和标准。产业创新人才进一步集聚,人才创新活力充分激发。
表1湖北省“十三五”产业创新能力发展目标
三、明晰技术创新方向,增强重点产业持续创新能力
(一)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技术,抢占未来产业竞争制高点
1.新一代信息技术
重点培育人工智能、集成电路、云计算及大数据等相关领域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加快建设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推动信息技术融合应用示范,以数字技术和先进理念推动文化创意与创新设计等加快发展,大力扶持互联网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
专栏1:新一代信息技术重点发展方向及布局
人工智能:主要发展深度学习、类脑智能技术,人工智能芯片、关键网络设备、网络安全技术设备等基础软硬件产品,计算机视听觉、生物特征识别、复杂环境识别等应用系统。
以武汉开发区和东湖开发区为核心,支持宜昌和襄阳地区推进“互联网+”智能制造、发展人工智能。
集成电路:研发半导体存储器,智能终端系统级芯片(SOC)、基于12英寸生产线的20nm级芯片、电力电子芯片,射频、数模混合、微机电系统(MEMS)等特色制造工艺,高密度封装、3D微组装技术,大硅片、光刻胶、靶材等关键材料。
以国家存储器基地建设为核心,打造武汉集成电路产业核心区;在宜昌、襄阳、荆州、黄石、孝感等地发展磁电子、物联网芯片、车用元器件等。
云计算及大数据:重点突破硬件资源虚拟化及服务化技术,数据资源传输、数据存储、数据挖掘、数据融合、数据管理技术,以及基于认知机理的智能信息处理技术、智能语音技术、基于语义的检索技术等。
依托大数据产业园和云数据交易中心,培育武汉大数据云计算产业集群;在宜昌和襄阳建设云数据和大数据等示范应用试点。
数字创意:重点研发数字出版、数字影音、数字传媒、数字教育等应用软件,VR/AR/MR游戏、影视、硬件设备、体验馆等。
以武汉光谷软件园、华中国家数字出版基地为核心,推动宜昌、襄阳等地发展数字创意集聚区。
2.生命健康
以基因技术、细胞工程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契机,加快重大疫苗、基因治疗、功能修复等生物医药关键技术突破,创制新型生物制品,推动医疗向精准医疗和个性化医疗发展。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制造和精准医疗,进一步提升生物技术创新水平,完善生物技术服务体系。
专栏2:生命健康产业重点发展方向及布局
生物医药:重点开发新型疫苗、治疗性抗体、蛋白质多肽类药物、新型血液制品;着力突破大规模细胞培养技术、基因测序技术、纳米制剂技术、缓释制剂技术等。
依托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发展生物技术药、新兴药物制剂;在宜昌、黄冈地区发展新型化学药物。
生物制造:加快发展生物基产品和新型发酵产品,重点突破工业蛋白质组学技术、合成生物学技术、代谢工程技术。
以武汉和宜昌为核心布局生物制造集聚区,在孝感和黄冈等地发展生物基材料和生物化工产品制造等。
精准医疗:重点研发高端医疗装备核心部件及系统,高通量基因测序分析检测设备及配套试剂、体外诊断仪器和配套试剂,高端生物医用材料和新型辅料耗材等。
以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为龙头,以鄂州葛店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宜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支撑,辐射十堰、荆州等地。
3.现代服务业
以新一代信息和网络技术为支撑,面向数字经济、分享经济、平台经济等新经济形态的发展需求,加强技术集成和商业模式创新,提高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水平。大力开展服务模式创新,重点突破支撑科技服务业、文化科技融合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的关键技术。
专栏3: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方向及布局
科技服务业:加快发展科技资源池构建、分布式科技资源空间优化与配置、技术交易全链条服务支撑技术、内容自动抽取与关联、智能组合分析、预警等关键核心技术。
以武汉、宜昌、襄阳、孝感为重点,建设科技服务业集聚区。
文化科技融合服务业:发展民族民间传统艺术资源标识规范与标识管理、文化艺术展演技术集成系统、虚实互动协同展演设计与布景呈现、三维成像与智能交互技术、声光电一体控制与多维综合展演技术等。
以武汉为中心,辐射带动宜昌、襄阳、荆州、荆门、孝感、十堰等地。
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电子商务云服务、自适应流通、通关协同、网络交易业务集成、智能标签自动识别、信息表征和交换、供应链全程质量跟踪和检测等关键技术。
以武汉、襄阳、宜昌为核心,支持鄂州、十堰协同发展。
新兴服务业:进一步发展即时检测、标本信息全流程监控与信息共享、生态系统模型与信任体系、车载与网联信息融合技术、智能运营与综合管理技术等关键技术。研究垂直整合服务模式及解决方案等。
以武汉、宜昌为核心,加快新兴服务产业基地建设。支持宜昌、十堰等地发展智慧交通。
(二)突破发展关键共性技术,增强支柱产业核心竞争力
1.高端装备制造
加快突破关键技术与核心部件,推进重大装备与系统的工程应用和产业化,重点发展智能制造装备、轨道交通装备、环保装备及关键技术,提升关键系统及装备研制能力,推动高端装备产品应用推广。
专栏4:高端装备制造重点发展方向及布局
智能制造装备:着重发展复合焊接、关节型喷涂、加工、搬运等工业机器人,高档数控机床等大型化、成套化、智能化生产线;研发大型3D打印装备,发展激光加工装、智能传感与控制装备。
在武汉、襄阳建设核心产业园,在宜昌、黄石、荆门和孝感主要发展智能装备器件、数控机床、智能物流及基础零部件等。
轨道交通装备:发展车辆制造、车载设备与列控系统、车用关键部件,强化零部件、系统、设备与整车之间的有机联系。
重点在襄阳和武汉建设产业基地,发展车辆制造、车载设备与列控系统和车用关键部件。
环保装备:发展水污染治理关键技术和装备、大气污染治理关键技术和装备、固体废弃物处理关键技术和装备、废旧汽车拆分及废钢加工技术和装备、碳捕捉技术和设备、湖泊景观污水处理技术与装备等。
重点在武汉、宜昌、襄阳、黄石、荆州、荆门等地布局环保装备制造。
2.汽车
以智能制造和网联汽车为重点,大力提升发动机、变速箱等汽车关键零部件研发水平和配套能力,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高端“专、精、特、新、轻”的专用车技术,着力培育发展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技术,加快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交通创新示范试验区国家基地建设,进一步增强我省汽车工业核心竞争力。
专栏5:汽车产业重点发展方向及布局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乘用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研发整车驱动系统、控制系统、超轻量新型客车,增强电池、电机、电控系统技术改进。建立动力电池回收、处理、再利用体系。
进一步发挥武汉、襄阳在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先发优势和示范带动作用,加快全省各地新能源汽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化。
专用车/商用车:重点发展应急救援、消防、警务等城市公共服务车辆,矿山专用车、桥梁施工车、道路养护车等工程施工车辆,快递物流和冷链运输等节能环保车辆,机场以及国防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类专用特种车辆。
以十堰、随州、襄阳为龙头,加快武汉、襄阳、荆州等专用车特色化发展。
智能网联汽车:加大车载多媒体系统、智能交通系统、全球定位系统、车载短距离无线通信系统、车辆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等车载信息系统的研发力度。引进或研究突破无线充电、车辆智能升级、无人驾驶等技术。
依托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培育智能汽车与智能交通融合发展的产业生态。
汽车关键零部件:发展变速箱等控制系统零部件、发动机等汽车动力零部件、制动系统零部件、底盘附件等中高端汽车零部件、电动汽车等零部件体系。
培育武汉及周边城市汽车零部件“环状”聚集区,“十襄随”汽车零部件“带状”聚集区,“荆荆宜”汽车零部件“三角状”聚集区。
(三)创新发展军民两用技术,共同推动军民融合发展
1.推进军民深度融合
以“军转民”和“民参军”为突破口,强化与中船重工集团、中国兵器集团、航天科工集团、中国电子集团等在鄂企业及科研院所以及海军工程学院、空军预警学院等军队院校的战略合作,开展军民联合攻关,推动军民科技成果相互转化,重点发展商业航天、通用航空及水上飞行器、高技术船舶和海工装备、信息网络安全等军民两用和“军转民”技术,着力推进军民融合产业集聚发展、军民两用技术协同创新、军民融合信息共享共用。
专栏6:军民融合重点发展方向及布局
卫星应用:发展低轨宽带卫星、低轨窄带卫星、空间信息应用及车联网、船联网、工程机械联网等卫星应用服务,研制天地一体信息网络,支持发展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导航系统、遥感系统、移动道路测量设备等多类技术。
重点以武汉东湖高新区、阳逻开发区为核心培育发展卫星应用。
智慧安防:发展安防监控、新型光纤传感、入侵检测、身份验证、可信计算、网络与信息集成等技术;重点突破核心元器件制造、人工智能、计算机视觉、超大规模存储技术等;推动应急响应、容灾备份、安全测试、风险评估等信息安全产品和服务产业化。
重点以武汉、襄阳、宜昌为依托,形成先发优势和示范带动作用,带动全省智慧安防技术发展。
高技术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发展高性能执法作业船、豪华邮轮、生态环保和新能源动力船等高技术船舶,海洋油气资源开发装备、深海渔业及其保障平台装备、海上浮动核电装备、海洋矿产资源勘探开发装备等海洋工程装备,动力及推进配套装备、海洋油气开采配套装备、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FPSO)、海滩储油装备、动力定位系统、高频地波雷达、大型浮标及水下蛙人装备等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配套设备。建设全三维船舶设计平台、海洋核动力平台、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公共检测服务平台。
重点在武汉、宜昌、荆州布局,以武汉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荆州经济开发区、宜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武桥重工桥梁与海工装备产业园、湖北海山科技产业园等为重要载体。
航空航天装备:研发特种水面飞行器,轻型直升飞机、通航飞机等各类飞机,各类无人机及地面站和通讯指挥车,航空零部件、航电与机电系统,以及商业固体运载火箭、航天动力、材料、自动控制系统、伺服系统、通讯、元器件、航天发射地面装备等关键装备和核心技术。
依托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布局商业航天技术,在荆门、武汉、襄阳、宜昌等地建设若干个航空技术与产品研发基地、航空器整机制造基地和航空零部件生产基地。
2.发展网络信息安全核心技术
以实现网络信息安全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为重点,保障国家基础网络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实现真正的自主可控,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硬件产品,并强化市场的大范围的推广应用。发展自主可控的技术服务,开创国内信息安全的新局面,建立促进国产软硬件协同发展的安全环境。
专栏7:网络信息安全重点方向及布局
网络信息安全:重点发展国产数据库、系统安全、灾难备份、信息安全管理等信息安全服务软件;研制手机安全芯片;研发智能终端操作系统、云计算操作系统、大型数据库等;突破量子加密、量子计算、量子通信、大数据安全分析模型等前沿技术,系统仿真测试、评估验证等关键共性技术,访问控制、追踪溯源、商业信息及隐私保护等核心技术;研究高级持续性威胁(APT)防护、攻击检测和追踪溯源,以及可信网站、可信移动应用程序(APP)、可信邮件等电子认证。
以武汉东湖高新区、东西湖区为核心,襄阳云谷、宜昌三峡软件园为支撑,带动重点城市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研发。
四、完善创新平台,加强产业创新基础支撑
(一)优化企业技术中心布局
1.领域布局
突出前沿引领技术、关键共性技术创新,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打造集聚创新资源的载体,加快建设以企业技术中心为核心的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提升开展产业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创造运用知识产权、建立企业技术标准体系、凝聚培养创新人才、构建协同创新网络的能力。充分发挥我省产业优势和行业特色,优化企业技术中心布局,加强应用技术研究及其产业化研究攻关,在新兴产业领域和特色细分领域布局一批企业技术中心。结合我省产业创新能力未来发展需求和已建成的企业技术中心,新增企业技术中心围绕以下领域布局:
2.组建方式
以“企业主体、市场导向、行业引领、择优遴选”为原则,依托行业中创新能力强、创新机制好、引领示范作用大的企业创建,充分发挥企业技术中心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中的核心作用,规范和加强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和评价工作。推动企业技术中心在行业内起到引领作用,带动整个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创新发展。鼓励支持大型企业和行业龙头企业组建企业技术研究院(或中央研究院)。
(二)加强工程研究中心建设
1.布局领域
围绕现代工程化技术和关键技术研发,着重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农业、汽车等重要支柱产业中开展布局,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和试验研究、重大装备研制及关键核心产品和部件研发,以及重大科技成果工程化验证,突破关键技术和核心装备制约,支撑国家、省重大工程建设和重点产业发展。优化整合现有省工程研究中心和工程实验室,按照工程研究中心的要求进行合理归并,加强规范管理。新增工程研究中心围绕以下领域方向布局:
2.组建方式
面向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优势特色领域,以及国家、省重大战略任务和重工程将建设需要,依托高校院所、行业龙头企业(集团),在具备较强人才、科研实力,有较完备工程技术综合配套试验条件,同时具自我良性循环发展机制的单位进行组建。加强工程研究中心组建工作的统筹规划,补齐短板、高端引领;建立工程研究中心第三方评估体系,定期对工程研究中心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查评估。
(三)加快布局和建设一批产业创新中心
以创新型领军企业为牵头,采取企业主导、院校协作、多元投资、军民融合、成果分享的新模式,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建立若干产业创新中心,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具有竞争新优势的新支柱产业。
1.布局领域
按照省委、省政府有关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决策部署,在集成电路、智能汽车、智能制造、生物育种,以及商业航天、北斗卫星导航、通用航空等战略性领域组建一批产业创新中心。通过整合行业内创新资源,构建高效协作的创新网络,打造战略性颠覆性技术创新、行业引领性技术开发与推广应用、系统性解决方案研发供给、高成长性科技企业投资孵化平台,育成若干新兴产业,促进新兴产业集聚发展。产业创新中心围绕以下领域方向布局:
专栏8:湖北着力打造的产业创新中心
——国家先进存储产业创新中心
由长江存储牵头发起,联合产业链和创新链中相关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服务机构等,围绕设计、制造、封装测试、装备材料及下游应用等产业链各环节,以突破存储器关键技术为导向,整合先进存储领域现有国家创新平台和主要创新资源,共同组建国家先进存储产业创新中心。
——智能汽车产业创新中心
由东风汽车集团牵头,联合产业链和创新链中相关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服务机构等,整合汽车产业现有国家创新平台和主要创新资源,以突破智能汽车关键共性技术为导向,重点开展智能汽车信息安全、智能汽车测试评价技术等研发,组建智能汽车产业创新中心。
——智能制造产业创新中心
整合智能制造和机器人领域产业链和创新链中相关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服务机构等创新资源和平台,装备制造及生产、数据与网络层、感知层、智能工厂系统集成及下游应用等产业链各环节,实现产业链、创新链和资金链的深入融合,共同组建智能制造产业创新中心。
——商业航天产业创新中心
以建设武汉国家航天产业基地为契机,整合航天产业领域的国家、省级创新资源与平台,围绕航天运载火箭及发射服务、卫星平台及载荷、空间信息应用服务、航天地面设备及制造等商业航天主导产业,充分发挥航天云网公共服务平台作用,重点开展低成本、系列化固体运载火箭、绿色新型液体运载火箭、微小卫星、先进上面级、天基物联网等研发生产,打造国际一流的商业航天创新支撑平台和育成中心。
——通用航空飞行器产业创新中心
整合航空领域现有国家、省级创新平台和主要创新资源,围绕通用航空设计、制造、运行保障、服务运营等产业链环节,以突破通用航空飞机和水上飞行器制造技术为核心,建立完善技术研发、飞机试飞、检验检测等创新平台,共同组建通用航空飞行器产业创新中心。
——激光产业创新中心
整合激光领域现有国家创新平台和主要创新资源,以激光材料、关键器件和激光器的研发生产为核心,大力发展高端激光设备及系统,加快发展激光应用服务,共同组建激光产业创新中心。
——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创新中心
紧贴国家战略、国防建设和国际化发展的重大需求,以提高卫星导航应用于PNT(定位导航授时)领域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我省北斗卫星导航规模化应用与产业升级为核心,以技术研发、测试服务、产业孵化为主要任务,整合遥感、定位及信息网络领域的相关创新资源和平台,组建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创新中心,推动我国北斗卫星导航规模化应用于军民融合发展。
——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产业创新中心
由省内生物行业龙头企业牵头发起,整合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领域现有国家、省级创新平台和主要创新资源,组建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产业创新中心。
——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
由中种集团、湖北种业公司等我省生物育种行业龙头企业牵头发起,围绕基因组编辑、全基因组选择、细胞工程、高能离子诱变、航天生物工程等前沿核心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加速新材料的创制和育种元件的组装改良,联合产业链和创新链中相关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服务机构等,整合生物育种领域现有国家、省级创新平台和主要创新资源,组建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
——数字建造与工程安全产业创新中心
依托中铁大桥局、中建三局等国内行业龙头骨干企业牵头发起,围绕地铁、桥梁、超高层、建筑能源控制等技术研发与服务能力的提升,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基础共性技术,联合产业链和创新链中相关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服务机构等,整合建筑工程数字化领域现有创新平台和主要创新资源,共同组建数字建造与工程安全产业创新中心,打造国际一流的数字建造创新平台。
2.组建方式
产业创新中心由行业中具有显著创新优势和较大影响力,具备充分利用和整合行业创新资源的能力,能够为省级产业创新中心发展提供充足资金支持和条件保障的单位牵头发起组建。省级产业创新中心一般以企业法人实体形式运行,治理结构清晰,运行机制灵活有效。省级产业创新中心要联合国家、省级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以及行业创新平台等,广泛吸纳高校院所等创新力量,通过共同出资、协作研发、技术入股、创新平台合共建或人才联合培养等方式,形成紧密合作的创新网络。
五、打造双创示范基地,提高创业创新服务能力
加快建设国家、省级双创示范基地,搭建市场化、专业化的双创服务平台,构建覆盖全省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着力引导技术、人才、资本等资源向创新创业一线聚集,系统优化全省创新创业环境,全面提高产业创新服务能力。
(一)打造国家、省级双创示范基地
大力推进东湖高新区、荆门高新区、武汉市江岸区和罗田县等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探索适应双创发展的成功模式和典型经验并向全省推广。以创业创新资源集聚区域为重点和抓手,支持建设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加大体制机制改革力度,搭建支撑服务平台、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拓宽投融资渠道,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营造双创的生态环境。加强双创示范基地规范管理,细化建设标准和管理办法,组织开展第三方评估,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和经验并及时向全省推广。
(二)大力建设新型众创空间
推进工业园区、双创基地、科研院所、高校、龙头骨干企业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大力建设主体多元、形式多样的新型众创空间,支持社会主体盘活商务楼宇、工业厂房等存量资源改建众创空间,鼓励大企业、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等立足技术、人才、创新网络等优势做专做精众创空间,支持催生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专业化众创空间发展,鼓励在新兴产业领域建设创新创业实验室,发展科技型企业专业孵化器、小型微型企业创业示范基地、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推广创客空间、创业咖啡、创新工场等新型孵化模式,打造一大批低成本、便利化、开放式的创新创业载体。大力支持各具特色的双创区域平台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市州建设梦想小镇、创业小镇、基金小镇等。
(三)完善双创公共服务平台
推动政府资源开放,汇聚人才资源、政策宣贯、众创空间、创业投资、金融机构、创业项目、中介服务等一大批优质创业创新资源和渠道,实现线上线下多层次对接联动,为行业创业创新提供优质便利服务。鼓励各类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发展大数据分析和服务,不断优化自身服务体系和商业模式。利用互联网手段,向社会开放供应链,提供财务、市场、融资、技术、管理等服务。放宽民间资本市场准入,扩大服务领域开放,推进非基本公共服务市场化、产业化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多元化。
(四)发展科技金融服务平台
搭建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的投资平台,充分发挥省股权投资引导基金和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作用,撬动社会资本投资支持双创孵化和天使投资,构建面向中小企业的一站式投融资信息服务平台,通过政府引导、民间参与、市场化运作,搭建债权融资服务、股权融资服务、增值服务三大信息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投融资信息服务。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对双创的支持作用,拓展股权融资渠道,推动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设立科技创新板,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股权流转服务。拓展债权融资渠道,支持双创企业发行公司债、企业债、中小企业私募债等债务融资工具,满足中小型科技型企业的多样化融资需求。
(五)发展共性技术研发服务平台
围绕共性技术研发和转化,聚焦“互联网+”、生命健康、新材料、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领域,整合产学研创新资源,支持建设功能型技术创新平台,加快共性技术成果转化。围绕专项技术的研发和转化,引导和支持东风汽车、烽火通信、三江航天、长飞光纤等行业领军企业以及高校院所、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向社会开放创新资源。建立以质量提升与安全管控服务为核心的检验检测技术体系,面向设计开发、生产制造、售后服务全过程,开展观测、分析、测试、检验、认证等一站式服务。聚焦省内优势行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以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为主体,强化项目研发和创新链整合,推进创新资源开放共享和关键技术的合作攻关。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统筹协调
充分发挥省企业技术中心建设部门协调机制作用,做好推动产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实施的具体工作,加强统筹协调,加强调查研究,促进信息沟通,指导推动各地工作。建立规划实施目标责任制,将产业创新能力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分解到各地、各部门,明确责任主体、实施进度要求,形成多层次推动产业创新能力建设的工作格局。
(二)优化创新投入
充分利用现有资金渠道,加大对创新平台等建设项目的支持。发挥现有财政专项资金和股权投资引导基金、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牵引作用和撬动作用,通过市场机制引导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支持产业创新能力建设,重点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关键技术、示范工程以及创新平台建设。大力发展天使投资、创投基金、风险投资,鼓励引导社会资本投资早期创业创新实践,对投资早期创业创新企业的基金给予一定的让利和政策激励。大力发展科技金融,鼓励商业银行提高对创新型企业的贷款额度,提供科技融资担保、知识产权质押、股权质押、债权融资、信用担保、银保联动等金融服务。
(三)凝聚优秀人才
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提高高校院所科研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收益比例。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加快职称制度和职业资格制度改革,实行科研人员分类评价制度,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根据全省重点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引进一批与我省产业、企业发展需求紧密对接的海内外高端人才、拔尖人才和紧缺人才。支持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团队携科技成果来鄂创业创新,对创办企业的落地团队可运用引导基金参股支持。创新技术技能人才教育培训模式,深化校企协同育人,促进企业和职业院校成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双主体”。
(四)完善知识产权保护
健全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体系,设立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站,加强对小微企业、科技人员知识产权维权服务工作,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环境。完善专利审查协作机制,继续深化专利审查业务国际合作,拓展“专利审查高速路”国际合作网络。推行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国家标准,在生产经营、科技创新中加强知识产权全过程管理。鼓励和支持大型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评议工作,在重点领域合作中开展知识产权评估、收购、运营、风险预警与应对。切实增强企业知识产权意识,支持企业加大知识产权投入,提高竞争力,培育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五)推动开放合作
围绕我省产业创新能力发展需求,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新材料、绿色低碳、数字创意、现代农业等领域建设若干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际技术转移中心、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和国际创新园。吸引海外知名高校、研发机构、跨国公司到我省设立全球性或区域性研发中心,引导我省企业与研发中心开展深度开放合作。深化科技人才国际合作交流,面向全球扶持一批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携带成果在我省创新创业,依托高层次人才信息、技术优势,引进一批国际先进技术和研发资源在我省布局。支持我省有条件的企业引进或并购境外企业和研发机构,鼓励企业到境外建立研发机构,主动参与全球产业协作和研发分工。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